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玫瑰星期一”裏的中國身影:“美因茨中國人”

2017-02-28 09:11:48|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瑞芳

候場中的“美因茨中國人”方陣成員。

方陣中的舞蹈隊。

正式亮相“玫瑰星期一”大遊行。

  國際在線報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阮佳聞)説到德國狂歡節,就不能不提到美因茨。當地時間2月27日上午11點11分,這座德國西南部城市迎來了狂歡節最高潮——“玫瑰星期一”大遊行的正式開場。

  有154支方隊參與了美因茨的“玫瑰星期一”大遊行,由百餘輛花車和近一萬人組成的狂歡隊伍綿延長達9公里。超過55萬名觀眾聚集到了這座位於萊茵河畔的美麗城市,現場感受狂歡的熱鬧氣氛。

  在浩浩蕩蕩的遊行陣列裏,有一支隊伍令人倍感親切,那就是由法蘭克福孔子學院攜手德華京劇苑和美因茨-威斯巴登中德友好協會聯合組成的“美因茨中國人”方隊。四十多人的隊伍中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德國人,都身著極具特色的中國傳統服飾,伴隨著喜慶的民族音樂和鑼鼓表演,一路邊舞蹈邊分發上千份帶有字樣“福”的小球、裹著中德雙語祝福字條的幸運餅乾和中國結等小禮品。

  法蘭克福孔子學院院長王魏萌介紹説:“我們兩年前成立了方隊第一次參加遊行,用當地方言取的名字,翻譯過來就是‘美因茨中國人’。”

  王魏萌與中國結緣可以追溯到三十多年前,稱她為“中國通”絲毫不為過。她每年也都會慶祝農曆新年。但作為土生土長的美因茨人,王魏萌卻一直非常“困擾”:每年自己家鄉最熱鬧的狂歡節往往都會與一月末二月初的中國農曆春節重合,經常顧得了一頭就忽略了另一頭。她説:“我覺得這太可惜了。明明兩者共同點那麼多,比如慶祝的形式,大遊行裏有音樂、有歌唱、有舞蹈,這些也是中國人非常喜歡的。德國人有德國節日,中國人有中國節日,(時間那麼相近的話),完全可以一起慶祝。於是兩年前我們就進行了嘗試,沒想到第一次出場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們上了德國電視一台!德國公共電視臺直播美因茨玫瑰星期一大遊行的時候拍了我們。”

  之後,經常有人在路上跟王魏萌打招呼,認出她就是參加遊行的“美因茨中國人”方隊成員。同時還有很多人被孔子學院的工作吸引,前來應聘。這讓王魏萌和她的同事們深受鼓勵,立志接下來要把參加遊行作為每年的傳統。但非常可惜的是,2016年,跟所有提前大半年就開始籌備的隊伍一樣,“美因茨中國人”在“玫瑰星期一”舉辦的前一天接到了主辦方臨時因暴風雨天氣而取消整個遊行的通知。

  所以今年方隊的遊行結合了2016年以《西遊記》為基礎的腳本和中國農曆雞年的背景,除了頗受歡迎的美猴王、唐僧等經典形象之外,還用雞作為隊伍的吉祥物,象徵送走猴年迎接雞年的美好寓意。

  在孔院已經當了5年漢語教師的蘇子琦之前是作為舞蹈隊的成員參與方陣。這一次擔任吉祥物的她告訴記者:“因為狂歡節有普天同樂的感覺,就想跟德國人一起歡樂一下。從今年年初就開始準備了,包括小禮品的製作、從中國買過來、一些舞蹈的排練等等。還是希望通過我們讓德國人有興趣去了解中國。因為其實我覺得,大部分德國人對中國還是沒有那麼了解,甚至可能也沒有興趣去了解。想通過我們的舞蹈、通過我們的熱情和感染力讓他們願意來走近這個國家。”

  五十一歲的羅傑在法蘭克福的一家化工技術公司工作。喜愛中國文化的他是在孔院上漢語課的時候得知可以報名參加“美因茨中國人”方陣的。説起這次能夠在隊伍中打頭陣,他難掩興奮:“我原先只在電視上看過遊行,這是我第一次作為方陣成員參與其中。能夠現場感受氣氛,真的特別開心。而且走在隊伍裏,也可以説是象徵中德友誼的代表吧。”

  中德混血姐妹蔣蘇雲和蔣露露分別十七歲和十五歲,在法蘭克福東方藝術學校學習跳舞。她們告訴記者,是自己的舞蹈老師推薦兩人前來參加遊行的:“我們在方陣中跳的是長扇舞。這是一次很難得的經歷,因為原先我們只在法蘭克福的文化節上表演過。這裡美因茨的話不僅有更多的人一起跳舞,路上觀看的人也會非常多,所以還挺激動的。”

  “美因茨中國人”的精彩亮相引發了沿途觀眾的陣陣喝彩。二十二歲的尼雅説:“真漂亮。能夠感受到不是當地的,而且非常不一樣的文化特別棒。”

  今年正值中德建交45週年。從1972年至今,兩國文化交流的範圍越來越廣泛,而雙方也在不斷探索新的思路和創意。王魏萌告訴記者,參與“美因茨狂歡節”遊行給華人融入當地社會以及德國民眾了解中國文化習俗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平臺。中德文化在此碰撞、互補、融合,進而激發出無限可能性:“我覺得中國人參與到美因茨悠久的傳統中是一種獨一無二的體驗,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實例,因為外國人如何能夠更好地融入當地社會長久以來都是德國人面臨的一大問題。沒有矛盾,沒有衝突,沒有對抗,只有正能量,中國人和德國人共同完成一件特別、而且是可以完美結合的事情。”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