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河北故事
京津冀三地因協同發展戰略,更加緊急相連。 疏解、承接、轉移……流動中不是高地一心“甩包袱”,低地充當“接盤俠”,而是在更大範圍內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産業的轉型升級,從而三地也在融合發展中互利共贏。
圖為北京兒童醫院心外科專家在保定市兒童醫院PICU科查房。(保定兒童醫院供圖)
北京名醫來到家門口
5歲的小諾諾被檢查出了腎積水,一家人輾轉于河北省保定市的幾家三甲醫院,卻被模糊地告知“再看看”或是被建議“去北京兒童醫院或兒研所看看”。“我們打聽過,去北京也難。”小諾諾媽媽無奈地説,“去北京兒童醫院的話至少半年才能排上隊,聽説一個比咱家諾諾病情還嚴重的孩子,用了2年時間才約上手術。”
一家人在得知北京兒童醫院託管保定兒童醫院的消息後,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將小諾諾送到了保定兒童醫院檢查。“當時醫生一看就肯定地説‘得做手術’。看到大夫這麼胸有成竹,又聽説北京兒童醫院的專家會來指導手術,我們就決定在家門口的醫院進行治療。”小諾諾媽媽回憶起當時場景,無限寬慰。
2017年春節前夕,住院半個月的小諾諾病癒出院了。“手術很成功。原先以為這個春節會在焦慮中度過,沒想到卻是最高興的一個假期!説到底,還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給咱老百姓帶來了大方便、大實惠。”小諾諾爸爸難掩激動地説道。
小諾諾的主治醫生楊斌也深有感觸:“像他這樣的病,以前我們醫院也能治,但沒這麼大的把握。因為萬一有什麼問題,不知找誰諮詢指導。被北京兒童醫院託管後,北京的專家每週來坐診、手術、查房和講學,他們的‘傳幫帶’不僅提高了我們的醫療水準,而且解決了我們的後顧之憂,讓我們跟家長交流起來也更有底氣了。”
據了解在2016年,北京兒童醫院共派出專家85人,至保定兒童醫院共計586人次,看診患者2378人次,由保定兒童醫院轉診至北京兒童醫院的患兒226例。而保定兒童醫院全年門急診患者超過34萬人次,較2015年增長3成多。
健康,是人人關注的民生話題;醫療,是京津冀一體化的“探路者”。“跑北京、天津看病的少了,在家門口就診的多了。”三地的醫療人才和技術自由流動起來,才能切實有助於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目前,河北260多家2級以上醫療機構與京津達成的醫療衛生合作項目超過400個。
圖為滄州東塑明珠商貿城內的繁忙商購景象。
北京産業疏解到河北“易地生金”
北京優質的醫療資源來到河北大受追捧,而從首都疏解出來的産業項目在河北也能“易地生金”。目前在滄州東塑明珠商貿城(以下簡稱“商貿城”)從事女裝批發生意的李國用回憶之前在北京“動批”的打拼歲月,恍如隔世。動批,是人們對北京北展地區服裝批發、零售商市場群的統稱,其卻因多年“野蠻瘋長”,成了北京“城市病”問題的代表之一,轉移和升級成為“動批”的必然路徑。李國用搬去的商貿城則是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動批”産業承接市場。
“因為我老家在滄州市南皮縣,所以優先考慮離家近的商貿城,了解到他們的內部環境和優惠條件都不錯,就把北京的店面關了,整體搬了過來。”今年38歲的李國用是一名退伍軍人,從做司機到開服裝店,和妻子在北京奮鬥了11年。
“開門做生意最怕的就是不賺錢。萬一滄州這邊市場還不成熟,客流量不夠,賠本了怎麼辦?!”經過多次溝通,李國用才有了“安心”賬本,“商貿城對我們商戶是前兩年免租金、第一年免物業費,加上其他方面的優惠,2年粗算下來能少支出40多萬元錢,這樣省下錢來慢慢積累客戶人脈也不著急。”
“沒想到開張第一天的生意就很好,幾個月下來也積累了100多個固定拿貨客戶。雖然現在每個月的銷售額不到在動批時的一半,但算上減免費用,錢也不少賺。”李國用的優尚軒服飾店于去年9月份正式營業,時值銷售旺季,最多一天賣出了6000多套女裝。他心中為此有了更多想法,“商貿城距京滬高速出入口和高鐵站都是3公里,交通便利,而且內部環境也不錯。我計劃在這裡再要一個店面,把生意繼續做大。”
“回到滄州發展最開心的是一家人團圓了。”根據商貿城的優惠政策,李國用成本價在附近買了一套房,把住在老家的父母和小孩都接到了市裏生活,孩子也在市裏選了所好學校就讀,他欣慰地説:“之前在北京就我們夫妻倆生活,現在一家三代人聚在一起,是多少錢也換不來的好事呀!”
