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大三巴東望洋山等入選澳門十大城市文化名片

2017-02-27 10:01:14|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瑞芳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劉麗斌)由澳門社會科學學會與澳門城市大學合辦的“澳門社會科學論壇——從文化名片評選探討文化澳門的發展”暨展覽活動,近日在澳門萬豪軒酒家舉行,同時公佈十大澳門城市文化名片評選結果。與會的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認為,此活動有助提高大眾尤其青年對本土歷史文化的再度關注,提升人文情懷。

  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在致詞時表示,經過一年努力,十大澳門城市文化名片終於出爐。評選活動具有兩大重要意義,一是引起更多人尤其青年一代對本土歷史文化及文物的高度關注,二是配合旅遊部門加強推廣系列景點,長遠吸引更多旅客來澳暢遊觀光,深入認識本土歷史文化項目。寄望下屆有更多人響應參與,提升整體影響力。

  廣東文化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蕭曉明在致詞中説,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與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衷心期望通過此形式活動,加強促進粵澳兩地文化合作,藉宣傳澳門十大城市文化名片,能引發更多人認識澳門燦爛的文化與美麗的風景。

  澳門社會科學學會會長楊開荊介紹評選結果時説,公眾去年在115項候選項目中,甄選出10項認為最能代表澳門的城市文化名片,評委會根據文化識別力、文化影響力、持續傳播力、文化形象力、産業提升力,從票數最多的30項目中最後選出10項成為澳門的城市文化名片。列入其中的包括:大三巴牌坊(聖保祿教堂遺址)及耶穌會紀念廣場;大炮臺(聖保祿炮臺);東望洋山及炮臺(包括聖母雪地殿教堂及燈塔);政府總部(總督府);魚行醉龍節;郵政局大樓;媽閣廟與前地;以及嘉模前地、海邊馬路、嘉模聖母堂、市政花園;鄭家大屋(鄭觀應故居);議事亭及前地。

  此次活動還舉辦了專題展,展出了所有參選的候選項目,圖文並茂的介紹了相關遺産,展覽按其內容分為廟宇、教堂、中式建築、西式建築、山石及公園、軍事建築、街道及區域、非物質文化遺産、文獻遺産等。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