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萊茵—魯爾”城市區的産業轉型之路
國際在線消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許多):德國魯爾區是世界知名工業區之一,包括科隆、杜塞爾多夫、杜伊斯堡、埃森、多德蒙德等城市,整個區域土地面積1.6萬平方公里。二戰結束後,魯爾區成為德國經濟恢復和增長的“發動機”,在德國重新崛起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的衝擊,魯爾區開始了調整産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轉型之路。
魯爾區從原來生産結構單一的老工業區,發展成現在既有強大傳統工業作基礎、又有新興産業為增長點的新型綜合工業區,經歷了漫長又艱難的産業轉型期。長期以來,煤炭、鋼鐵兩大行業一直是魯爾區發展的兩大經濟支柱,因此這兩大部門陷於危機便直接導致魯爾區經濟結構的老化,並使魯爾區的經濟發展速度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準。從1960年開始,在政府的資助下,魯爾區對設備陳舊、能耗高、污染大的煤炭和鋼鐵廠採取改建、合併、技術改造,實現技術升級與産業轉型。給予煤炭業價格補貼、稅收優惠、環保資助、研究與發展補助等一系列優惠政策。
在改造傳統産業的同時,政府還想方設法改善魯爾區的投資環境,積極培育新興産業。魯爾區將極具發展潛力的高新技術産業和第三産業作為發展重點,以此來提高區域産業的競爭力。魯爾區所在地的北威州規定:凡是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新興産業到北威州來落戶,將給予大型企業投資者28%、小型企業投資者18%的經濟補貼。優惠的政策加上強有力的政策扶持,使得新興産業取代煤鋼業成為北威州的支柱産業。北威州僅從事數據處理、軟體及信息服務的企業就超過11萬家,電信公司380多家。魯爾區經濟結構得到明顯的調整、充實和提升。煤鋼比重大幅下降。第三産業部門的比重大幅提高。
與此同時,為了最大限度修復被嚴重污染的環境,當地政府出臺了一系列謀求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具體法律法規,如《垃圾處理法》、《控制大氣排放法》、《控制水污染防治法》、《控制燃燒污染法》、《煤礦改造法》等。為全區的煙囪安裝自動報警系統,各工廠都建立了電除塵和煙氣脫硫裝置,大氣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據不完全統計,現在魯爾區有超過60%的土地是綠地和休閒地。魯爾區所在的北威州擁有了1600多家環保企業,成為歐洲領先的環保技術中心。
新的時期,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位於魯爾區的德國杜伊斯堡市成為了多條中歐班列的歐洲終點站,這給當地的産業轉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杜伊斯堡是渝新歐、漢新歐等在內的多條中歐班列的歐洲終點站。目前,已有70家中國企業落戶杜伊斯堡。杜伊斯堡經濟促進局局長莫雨勒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有潛力進一步讓杜伊斯堡成為德中貿易的中心。通過渝新歐等中歐班列,貨物可以快速、安全地以較低成本運抵歐洲中心。這也極好地證明了經濟全球化時代,距離只是相對的。另外,不少德國及國際企業都有意于杜伊斯堡或附近地區設立歐洲總部或配送中心,很多公司認為,在杜伊斯堡設點可以拉近與歐洲的進口商及分銷商的距離,同時能提供現成庫存及産品技術知識,而且有助他們與歐洲業界聯繫,並能更快回應市場波動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