像李國用這樣正式入駐商貿城的北京疏解商戶有800多家,而簽訂入駐協議的商戶已經超過7000家。此外,石家莊樂城國際貿易城承接北京大紅門商戶、北京新發地高碑店農副産品物流園承接北京新發地商戶、廊坊市香河縣聯星國際建材交易中心對接北京西直河建材市場整體搬遷項目……一大批北京市場疏解轉移項目“嫁”來河北,相應的承接地不是簡單地將老市場、老模式複製過來,而是通過規劃實現産業升級,最終獲得抱團發展的紅利。
圖為定市淶水縣松樹口村的整潔村容。(淶水縣宣傳部供圖)
打通京津冀一體化的“中梗阻”
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松樹口村距離5A級景區野三坡的核心區百里峽2公里,依山旁水,是遠近聞名的旅遊村落。從北京來的遊客對當地的風景很是滿意,就是對自駕而來的路途頗有微詞:“走高速再轉縣級公路,繞來繞去,花時間還費力。”
2014年元旦,G5京昆高速京冀界至淶水段實現通車。高速不“斷頭”,讓開車到野三坡遊玩的北京遊客感到驚喜地説:“高速直達,之前4個多小時的車程縮減到1個半小時,十分便利。”
“隨著高速的貫通,來野三坡旅遊的人在這兩年裏翻了一番。”松樹口村黨支部書記張永書介紹。以發展農家院旅遊為主,松樹口村戶均年收入由3、4萬元提升到了7、8萬元,許多外出打工的村民也返家從事“農家樂”。全村共115戶人家,其中60多戶都經營著農家院。
便利的交通也帶來了新挑戰。“之前自駕過來費時間,很多遊客會提前半天過來住一晚,第二天再逛景區。現在過來方便了,很多人當天遊玩當天走,不再住宿。”張永書説起了發展中的“苦惱”。“為此,景區不斷增加景點和項目,延長遊客的遊玩時間。我們也把飯菜做得更可口,住宿環境弄得更舒適,讓城裏人樂意待下來。” 吃定旅遊飯,張永書説起當地為新形勢所做的努力。
京津冀一體化,交通要先行。3年來,河北共打通G2滄州至冀魯豫段、G4京港澳高速和G233津興線等12條段“斷頭路”。河北省人民政府省長張慶偉進一步表態,所有對接京津的普通幹線公路的“斷頭路”和“瓶頸路”項目都已列入“十三五”規劃,正在積極推進中。
圖為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國有林場的林海景觀。李秀忠 攝
綠水青山的京津冀未來
初春時節,山林綠意漸現。在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國營雲霧山林場範圍內,沿著潮河兩岸排去的是萬畝林地。“5年前,這萬畝林海還是荒地。按照建設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的綠化目標,這兩岸的樹是一棵棵起來,不再倒下。” 雲霧山林場林場負責人吳海生介紹道。
潮河、灤河是京津的飲用水源,發源都在豐寧縣。圍繞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和京冀水源林等重點造林工程,豐寧縣將生態建設放在了縣域發展的首位。截至“十二五”末期,全縣有林地面積達71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4.4%。近三年來,河北累計植樹造林1546萬餘畝,森林覆蓋率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
京津保平原生態過渡帶、“三北”防護林建設五期工程、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工程、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按照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的功能定位要求,河北不斷加強與京津實行污染聯防聯控聯治和生態共建共管共享,努力將自身打造成首都生態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