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西篇】江西省將修復180平方公里鄱湖濕地

2017-02-23 21:57:28|來源:中國江西網|編輯:靳松

  我省近期已發佈《江西省“十三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其中提到“加大對濕地的保護與修復”,實施濕地恢復與綜合治理工程1.8萬公頃。如何修復濕地?記者採訪了我省鄱陽湖研究機構的專家,為讀者釋疑。

  修復面積 180平方公里

  近年來,大量中生性植物(陸生植物)侵入鄱陽湖高灘地,造成湖區水生植物優勢種改變,濕地生態狀況退化。陸生植物對水的要求不像濕地植物那麼高,它們侵佔湖盆內15米以上的高灘地,形成以狗牙根、牛鞭草等為優勢種的草甸;同時,以苔草群落為代表的沼澤植被面積不斷增加,水生植被逐漸萎縮,造成鄱陽湖區生態變化,嚴重影響湖泊物質循環、污染物轉化、承載生物多樣性的功能。

  記者從江西省發改委獲悉,我省將實施鄱陽湖濕地生態修復工程,實施濕地恢復與綜合治理工程1.8萬公頃(相當於180平方公里),開展農區濕地可持續利用示範6000公頃。

  180平方公里是什麼概念?大約比南昌經開區面積略大——南昌經開區為158平方公里。

  修復方式 主要是植被修復

  濕地修復主要是植被修復,並由植被修復帶動動物和微生物的修復。江西省科學院鄱陽湖研究中心姚忠博士説:“對已變成農田的濕地修復,退出的田地如果破壞嚴重的,需要人工干預。首先耕地的圍堤要清除,耕地上被剷除的濕地植被也要重新栽種。”

  姚忠近年一直和我省多個國家級、省級保護區聯繫,他認為鄱陽縣國家濕地公園建設很值得借鑒。

  無獨有偶,《江西省“十三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也提到著力推進鄱陽湖流域濕地恢復保護,鞏固退田還湖、還澤、還灘成果,實施鄱陽湖退田還湖區域(圩區)恢復濕地植被,支持有條件的濕地建設國家濕地公園,建立濕地動態監測體系和基礎數據平臺,擴大濕地生態補償範圍。

  修復作用 調節南昌等城市氣候

  一般人提到濕地,都會以為修復濕地只是讓候鳥得到更多繁衍生息的地塊而已。“這麼理解太狹隘了,修復濕地遠不止讓候鳥等動物增加繁衍生息地那麼簡單。”姚忠説。

  修復濕地不僅是讓候鳥擁有更多覓食地,其更大意義在於保護生物多樣性和調節小氣候。姚忠説,夏季,由郊區進入城區,可以很明顯感受“城市熱島”。修復濕地,讓鄱陽湖濕地的水分通過蒸發成為水蒸氣,能增加空氣中水汽含量,在有降水天氣過程時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圍地區,有利於保持當地的濕度和降水量,改變包括南昌在內的城市局部小氣候。“簡單地説,鄱陽湖濕地(修復)利於雨量的增加。”姚忠説。

  記者左陽天/文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