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一列慢車承載的民生理念

2017-02-20 11:26:30|來源:內蒙古日報|編輯:梁生文

  在甘肅的天蘭鐵路線上,有一趟時速不到50公里的小慢車。從隴西到天水,每天一個往返,沿途15個車站,站站停。全程下來146公里,票價才9.5元。由於經濟實惠又方便,沿線上百個村鎮的村民,都願意乘坐這趟小慢車走親訪友或外出趕集。這趟小慢車,到今天已經開了63年,風雨無阻、從未間斷。

  如今,火車越來越快,這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標誌。特別是近些年高鐵和動車的加入,讓一日千里、全國範圍的“八小時生活圈”逐步實現。但是,在我國廣闊的地域裏,依然有像天蘭鐵路線這樣慢到不能再慢的列車存在。一邊是飛速發展的高鐵和動車,一邊是一趟站站都停的慢車,兩相對比之下,恰恰説明瞭這趟慢車在當地存在的必要性。這趟慢車如同一根線,將上百個村莊如珍珠項鍊般串起來,為當地百姓提供日常的、實惠的出行服務。

  據報道,當地村民們幾乎把這趟列車當成了“公交車”,早晨出門買菜或者擔著一些小商品去集市上賣;下午時分仍然能夠搭著它回家。對於當地百姓來説,坐上這樣的一輛慢車,不是去旅遊,也不為看風景,而是因為它已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不可或缺。在交通不便和生活水準仍然有待提高的情況下,慢車給了他們最直接、最體貼的生活保障。假如有一天,這列慢車消失了,他們就會像沒有線的珍珠一般,變成一顆顆散珠。

  無論社會怎樣進步與發展,都不能忽視基層和偏遠地區的百姓,忽視那些相對弱勢的群體。鐵路用60多年的時間信守承諾,在這樣一個不被人廣泛認知的偏遠一隅,列車寧肯“慢”一點,也絕不輕易放棄,一直慢慢開、慢慢等,如同一輛準時準點的通勤車,滿載著群眾的笑容與平靜,出門,回家,再出門,再回家,循環往復。

  為人民服務不是一句口號,它需要體現在點點滴滴中,體現在對人民無處不在的耐心與照拂裏。從目前來看,大涼山地區顯然並不適合開通高鐵,對這裡的老百姓來説,這樣的慢車是最合適的、最佳的選擇。為他們保留這一載滿了溫暖的慢車,也是另一種形式的為人民服務。(向帥)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