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壞寶馬反被資助是對真誠的獎賞
寶馬車主薛戰民委託女兒給撞車後敢於擔當的陳奕帆(左)送來1萬元助學金。
2月初,河南新密一名高二學生陳奕帆,騎電動車不慎撞上了一輛停在路邊的寶馬車,因車主不在現場,該學生寫了一封道歉信,然後用信包著寒假打工掙來的311元錢卡在寶馬車門把手裏。令人更加感動的是,寶馬車主看到這封充滿真誠的道歉信後,非但沒有怪罪這名誠實的孩子,反而通過警方找到了陳奕帆,並送去了1萬元錢用以資助他的學業。(2月13日《大河報》)
這是一個充滿溫馨和令人感動的故事。學生陳奕帆作為撞壞寶馬車倒車鏡的“肇事者”,不僅沒有被追究賠償責任,反而因此得到了車主對他在學業上的資助。這起事件的發展演變過程多少顯得有些突兀和另類,所以也難怪有網友調侃説,得趕緊找輛豪車去撞一下。言下之意,無非是覺得陳奕帆的“因禍得福”太過於違反常理,也太過於“幸運”了,或者説是寶馬車主這個人太過於善良了。
而事實上,在筆者看來,陳奕帆的“幸運”卻絕非是遇到了好心人這樣簡單,發自他內心的真誠才是其能夠“因禍得福”的根源。沒有了這份充滿真誠的道歉信,特別是自己假期打工所掙來的全部311塊錢作為烘托,那麼,他就不可能得到寶馬車主的理解與同情,雙方隨後所展開的“互動”也不至於讓幾乎所有人感動。
那麼,為什麼一份發自人心底的真誠會如此令人感動呢?
有人認為,現代社會物質文明的快速發展,使人們的思想觀念與價值取向均發生了巨大改變,本該一同發展與進步的誠信與道德沒有跟得上時代發展步伐,甚至被遠遠甩在了後面。所以,才會有人不斷感嘆社會誠信已經缺失得日益嚴重。人與人之間除了追逐利益的相互往來,已經很少能夠彼此之間坦誠相待。
尤其是,近年來屢屢曝出的助人反被訛詐、碰瓷等惡劣事件,更是起到了巨大的推波助瀾作用。輿論的惡性炒作讓那些本來樸實、善良、真誠的人們,不得不把自己內心的真誠與善良人為地刻意掩藏起來。這是一種變相的“自我保護”,但卻並不能夠代表社會風氣的整體變壞,更不能説明現今的人們集體誠信缺失。
正因為人們輕易不敢暴露自己內心裏的真誠本質,所以,當一名無意中撞壞了別人豪車的高中生,在“惹禍”之後並沒有選擇逃避,而是出於自己內心的純潔與真誠,勇敢地選擇了擔當,不但為寶馬車主留下了一封情真意切的道歉信,還傾其所有地將自己假期打工所掙來的311塊錢全數奉上時,連同寶馬車主在內,人們的眼前才會豁然一亮,仿佛久違的真誠突然間又回到了人們身邊一樣。當然,讓人感動的絕非僅僅是陳奕帆所表現出來的真誠,還有寶馬車主所表現出來的那份大度與寬宏,以及他的內心裏所裝著的滿滿的愛。
不論是人們對陳奕帆內心真誠的讚揚,還是對寶馬車主善良行為的感動,其實都可以看作是一種對誠信與善良的“獎賞”,更是一種對人與人之間需要坦誠相待、彼此真誠的呼喚。(喬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