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氣象專家解析近日重污染天氣 16日晨開始自北向南消散

2017-02-15 09:05:01|來源:新華網|編輯:韓基韜

  新華網北京2月15日電(李海韻)隨著靜穩天氣發展,2月13日起,我國華北、黃淮及陜西關中等地出現了重污染天氣,能見度降低,對公眾健康和出行産生不利影響。針對本輪天氣過程,記者採訪了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副主任張恒德,就重污染天氣影響時間、範圍、特點等為公眾解疑釋惑。

  專家: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副主任 張恒德

  記者:新華網記者李海韻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佳 王晨 

  攝影:中國氣象報社記者 莊白羽

  

  張恒德(左)接受記者採訪。

  記者:這次低能見度天氣産生的氣象條件有哪些,有何特點?

  張恒德:這次的低能見度天氣從昨日夜間開始影響我國華北中南部、黃淮西部及陜西關中地區,並伴隨著重污染天氣的出現。低能見度天氣出現的原因主要是由於靜穩天氣的發展。一是由於風速明顯減小且長時間維持,大氣擴散條件較差。二是相對濕度明顯增加,從13日夜間開始,北京、天津、河北東部、河南、山西南部等地的空氣濕度增加。因此,能見度出現了明顯下降的情況。

  此次低能見度天氣的特點主要有四個。一是日變化特點明顯,早晨能見度達到最低,中午有所好轉。二是低能見度局地性明顯。尤其北京地區的能見度出現明顯的南北差異,在北京北部地區能見度達10公里左右,而南部地區能見度在1公里以下。而河北省也出現東西部地區能見度分佈不均的情況。這與前幾次我國出現的大範圍大面積低能見度過程有所不同。三是出現強濃霧的範圍相對較小,與今年1月份出現的低能見度天氣相比,這次天氣過程相對濕度條件要弱些,出現大範圍強濃霧的可能性較小。四是能見度變化較快,如昨天下午北京地區的能見度達到30公里,但在晚上能見度降至3公里,可見能見度下降的速度是非常迅速的。

  

  

  記者:低能見度天氣主要影響哪些地區,最強時段出現在什麼時候,何時開始消散?

  張恒德:這次的低能見度天氣伴隨重污染天氣,將一直持續到16日早晨。

  預計,14日傍晚至16日早晨,華北中南部、黃淮西部、陜西關中等地大氣擴散條件持續較差,有利於大氣中污染物積累,重污染天氣將持續,能見度較低。15日至16日早晨,天津、北京南部、河北中南部會出現大霧,局地會出現能見度不足200米的強濃霧。此次天氣過程對交通出行和人體健康都有很大影響。

  此次低能見度天氣過程最強時段將出現在14日夜間至16日早晨。其中,14日晚,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由於南風較大,會出現能見度好轉的情況;15日夜間至16日早晨,北京、天津、河北中部由於風小且濕度進一步加大,能見度將達到最低。

  隨著冷空氣的到來,16日開始,重污染天氣將自北向南減弱消散。16日上午,北京、天津的擴散條件將明顯好轉,16日下午河北中南部、山東西部、河南北部的擴散條件也將好轉。上述地區能見度將明顯回升。

  

  

  記者:關於靜穩天氣,能否再科普一下?未來一段時間有沒有大範圍的冷空氣活動?是否還會出現不利於污染物擴散的靜穩天氣?

  張恒德:靜穩天氣,可以這樣理解,“靜”是相對水準方向而言,指的是大氣很安靜,沒有風和擾動,空氣滯留在那裏;“穩”是相對垂直方向,指大氣層結比較穩定。靜穩天氣導致了大氣污染擴散條件轉差,排放出的污染物就散不了。靜穩天氣又出現了累積效應,時間越長,累積量越大。所以為什麼説持續的靜穩天氣會造成重污染天氣或低能見度天氣發生,這就是累積疊加的結果。靜穩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一是會造成污染物集聚,濃度增加並持續發展;二是容易造成水汽聚集,能見度下降。

  未來一段時間,18日將有靜穩天氣出現,是一種短暫的天氣“反彈”,雖不利於污染物擴散,但不會造成較大污染和較低能見度的出現。20日,又將有一股新的冷空氣到來,所以未來一段時間能見度不會很差。 

標簽:霧霾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