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網絡媒體走轉改】重慶彭水:苗寨舊貌換新顏 苗哥苗妹齊點讚

2017-02-08 20:34:47|來源:華龍網|編輯:靳松

  【摘要】 “養兒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這句口頭禪,曾被不少重慶人挂在嘴邊,意思是渝東南的酉陽、秀山、黔江、彭水很窮很苦,要教育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不用費心地去教,只需把孩子送到這四縣中去走一圈,就能深有體會了。這也是渝東南幾個區縣昔日貧窮的真實寫照。

  

  彭水縣鞍子鎮黨委書記任洪説:“2017年將帶領全鎮黨政幹部擼起袖子紮實幹,建卡貧困戶將全部摘掉貧困帽子。”

  

  彭水縣鞍子鎮大池村村民任昌華接受華龍網記者採訪時,談到2016年的收入樂開了花。

  華龍網2月8日6時訊(記者 謝鵬飛)“養兒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這句口頭禪,曾被不少重慶人挂在嘴邊,意思是渝東南的酉陽、秀山、黔江、彭水很窮很苦,要教育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不用費心地去教,只需把孩子送到這四縣中去走一圈,就能深有體會了。這也是渝東南幾個區縣昔日貧窮的真實寫照。 

  但如今,在精準扶貧政策的引導下,這些地方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華龍網記者走進了地處大山深處的苗嶺山寨——彭水縣鞍子鎮大池村苗寨進行了實地採訪。 

  

  苗家火鋪(鞍子鎮政府供圖)

  苗嶺山寨舊貌換新顏 苗哥苗妹齊點讚

  “山歌不唱呃,就不開懷哦,嬌阿依……”走進大池村苗寨,青瓦、飛檐、紅門,一間間苗家吊腳樓錯落有致,水泥路蜿蜒其中。身著苗族服裝的阿哥阿妹們正站在吊腳樓下載歌載舞。

  “政府把我們的路修好了,房子改造得漂漂亮亮亮,晴天不沾灰,雨天不帶泥,安逸。”村民謝兵告訴記者,原來大池村全是坑坑洼洼的機耕道,村民出行都困難,更別説發展鄉村旅遊了。 

  在謝兵家,記者看到木制的樓板和墻面都是全新的,廚房灶臺和地面貼了瓷磚,灶臺上擺著電熱水壺、沼氣鍋等現代化廚具。“這些都是政府出資改造的,我們幾乎沒掏錢。”謝兵告訴記者。

  “過去寨子裏的房屋破舊不堪,牲口糞便隨處可見,客人來了也留不住。”鞍子鎮黨委書記任洪介紹説,近年來他們對苗寨農房進行保護性改造,完善了基礎設施,屋前建了花園,添置了垃圾桶,豬牛圈搬走了,村民的生産生活條件得到了根本性改變,民族文化也得到較好保護和傳承。

  

  磨盤石上山歌對唱(鞍子鎮政府供圖)

  自家樓房辦農家樂 鄉村旅遊點燃百姓致富希望

  離謝兵家不遠,有一家叫“俸玉”的農家樂,院落整潔乾淨,四週種滿了李樹。看到有客人來,老闆任昌華亮開了嗓子:“清早起來把門開,一對喜鵲飛進來,青山綠水都在笑,貴客今天一定到……”

  任昌華辦農家樂已有兩年多時間,家裏有5間客房,每間客房有4張床,床上不僅鋪著乾淨整潔的床墊,還配備了盥洗用品。 

  “吃住都是按照每人30元算,遊客在這裡吃住行都覺得是揀耙活。”任昌華説,以前沒做農家樂時,勞累一年收入在3萬元左右。現在一年下來,光農家樂的收入就有20多萬元,除開成本,利潤都在10萬元左右,比外出打工強多了。 

