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滯留印度54年老兵王琪回家:吃上了熱騰騰的手捍麵

2017-02-13 09:09:26|來源:中國青年報|編輯:李邵鵬

  “回來了,回來了!”緊緊的擁抱,就再也不能分開。

  2月11日,元宵節,闔家團圓的節日。17時43分,陜西咸陽國際機場,流落印度54年的老人王琪,終於踏上了魂牽夢繞的故鄉土地。

  久別的親人,抱頭痛哭。合影上,他與大哥和二哥的手緊緊握在一起,臉上滿是淚水。這一刻,他們足足等了半個多世紀。

  離開時,他是24歲的戰士。作為一名中國工程兵,1963年,王琪在中印邊界地區的樹林中迷路。兩天后,經過的印度紅十字會救援車將他帶走,並交給印度軍方。

  命運的軌跡就此改變。印度軍方以“間諜罪”將他投進監獄,一關就是7年。出獄後,王琪被安排到印度中央邦一個偏僻的農村,交通阻隔,音訊難通。

  在那裏,王琪與一名當地女子成婚,並育有4名子女。儘管工作生活漸年步入常態,但王琪時刻思念千里之外的親人,“回家”始終是他夢寐以求的願望。

  幾十年來,他寄出數萬封信件,向印度政府尋求幫助,然而,都如石沉大海,杳無音訊。

  在王琪日夜思念的故鄉,親人們也在苦苦尋找。

滯留印度老兵回家

  1961年,母親想念遠在部隊服役的兒子,在長子王致遠陪同下,專門去青海的部隊看望王琪。誰也沒想到,那是母子二人的最後一次見面。

  母親在世時,常念叨兒子怎麼還不給自己寫信。直到上世紀70年代,王致遠才得知弟弟已在中印邊境“失蹤”。他瞞著臥病在床的母親,説弟弟一切都好,只是在部隊執行特殊任務,不便和家裏聯繫。

  這一騙,就是20多年。此後,母親念叨得少了。可每逢年節,卻總見她背著人偷偷抹眼淚。

  1986年,王致遠突然接到一封特殊的來信。信件寄自遙遠的印度村莊,王致遠一眼就認出那是弟弟王琪的筆跡。信的抬頭,工整地寫著“親愛的母親大人……”而此時,王琪的母親去世已有3年。

  信中,王琪訴説了自己的近況和思親之情。讀完弟弟的信,王致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著信去了母親的墳頭,讀給母親聽。

  王琪最牽掛的,是自己的母親。但怕他傷心,親人們都回避了母親去世的消息。這一瞞,又是20多年。

  直到2008年,王琪堅持想和母親通話。王致遠只好告訴弟弟:“你也不想想,咱們啥年齡了,你覺得母親還會有機會和你通話嗎?”電話那頭,王琪久久沉默。

  30多年來,依靠書信和電話,王琪保持著和家人的聯繫,也更努力地為回家做著各種努力。

  2012年,事情出現了轉機:經向中國駐印度使館求助,王琪的情況得到使館方面高度關注。因已時隔多年,王琪無法提供任何身份證明,使館迅速與國內相關部門和親屬核實並確認了他的身份。

  2013年5月,王琪終於拿到了自己的中國護照。為幫助王琪回國,中國駐印度使館一直與王琪一家和印度政府保持溝通,為他爭取出境許可。今年春節,得益於媒體的報道,王琪回家一事得以加速推進。

  2月10日,王琪獲得離境許可,並可隨時返回印度。中國駐印度使館則為其印籍家屬發放了“兩年多次往返”的探親簽證,方便往來。11日,滯留印度54年的王琪帶著兒子、兒媳及孫女,搭乘飛機回到了老家陜西。

  歸來的王琪,已是耄耋老人,白髮蒼蒼。這個曾因想家,常常在夜晚淚濕枕頭的遊子,終於聽到了鄉音、感受到了鄉情,吃上了熱騰騰的手捍麵。

  此時,經歷了世事變遷的悲歡離合,王琪的老家——乾縣薛錄鎮薛宅南村,雖然昔日的老宅已成為耕地,但村頭的老槐樹卻依然佇立。鄉親們早已打掃好街巷,鑼鼓秧歌隊也在加緊排練,一切都在等候著遊子的歸來。

  【延伸閱讀】

  【滯留印度54年老兵回鄉:第一頓飯忘記咋用筷子】

  54年過去了,讓許多人都沒有想到的是,80歲高齡的老兵王琪在回到家鄉咸陽後仍在惦記他當年的軍裝。

  當年曾讓侄子帶布鞋和字典

  2月11日晚飯後,侄子王英軍和家人去商場給叔叔王琪和家人買了一些換洗衣物。由於氣候差異的關係,王琪全家在印度時穿的全是夏天的衣服,以及拖板鞋。中國駐印度大使館在他臨上飛機前給他和家人購置一些禦寒的衣服,儘管如此,王琪回到陜西後還是一時無法適應。

