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外媒:德國前外長施泰因邁爾當選總統

2017-02-13 14:18:06|來源:新華網|編輯:顏觀潮

  英國金融時報網13日報道稱,弗蘭克-瓦爾特·施泰因邁爾12日當選德國新總統,標誌著中間偏左的社民黨在今年晚些時候關鍵的議會選舉之前取得一大勝利。

  德國前外長、社民黨頭面人物當選基本上是象徵性的聯邦總統之際,社民黨內部洋溢著新的樂觀情緒,此前歐洲議會前議長馬丁·舒爾茨被任命為該黨的新黨魁。

  民意調查似乎表明,舒爾茨可能對德國政壇長期的主導力量、正在尋求第四個總理任期的安格拉·默克爾構成真正的威脅。《週日圖片報》發表的Emnid民調顯示,社民黨的支持率為32%(這是該黨10年來最好結果),而舒爾茨個人的支持率達到46%,比默克爾領先6個百分點。

  德國總統由聯邦大會選舉産生,施泰因邁爾贏得了1239張有效選票中的931票。

  他表示,德國正在經歷充滿巨大不確定性的“動蕩時期”。“對很多人來説,世界……似乎亂套了。”但是,他補充説,西方民主制度的根基越是受到撼動,“我們就必須越是緊緊地抓住它們”。

  “這個國家成為世界上眾多人士的希望所在,這難道不是一個美妙之處嗎?”他説。德國早已展示了事情如何能夠變得更好——“戰爭之後能夠迎來和平,分離之後能夠實現和解”。

  施泰因邁爾的當選在某種意義上標誌著默克爾的戰術失敗,此前她自己未能提出一個候選人,不情願地支持施泰因邁爾獲得提名。

  最終,這位前外長贏得了執政聯盟所有政黨——保守派的基民盟/基社盟集團和社民黨——以及反對黨綠黨和自由民主黨的支持。然而,許多保守派人士討厭不得不支持一個社民黨人出任總統,特別是在選舉年。  

  作為戰後聯邦共和國的第12任總統,施泰因邁爾的任務將是團結一個很少像現在這樣分化的社會。自2015年以來100多萬難民涌入國境,助燃了對政治當局的不滿,提振了右翼的德國新選擇黨)的人氣。英國即將退出歐盟,而唐納德·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也給德國對歐洲及世界的看法帶來巨大挑戰。  

  然而,施泰因邁爾升任總統,使德國政府失去了最有經驗的外交官之一。他曾在談判伊朗與西方的核協議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並且是烏克蘭衝突的一個關鍵調解人。儘管他和默克爾關係不錯,但他曾和總理唱反調,要求放鬆在克裏米亞回歸俄羅斯對俄實施的制裁,還批評北約對莫斯科方面“炫耀武力”。

  (原標題:外媒:德國前外長施泰因邁爾當選總統)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