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江蘇現養鵝詐騙産業鏈 受害者:跟莆田係騙人一樣

2017-02-20 16:50:58|來源:華西都市報|編輯:李邵鵬

一名受害者提供的照片,鵝苗運到當地後,開始陸續出現死亡。

  “包飼料、包技術、包成活、包溫棚、包送貨、包回收,甚至還保證利潤。”

  這看似是一個只賺不賠的生意,但在這背後確是一個涉嫌詐騙的局。

  日前封面新聞記者接到多起涉嫌遭遇“養鵝詐騙”的投訴電話。

  記者蒐集了數百人的受騙名單,其中的48人,記者通過電話等方式核實,涉嫌被騙金額267萬餘元。

  被騙者來自河南、貴州、四川、河北等15個省份,最高被騙30萬,48人中有23人在後期通過報警等渠道獲得了部分賠償。

  封面新聞記者發現,涉事鵝場除個別幾家外,幾乎全部位於江蘇沭陽縣。上述48人被騙時間集中在2016年。

  

  雖然在去年5月,當地曾召開了治理“鵝苗交易詐騙”的專門會議,但仍有部分不法商家繼續發佈廣告招攬生意,也有部分轉移到外地。

  有受害者表示:“從假廣告到假鵝苗、假疫苗再到假飼料,當地已經形成了一條詐騙産業鏈,操作手法熟練,就跟莆田係騙人一樣。”

  買鵝

  10000隻鵝苗只成活100隻

  去年4月份,家住江蘇常州的杭飛(化名),在大學畢業幾年後準備創業。杭飛在網上檢索後,看到不少關於“養鵝”的商家網站。

“養鵝”商家的營業執照。

  “網上宣傳的很好,有報銷來回考察路費的,還提供技術人員上門指導,包疫苗,保證回收成品鵝,還包飼料。”杭飛説,當時看幾家養鵝廠的宣傳,基本都是在江蘇沭陽。

  選定其中的一家後,杭飛乘車到養殖場進行了實地考察。

  杭飛在現場看到,這家鵝場很大,工商執照也有,現場還有很多外地人在參觀。“當時接待人員講了很多,比網站上宣傳語還要誘人,最後給人的感覺就是養鵝肯定能賺錢。”考察結束後,杭飛訂了1000隻鵝苗,並預交了30%的定金。

  第二天,一輛大貨車就帶著“技術指導”和鵝苗來到來到杭飛家。

  杭飛記得,當天人和貨是接近晚上才到的,當時他向隨車人員交了尾款,加上此前的定金一共2萬9千元。

  期間,雙方簽訂的合同被對方以需要“申請飼料”等理由扣留。杭飛當時對此並未在意。

  兩天后,“技術指導”離開,隨後杭飛的鵝苗開始陸續死亡,最終只有400隻存活。

死亡的鵝苗。

  “自技術指導走後,廠家開始還接電話,但都是推脫,後來電話也不接了,最後直接關機。”杭飛説。

  其他被騙47人的經歷幾乎和杭飛的遭遇一樣:看到廣告後,到當地考察,隨後進入騙局。

  在受害者提供的一個網站上,至今還寫著利潤分析:養殖大種鵝1000隻以上,一年養4批,利潤在32萬以上。

  江西農民胡有明,是這48人中訂購鵝苗最多的,去年3三月份他在沭陽一鵝廠考察完畢後,一次訂購鵝苗1萬隻,但最終成活只有100多只。

  河南的馬鵬飛在沭陽紮下鎮一家鵝廠訂購的1200之鵝苗最終只有3三隻長成。

  胡有明説,當時就感覺找到了一個創業、發家致富的好路子,“看到網上很多這樣的宣傳網站,覺得不會有假,去到當地也看了鵝廠,再加上對方的推銷,就相信了。”

部分受害者提供的“鵝苗購銷協議”,文中有“保底收購價” 

  受騙

  “假鵝苗、假藥、假飼料”

  根據對這48人的採訪,發現有5人在交了定金後,沒有收到貨,因此被騙。

  其他43人基本都是在“技術指導”第二天或者第三天走後,隨著鵝苗的大量死亡後確認被騙。

  貴州人周平(化名)在去年4月購買了4000隻大種鵝苗,每只價格18元。在給鵝苗注射疫苗後開始陸續出現死亡。

  為此,周平向當地一個公務員親戚救助。在這名親戚的指點下,他把鵝苗、疫苗和飼料等拿到當地縣裏的畜牧局。

  “畜牧局的專家和工作人員看了就説,鵝苗不是大種鵝苗,疫苗是假的,根本起不了作用,飼料也是三無産品。”周平説,在專家的建議下,他購買了正規的疫苗,最終有1000隻左右的鵝長成。

  周平説,當時鵝廠的宣傳是,大鵝的體重平均能達到15斤,回購價格最少10元。但最終這些大鵝的體重只有商家宣傳的一半,最終只能以7塊錢一斤的價格處理。

  周平説:“從假廣告到假鵝苗、假疫苗再到假飼料,當地已經行程了一條詐騙産業鏈,操作手法熟練,就跟莆田係騙人一樣。”