  王英軍的妻子告訴華商報記者,11晚新衣服買回來後,因為尺碼不合適隨後又做了更換。

  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在試衣服時王琪突然問侄子和哥哥:“我當年的軍裝在哪?”這個問題讓在場的親屬都有些措手不及。

  為了滿足叔叔的願望,王家人連夜托親友四處尋找以前的舊軍裝,但截止12日下午仍沒有結果。

  王琪詢問軍裝讓侄子王英軍想起了一個細節。2009年王英軍和妻子第一次去印度看望叔叔,臨行前他打電話問叔叔想要啥禮物。王琪叮嚀他帶兩件東西,一個是農村婦女做的手工布鞋,另一個是一本新華字典。後來叔侄在印度見面後,王英軍好奇地問叔叔,為什麼讓帶這兩樣東西。王琪説自己當年就是穿著母親做的布鞋去的部隊,這些年在外一直很懷念穿布鞋的感覺。他説之所以讓侄子帶字典,是因為自己明顯感覺這些年有些漢字已經開始健忘了。“叔叔説每當翻到字典,就會想起祖國、想起家鄉”。

  在哥哥提醒下

  記憶中找到親戚信息

  老兵王琪回到陜西受到了親人的熱情迎接,11日下午和12日整天,不時有老家親戚來酒店看望老人。對於每一位到來的親戚,哥哥王致遠等家人都要給他一一介紹,許多年輕一代的親戚王琪實在想不起來,哥哥就幫他回憶説,這是某某親戚的後代。每每這時,王琪老人都要回憶好半天,才能在哥哥的提醒下在記憶中找到一點點信息。

  侄子王英軍告訴華商報記者,在2月11日之前,自己是叔叔這50多年來見到的第一位親屬。儘管如此,回到陜西後的叔叔就如同走進了一個陌生的環境,有好幾次看著王英軍都要想好半天,才能叫出來他的名字。

  據王致遠老人介紹,回家後的王琪對父母輩和同輩許多人都記憶深刻,挨著問這些人如今的情況。每當聽到有的人已經不在世時,他都要“哦”一聲,然後半天不再説話。

  老人心情太激動

  連續三晚上都失眠

  王琪回國後,外界許多人都很關心老人今後的去向,以及他留在印度的妻子和女兒下一步怎麼辦。對於這個問題,侄子王英軍説,老人短時間內會在陜西的,今後也一定會在這裡養老。等條件成熟後,也會把留在印度的老伴和女兒也接過來。“至於接過來是長期還是短期居住,這都是以後的問題,”王英軍解釋説。

  12日,咸陽的一些老同學和戰友也通過各種渠道表達想看望王琪的想法。對此,王家家屬表示等老人適應這裡的環境後,會逐一安排,滿足這些老人的心願。

  12日下午,記者在客房見到王琪時,也許是因為不時有親戚來訪的原因,腳穿一雙黑布鞋的王琪儘管聲音洪亮,但明顯的滿面倦容。他告訴華商報記者説,自從2月8日接到大使館可以回家的消息後,由於心情太激動,連續三個晚上都失眠了。他説希望外界給自己一個適應家鄉的機會,畢竟50多年沒有在這裡生活過了。他笑著説自己回來吃第一頓飯時,半天都想不起來如何用筷子。

  12日中午,許多媒體都表示希望能對王琪老人進行一次集體採訪,或者希望家屬能對媒體舉行一個見面説明會,但由於王家親屬之間意見不統一,計劃見面會最終也宣佈取消。

  【延伸閱讀】

  【老兵王琪今日前往老家掃墓 兄弟相擁淚流滿面】

  在北京短暫停留後,11日17時55分,當飛機緩緩降落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滯留在印度50多年終回祖國的中國老人王琪終於踏上了家鄉的土地,王琪老家四代人60多位親屬到機場接機。

  王琪的侄子王永禮感慨:“今天我們全家四代人來到這裡,迎接親人從印度歸來,幾十年的願望終於在今天實現了。”按照安排,今天王琪和家人將在親屬的陪伴下前往老家乾縣薛錄鎮薛寨南村,為父母掃墓,同時看望在老家生活的親人。

  不用引見

  兄弟相擁淚流滿面

  王琪與大哥一見面就抱頭痛哭,親人久久相擁而泣。哥哥不住地安慰:“不要哭,回家鄉了……”在他與家人合影留念時,仍緊緊握著兩位兄弟的手。在這個舉家團圓的夜晚,這位飽受思鄉之苦的老人終於與親人團聚。晚6時10分,圍滿了記者和各方人士的貴賓廳突然一陣騷動。在侄子王英軍等親屬的簇擁下,滿頭華發的王琪踉蹌著走了進來。沒有經任何人介紹,王琪就和迎上來的哥哥王致遠緊緊地擁抱在一起。隨後是壓抑而感人的號啕大哭聲……

