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國際>>正文

哥大中國留學生親述“撕門牌”事件:這就是種族歧視!

2017-02-14 18:20:47|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渠鴻儒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王高飛):剛剛過去的中國農曆新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一些中國留學生過了一個讓人心塞的春節。一些中國學生宿舍門上的牌子因用拼音標注中文名被撕,而標注英文名字的門牌則安然無恙。這起事件因涉及種族歧視引起海外華人和國內輿論的廣泛關注。記者聯繫到了幾位哥大的中國留學生,請他們講述這起事件的來龍去脈。

  除夕夜中國留學生門牌莫名被撕

  目前正在哥倫比亞大學讀金融經濟學的大二學生徐幗豪告訴記者,“撕門牌的事發生在國內的除夕夜,也就是中國時間1月27日。好些在學校裏用中文名字的同學,寢室門上的牌子被撕掉了,而且這些學生住在不同的宿舍樓裏。”對這起事件發生的原因,徐幗豪表示並不清楚。雖然她的門牌因為用的是英文名字未被撕掉,但徐幗豪依然為此事感到氣憤,並參與了集體發聲。“事發後同學們立刻團結地分工,第二天很多人就在‘臉書’上發帖,宣傳這件事。我們都講出了自己的中文名字,因為美國朋友其實從來都不知道我們名字的含義。很多人甚至報上了寢室號碼,並表示,‘你要還想撕的話就衝著我們來吧’。“

  據了解,“撕門牌”事件主要發生在本科生身上,因為美國大學不為研究生提供宿舍,所以他們多住在校外,並未受影響。就讀于哥大社會學專業的大二學生閆呼和對記者説“之前也發生過門牌被撕的事情,但並未察覺到是針對中國人的,也不知道是有組織的,所以並未做出過回應。但從這次的事件中可以看到明顯的針對性。因為被撕的門牌上出現的是全拼音名,比如Huhe Yan;如果一半是拼音一半是英文,就沒有被撕,比如Jack Yan。”

  他對記者詳細講述了事情的始末。“這個事情在曝出來之前已經發生過多次,因為門牌是每層樓的Residential Advisor(住宿顧問,由一個高年級同學擔任)為整層樓的同學製作的,大家之前以為是RA把門牌撤掉了。農曆新年期間發生的這一次,Shapiro Hall的幾個同學就去找RA,問是怎麼回事,結果發現並不是RA拿掉的。這些同學就組織起來向Office of Multicultural Affairs(跨文化事務辦公室)打了報告,這才引起了校方的重視。跨文化事務辦公室給學校各大亞裔學生組織發送了慰問郵件,包括中國學生社、亞裔美籍學生聯盟等。郵件發出的當天,這些學生組織就發表了聯合聲明,事情開始在學校發酵。接下來,又有更多來自其他宿舍樓的學生反映,類似的事件也有在他們的宿舍發生。”

跨文化事務辦公室給學校各大亞裔學生組織發送的慰問郵件(閆呼和供圖)

跨文化事務辦公室給學校各大亞裔學生組織發送的慰問郵件(閆呼和供圖)

  跨文化事務辦公室副主任梅林達·阿基諾(Melinda Aquino)在慰問信中表示,仇外情緒的不斷滋長加劇了這一事件的影響和學生的焦慮。

  面對排外歧視中國學生不再沉默

  哥大校報也對此事進行了報道。校方發言人稱,這起“撕門牌“事件主要針對非西方名字,尤其是東亞學生的名字。校報評論,這起事件發生在特朗普頒布移民禁令數周之後,無疑會對國際學生産生影響。一位名叫鐘瑞琪(音)的亞裔學生稱,當他發現自己的門牌被撕掉後,他並沒有感覺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直到發現他的中國朋友的門牌也都被撕。他説,”如果你真的不喜歡中國人,你可以用更具體的方式或者通過某些有意義的對話來表達,撕掉門牌的行為毫無意義。這嚇不倒我,在我看來,這太可笑了“。

  閆呼和對記者説,收到慰問郵件之後,他便在“臉書“上發了一條信息,內容如下:

  Hi friends, my name is 閆呼和 (yán hū hé), and I live in McBain 422. I apologize that my name tag says "Jack Yan", which apparently has caused some of you much inconvenience when trying to locate and harass Asians students on campus. Feel free to come rip it off - as you've already done to my fellow Chinese-name-bearing friends in EC, Shapiro, Hartley and Furnald Hall. My new Chinese pinyin-spelled tag will be put up soon。

  (朋友你好,我的名字是閆呼和(yán hū hé),我住在McBain 422寢室,我很抱歉自己的門牌被標識為“Jack Yan”,給你們定位和騷擾學校裏的亞裔學生帶來不便。儘管來撕吧,就像你撕掉了住在EC、Shapiro、Hartley 和Furnald Hall中我的中國同胞的門牌一樣。我會很快換上注有漢語全拼的門牌。“)

  這條信息被中國留學生改編、轉發,並且都自發地把宿舍門牌換成了漢字中文名加拼音。一些美籍華裔學生也加入了“換門牌”行動。

閆呼和新換的中文+拼音門牌(閆呼和供圖)