  記者統計發現,48名被騙者來自河南、貴州、四川、河北、福建、江蘇等15個省份。

  這些人中,絕大部分是農民或者打工者。

部分受害者提供的“鵝苗購銷協議”,文中有“保底收購價” 。

  河南的王鵬在去年5月購買了5千隻鵝苗,本想在家創業,受騙後一共損失了8萬多元,今年再次到外地打工。

  48人中,有一多半是初中以下學歷,接近一半是大中專學歷,有三個人是大學學歷。

  最小的22歲,最大的60歲,其中“90後”有12人,“80後”有12人。

  這48人中,只有少數幾人此前曾有過養殖經驗,其餘人都將此次養鵝看成是一次“創業。”

  維權

  缺少核心證據維權難

  發現受騙後,48個人裏只有23個人得到了部分賠償或者補償。

  貴州的周平是其中維權較為成功。

  “當時發現受騙後,我的那個公務員親戚立馬就讓我把騙人網站截圖公證,讓我把手頭有的證據都保存下來,同時也把和商家的電話進行了錄音。”周平説,隨後他帶著幾個朋友再次赴沭陽,並到當地報警,因為掌握的證據較多,此後經過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調解,當時被騙122000元的周平,最終拿回8萬元的賠償。

  江西農民胡有明,訂購鵝苗1萬隻,加上其他藥品一共花費30萬元。在得知受騙後,他也去到沭陽當地報警。“因為我被騙的錢比較多,再加上我手裏有一些證據,當地警方找到了賣鵝的人,但因為鵝廠的老闆説他沒錢了,就一共賠了我15萬元,”胡有明説。

  向當地派出所報警、市場監督監局投訴、向12315投訴是這些受騙者基本採取的維權手段,但由於購買鵝苗時的訂購合同因為各種理由被商家扣留,導致這些養殖戶缺少核心證據,維權困難。

  統計發現,在獲得賠償的23人中,大部分人僅能拿到被騙金額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一的賠償。

涉嫌違法的鵝廠。

  “我們最終拿的賠償,很多都是沭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出面調節的。”周平説。

  沭陽縣市場監督管理一名工作人員對封面新聞記者表示説:“可能他們真的受騙了,但因為受害人手裏的證據不夠,我們也只能調節,幫助受害人拿回部分損失。”

  目前,也有不少受騙者在網上發佈受騙經歷提醒他人,另有受騙者組建“養鵝防騙被騙維權交流”“養鵝反騙聯盟”等QQ群,交流維權經驗。

  治理

  當地曾召開專門會議

  中國畜牧業協會鵝業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韋玉勇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説,在江蘇沭陽的養殖産業中,鵝的比重很小。

  對於目前出現的“養鵝騙局”一事,韋玉勇表示,一方面需要規範市場,加強監管,另一方面也需要養殖戶加強辨別能力,“對於一些保證利潤、保證高價回購等幾乎零風險的養殖承諾,就需要警惕。”韋玉勇説。

  沭陽縣公安局一名工作人員向封面新聞記者表示,從去年開始確實接到眾多外地關於“養鵝受騙”的報警,網上也出現很多關於此事的帖子,給沭陽造成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在去年5月,當地曾專門就此召開過工作會議。

  記者注意到,2016年5月11日,在沭陽縣的政府網站上有一篇工作動態消息“我縣加強鵝苗市場常態化管理”。

根據消息稿,這次會議由沭陽縣副縣長、縣公安局局長主持。

  這次會議的召開是“為進一步規範我縣鵝苗市場秩序,打擊鵝苗交易中的違法行為,減少鵝苗交易糾紛,維護我縣良好的外部形象,從即日起,我縣將根據現階段鵝苗市場存在的詐騙等各種問題,積極採取措施,加大處罰力度,並實行常態化管理。”

  從會議的新聞稿來看,當地已經認識到“養鵝騙局”的癥結所在。

  “各相關部門、各鄉鎮要梳理、排查、整頓現有孵化企業,對於新企業要嚴格相關手續,規範管理;要加強廣告管理,杜絕虛假廣告;要發揮屬地管理作用,積極配合、通力協作,並建立嚴格追查制度,確保責任到人。”文中稱,公安局長“要求各相關部門、各鄉鎮要加強聯合整治力量建設,明確責任,建立嚴格的問責制度;要規範經營模式,對合同、廣告等進行有效監管;要加強源頭監管,高標準、嚴要求,力爭從源頭上管理到位;要組織集中行動,重拳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同時要加大宣傳力度,對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曝光。”

  上述沭陽縣工作人員向封面新聞記者表示,經過前一段時間的查處,沭陽的“鵝苗詐騙”等事件已經有所收斂。

  不過根據記者調查,仍有部分涉嫌詐騙的養鵝廠繼續發佈廣告,另有部分商家轉移到山東、以及江蘇的徐州等地繼續繼續違法經營。

  (原標題:江蘇沭陽形成養鵝詐騙産業鏈 受害者:跟莆田係騙人一樣)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