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用影像尋找每個人的“中國夢”

2017-02-24 10:28:01|來源:中國青年報|編輯:谷士欣

  2016百部“中國夢”網絡微電影海報展示。劉子新/製圖

  2月17日晚,2016百部“中國夢”網絡微電影徵集活動頒獎典禮在北京隆重舉行。獲“青春勵志單元最佳影片獎”的《追夢者》劇組代表(左一)上臺領獎。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陳劍/攝

  編者按

  2月17日,隨著2016百部“中國夢”網絡微電影徵集活動頒獎典禮的舉行,持續近9個月的活動在當天落幕。

  2016年4月28日,在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指導下,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作為主辦單位,聯合北京國際微電影節組委會、中華慈孝節組委會、永暢傳媒,面向廣大青年發起的“造夢·創夢·圓夢”——百部“中國夢”網絡微電影徵集活動,得到了青年的積極關注和參與。

  本次活動共徵集到1100余部微電影,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整合視頻平台資源,採用多媒體傳播形式,將文字報道、視頻節目、H5作品有機結合,統籌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官方微博微信、中國青年報App以及中青微信矩陣等傳播渠道,共同對徵集活動做好報道,並通過運營微博話題#影像中國夢#,吸引網友進行互動傳播,總閱讀量達3300萬。

  舞臺上燈光璀璨,兩位嘉賓手持“最佳導演獎”的信封,台下觀眾緊張地注視著,等待嘉賓念出信封裏的內容。這是2016百部“中國夢”網絡微電影徵集活動頒獎典禮現場,像知名電影頒獎典禮一樣,觀眾期待著最佳導演獎、最佳攝影獎、最佳人氣獎的誕生。

  2月17日,2016百部“中國夢”網絡微電影徵集活動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來自國內外的1100余部作品參加了本次大賽,最終9部影片脫穎而出,分享10項獎項。

  《Cidy》獲“大國工匠單元最佳影片獎”,《紅色氣質》獲“紅色記憶單元最佳影片獎”,《一場霧霾引發的官司》獲“社會公益單元最佳影片獎”,《追夢者》獲“青春勵志單元最佳影片獎”,《杜鵑花開》獲“情感倫理單元最佳影片獎”,《東港情》獲“家國情懷單元最佳影片獎”,《幸福超&靜》獲“最佳人氣獎”,《老兵》獲“最佳後期獎”,安佳星憑藉《觸不到的愛》獲“最佳編劇獎”,何一錚憑藉《老兵》獲“最佳導演獎”。

  影片《Cidy》的領獎代表在發表獲獎感言時提到,這部講述中方援建成員通過一個足球與當地小朋友建立了深厚友情的微電影,改編自真實故事,拍攝于中方負責援建其水處理廠的孟加拉國。中方承建的水廠建成後,將結束當地15萬人飲用砷超標水的歷史。這次百部“中國夢”網絡微電影徵集活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展示平臺,讓中孟兩國的友誼通過微電影的形式展現出來,打動更多觀眾。

  千余部作品講述了不同的中國故事,個個打動人心。微電影導演們通過鏡頭找到精彩的“中國夢”,用鏡頭講好中國故事,完成他們的尋夢、追夢、圓夢之旅。

  “尋找鏡頭下每一個人的‘中國夢’”是本次微電影徵集活動的理念。“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

  《長大了我們都嫁給你》講述了山村小學支教老師黃自強的故事。從被學生惡搞,到孩子們接受他、依賴他;從對農村教育失望,到決定堅守在山村教師這個崗位上。女友希望他能回到城裏教書並結婚,這讓黃自強陷入兩難的境地。在他離開山村回城的那天,孩子們站在校門口送別,因為捨不得老師而哭紅了眼睛。黃自強離開的那一刻,一個女生哭著説:“老師別走,長大了我們都嫁給你。”視頻網站上,很多觀眾留言説這部片子讓人“非常感動”。戛納國際微短片節秘書長郭洪波也評價這部片子“把人性的光輝展現了出來。”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有講述堅持老手藝的故事,有回顧紅色歷史的故事,有村幹部為了保護空氣將企業告上法庭的故事,也有青年為了逐夢離開家鄉奮鬥的故事……這天晚上,所有的故事都匯集在了一起。

  獲得大國工匠單元最佳影片提名獎的微電影《藍盾》,以浙江寧波特警“藍鯊突擊隊”為創作背景,講述了一名加入特警隊不久的年輕隊員,在師傅的言傳身教下,逐漸走出原來的英雄主義情結,明白特警的使命是默默守護一方百姓安全的故事。這部微電影在各平臺的播放量已經達到150萬次。

  這部片子的導演張科榮説:“從前的影視作品中,英雄常常是高大全的形象,但事實證明,觀眾更願意看到的是有血有肉、會迷茫也會反思的英雄。”張科榮表示,將繼續這種講述普通人物平凡故事的風格,並即將拍攝有關戒毒幫教的微電影。

  這一活動是尋夢之旅,也是追夢、圓夢之旅,為青年導演的電影夢提供了展示平臺。

  和大銀幕電影相比,微電影時長短、拍攝週期短、資金投入較低、對拍攝器材的要求不高,讓它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不少年輕導演把微電影看作是踏入電影行業的第一步。

  季磊是神華包頭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的一名工人,參賽作品《幸福超&靜》是他拍攝的第一部作品。大學時他就對視頻剪輯充滿興趣。為寫出好劇本,他和同事準備了兩個多月,天天討論,不停地修改。非科班出身的他翻閱了十幾本能快速提高拍攝能力的書,“靠惡補提高自己的水準。”他説,沒有這次活動,他不會有接觸微電影的機會,首次“觸電”就已經讓他愛上了微電影。

  影片《寫給天堂的日記》是導演曾志峰2015年的作品,如今他開始製作網絡大電影,正向著自己的夢想一步一步地靠近。影視專業出身的他,大學畢業後就開始拍攝微電影。“儘管視頻網站有微電影專區,但被觀眾看到還是非常難的,如果沒有這次活動,很多作品可能永遠不會被觀眾看到。”

  曾志峰的觀點得到了永暢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樊巍的支持。樊巍説,目前國內缺少展示優秀微電影的平臺,而網絡微電影徵集活動的舉辦給了微電影行業及導演展示的空間,來自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政府層面的支持,讓更多“眼球”關注到優秀的微電影作品。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張敏 實習生 隋明照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17年02月24日 06 版)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