程佳昕新換的中文+拼音門牌(閆呼和供圖)

  閆呼和還在校報上發表了評論文章。文中他解釋了中國人起名字的藝術,以及在中國文化中名字所承載的老一輩人的祝願和希望;另外一位名叫Sarah的華裔美籍女生,因其使用英文名字而倖免于難,但她也站在被撕門牌學生這一邊發文稱,哥倫比亞大學有27%的亞裔學生,這些留學生多來自中國和韓國。撕掉門牌不是開玩笑或者惡作劇,這就是種族歧視和仇外的表現。

  發文之後,閆呼和發現竟然有很多人對此事尚不知情。為了擴大影響,警示破壞者及其他人,他決定採用製作視頻放在網絡上播放的方式,觸及更多受眾。就在文章發表之後的當天晚上(美國東部時間2月3日)他採訪了8位同學,並於週末完成了視頻的剪輯。當地時間週一(美國東部時間2月6日),跨文化事務辦公室作為對這件事的響應在Lerner Hall舉辦了一個主題為“我的名字是……“(My name is...)的活動,閆呼和便借這個機會在“臉書“上發佈了名為“Say my name“(説出我的名字)的視頻。該視頻發佈後,已經有超過20萬的點擊量。

在臉書上發佈的視頻“説出我的名字”及文字截圖

  “中國人可以沒脾氣,但不能沒態度”

  被問及這起事件是否有導火索時,閆呼和認為,與其説是導火索,不如説是美國目前的大環境使然。“特朗普上臺之後,又是頒布‘禁穆令’,又是計劃在美墨邊境建隔離墻,助長了美國社會中潛在的排外情緒,就連紐約這麼極左的地區都有仇外的氣候,哥大當然也屏蔽不掉這些。比如去年哥大宿舍裏宣傳跨性別人群的宣傳板就被惡意破壞了三次。“

  閆呼和還遇到過其他一些歧視華人的言行。“比如,有人會開玩笑説,你們中國人取名是不是出生的時候往鍋裏撒一把硬幣,聽起來像什麼就起什麼名字啊。還有人一個學期下來記不住你到底叫什麼“ 。“有一次上課,老師問班裏誰學過馬克思主義,我舉手説我學過,老師立馬就説‘我説的這個馬克思主義和你們中國是不一樣的’。還有那種聽到亞洲口音就不耐煩或者皺眉頭的人。這種事情都很小,忍忍就過去了,但‘撕門牌’算是擊破了我們華裔學生的底線。“

  對於“撕門牌”事件的後續處理,閆呼和稱,“個人感覺這個事情很難調查。因為宿舍走廊出於隱私原因並沒有安裝監控,也沒有目擊證人。”目前,哥倫比亞大學校方表示正在調查,還未做出其他回應。

  雖然內心氣憤,但閆呼和的態度十分理智,他認為化解仇恨的第一步是溝通和交流,“像我同學説的,中國人可以沒脾氣,但不能沒態度。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視頻不想去控訴什麼,只是靜下心來和你談談。”

  特朗普贏得大選後排外事件上升

  事實上,哥倫比亞大學針對中國留學生的“撕門牌”事件並非偶然,也不是個案。

  美國人權團體“南方反貧窮法律中心”(SPLC)曾調查指出,在特朗普贏得總統大選後,全美已發生超過二百宗種族歧視事件,且校園裏類似狀況層出不窮。路易斯安那州一名黑人婦女在等候過馬路時,遭3名白人男子辱罵“去你的黑人賤命”;在華盛頓州,一名教師報告,在午餐時間,校園食堂內有學生喊著“築一道墻”,學生還喊:“如果你不是本地出生,就打包滾蛋吧。”科羅拉多州一所學校的圖書館則出現“多元去死”的標語。

  在美國紐約理工大學讀傳媒藝術學的Audrey Ren稱,自特朗普上臺後,尤其是實施“禁穆令”的一段時間,“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都感到義憤填膺,認為這七個國家的人是無辜的。中國同學也都在議論如果這個時候回國,還能回美國繼續上學嗎?雖然中國護照暫時不用擔心,但大家還是會討論。”

  除了引起軒然大波的“禁穆令”以及針對墨西哥的建墻主張,在美華人也屢遭仇恨情緒的威脅。洛杉磯郡人際關係委員會公佈的一份報告顯示,2015年特朗普參加大選以來,該年度針對亞裔美國人(尤其是中國人)的仇恨犯罪案件,僅在洛杉磯郡內就從6起上升到18起。亞美公義促進中心的王卡琳(Karin Wang)説,可能是由於特朗普在大選中一直把中國描繪成美國經濟上的敵人,激化了針對華人的仇恨和暴力行為。

  憤慨之餘,讓人欣慰的是,哥大中國留學生在“撕門牌”事件中通過不卑不亢的方式,有理有禮有節地對歧視説“不”,彰顯了中國人的自信和風度。

標簽:海聞社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