  毗鄰大池村苗寨6公里外的羅家坨村苗寨,村民羅萬祿因妻子常年生病債臺高築,成了貧困戶。“我們這裡主要是靠傳統農耕為主,又沒得其它經濟來源,我自己老婆又多病,日子過得很艱苦。”自該村發展鄉村旅遊以來,羅萬祿就利用自家的房屋辦起了農家樂。2016年夏天,羅萬祿只開了三個月,就掙了四萬元。 

  羅萬祿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天每人包吃包住50元,一個月下來每人就是1500元。”他家有六個房間,每間住兩人,共12個客人,一個月下來就有18000元的收入。”羅萬祿告訴華龍網記者,做夢都沒有想到,利用自家樓房還可以開農家樂,不要門面費,在家都能掙錢還可以照顧生病的妻子。” 

  在鞍子鎮,全鎮共有建卡貧困戶587戶2189人。自發展鄉村旅遊和調整産業結構後,目前已脫貧473戶1801人。2016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4989萬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9871元。五年累計接待遊客18.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9110萬元。 

  任洪介紹,鞍子鎮立足“苗俗文化旅遊名鎮”總體定位,按照著眼長遠、突出特色、優化佈局、完善配套、健全功能的原則,圍繞脫貧攻堅目標,不斷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五年累計投入近2000萬元完善大池村苗寨和羅家坨苗寨旅遊配套設施,改造苗寨接待環境,強化對外宣傳和品牌打造,實現“鞍子苗寨”旅遊全面提檔升級,整體接待水準不斷提高,村鎮面貌舊貌換新顏。 

  其實,彭水縣鞍子鎮大池村靠發展鄉村旅游來促進百姓增收致富只是彭水在扶貧、脫貧工作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彭水堅持以旅遊扶貧為抓手,圍繞生態旅遊集散地戰略定位,突出抓好美麗鄉村建設,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項目。目前,全縣已經打造出了一批以桂花新村、菖蒲塘、櫻桃井、野鵝池、白果坪為重點的摩圍山鄉村旅遊示範點,建成縣級鄉村旅遊示範點10個,發展農家樂、農家旅館360家,床位3900張。

  “2016年全縣新增鄉村旅遊接待戶154戶,戶均純收入2萬餘元。”彭水縣農委負責人介紹,鄉村旅遊扶貧已成為貧困農村脫貧致富的重要渠道。

  

  彭水鞍子鎮羅家坨村苗寨(鞍子鎮政府供圖)

  實施“六大”扶貧工程  百姓脫貧後不返貧

  據了解,彭水的鄉村旅遊作為一項扶貧産業已經實現了“輸血”變“造血”,點燃了村民足不出戶也能發家致富的希望,對實施精準化扶貧攻堅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近年來,彭水還通過大力實施産業、設施、教育、醫療、搬遷、社會“六大扶貧工程”,讓老百姓的生活有了明顯改變。 截至目前,彭水貧困村已從原來的115個減少至15個,貧困人口從10萬人減少至1.3萬左右。貧困發生率控制在3%以內,2017年也是彭水縣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 

  1月4日,彭水召開了脫貧攻堅決戰誓師大會,安排部署了決戰、決勝之年的各項工作,表彰了一批脫貧攻堅先進典型,特別是脫貧致富帶頭人,進一步激發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激情。

  為了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彭水在2017年將著力打好“生態牌”,加快産業轉型升級步伐,積極構建生態産業新體系,推動生態經濟大發展。同時將充分彰顯民族、生態、文化“三大特色”,大力實施城旅、農旅、商旅、文旅等深度融合的“旅遊+”戰略。還將大力發展紅薯、烤煙、中蜂、食用菌等特色效益農業,因地制宜發展現代林業和草食牲畜,持續推進産業扶貧、設施扶貧、教育扶貧、醫療扶貧、搬遷扶貧、社會扶貧等“六大扶貧工程”,以精準發力提高脫貧攻堅實效來帶動地方百姓增收致富。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