  84歲的王致遠一邊撫摸著弟弟王琪的頭髮,一邊哭著喊道:“我以為這輩子再也見不到你了!”80歲的王琪此時就像一個受了委屈的弟弟,他緊緊地抓著哥哥的肩膀,抽啜著説不出話。

  倆兄弟抱頭痛哭足足一分鐘後,王致遠這才鬆開弟弟,一邊抹著眼淚一邊給王琪介紹 旁邊的另外兩個弟弟和兩個妹妹。每介紹完一個,幾兄弟都會抱頭痛哭。

  為接弟弟

  大哥連換三套衣服

  兄弟倆上一次見面是在1961年夏天,當時王琪在解放軍青海某部隊服役,之後兄弟倆便天各一方。所以這場等待了半個世紀的見面對於王琪和王致遠兩位八旬老人而言是多麼來之不易。

  得知王琪已從印度啟程後,王琪的大哥、二哥激動得徹夜未眠,11日王琪的大哥一早上換了3套衣服,猶豫著不知道穿哪套去接弟弟。

  到達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貴賓候機室內,84歲的王致遠老人很安靜地坐在一個角落裏等候弟弟王琪的歸來。由於航班延誤,一旁的親屬不時安慰老人再耐心等會。對於別人的勸慰,老人都會微笑著答覆説:沒事沒事,50多年都等過來了,不急這一時半會。

  胃口大開

  連吃七碗手搟澆湯麵

  3天未眠,長途跋涉,回到老家咸陽後,在臨時住宿的酒店內,王琪一股腦吃了七兩澆湯麵。據悉,王琪吃的正是乾縣特色小吃手搟澆湯麵,每碗一兩,沒有為了適應王琪老人專門改變材料,原汁原味,“可以看出來,老人吃得很香。”此外,老人回鄉第一餐還有乾縣肉拌菜、咖喱炒飯、乾縣油鍋盔以及陜西的鍋仔羊肉。離鄉54年來,王琪最想念的是“家鄉的手捍麵”,為了讓王琪能第一時間吃到熱騰騰的手捍麵,弟媳婦常貴琴一大早就起床揉面,為了保證面的口感,把揉好的面用塑膠袋裹住。

  王琪的老家陜西省咸陽市乾縣薛錄鎮薛宅南村早早的就挂起“歡迎王琪回家”的標語。為了迎接哥哥回家,王順把一直為哥哥王琪留著的小屋重新粉刷了一下。弟弟聽説印度很熱,怕哥哥一時不能適應家鄉的氣候,特地置辦了六斤重的棉花被。為了歡迎他回家,村裏也組織村民將街道打掃乾淨,並組織了腰鼓隊和秧歌隊排練表演。

  戰友接機

  老排長帶來聚會畫冊

  昨日中午,記者接到一位老先生的電話,他説自己叫王祖國,今年80歲,是王琪當年所在部隊的排長。上午聽説王琪要回來了,想代表戰友們到機場接王琪。

  下午兩點半,王祖國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機場接機大廳。據王祖國回憶,當年中印邊境環境非常艱苦,氣溫最低時低於-20℃,軍用水壺必須裝在大衣裏面,否則就會被凍破。

  王祖國説,王琪失蹤後,全營曾組織戰士搜山尋找,前後尋找了一個星期但都未果。“當年王琪失蹤後戰士們把他的衣物等行李專門打成捆保留了好久。後來儘管戰友們都先後轉業復員了,但這些年大家都沒有忘記王琪,相互聯繫時都會打聽是否有王琪的消息。”

  在王祖國印象裏,他是2012年知道王琪在印度的消息,剛開始他還有點不相信。直到後來有當年部隊的首長來陜西了解王琪的情況,他這才確信老戰友真的在印度。“從那時候起,每逢戰友聚會,大家都會打聽王琪啥時候能回來。”王祖國感慨地説。

  王祖國説自己和戰友們最近一直很關注王琪回鄉一事。11日上午在外面聽到當天要回來的消息後,本來想再約幾個戰友一起來機場接老戰友的。但怕時間來不及,就先行在家人的陪同下趕到機場等候王琪,並給他帶了一本戰友們這些年小聚的畫冊作為見面禮。

  下午6時許,當王琪在機場和親人們擁抱見面結束後,王祖國笑瞇瞇地走到王琪面前,問他還認識自己不。王琪愣了一下,旁邊有人提醒説這是你們當年的老排長。王琪突然一怔,然後緊緊地抱住了這位和他同齡的老人。

  原標題:滯留印度54年老兵王琪回家:吃上了熱騰騰的手捍麵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