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理政新實踐·四川篇】四川災後重建答卷丨雅安:正以嶄新面貌站在新起點
感恩自奮強,鑄就成才夢。重建後的蘆山縣隆興中心校煥然一新,全校師生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滿懷信心,腳踏實地,努力建設好學校。圖為駱雲蓮代表向習近平總書記展示的5幅照片之一。
□川報集團特派記者 張守帥 張宏平
3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四川代表團參加審議。
人民大會堂東大廳內,身著彝族服飾的駱雲蓮代表第二個發言,她來自雅安地震災區,是漢源縣永利鄉古路村的支部書記。
講著講著,她突然停下來望著總書記,提了一個請求:“受鄉親們囑託,我特意帶了幾幅照片給您看看,不知道可不可以?”
全場都笑起來,總書記也笑了,點頭同意。駱雲蓮拿起照片,快走幾步上前,習近平總書記起身,接過照片,認真端詳。兩個人都站著,駱雲蓮現場做著講解。
照片共有5張,記錄了災區重建後的新顏新貌。“非常高興,浴火重生!”總書記點讚。
其中有幅人物照,照的是一位叫駱俊誠的小男孩在幼兒園上課。2013年5月21日至23日,總書記趕到災區看望慰問受災群眾,曾在帳篷中把他抱起來親了一口,那時他還不到兩歲。“4·20”蘆山強烈地震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千方百計救援受災群眾,科學施救,最大限度減少傷亡。”此後在重建的每個關鍵階段和重要時刻,總書記都及時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為重建工作指明方向。
經過艱苦卓絕的奮鬥,到2016年7月20日,重建“三年基本完成”目標圓滿實現。災區涅槃重生,新村美麗,大道通途,産業生機蓬勃,四川蹚出了一條“中央統籌指導、地方作為主體、災區群眾廣泛參與”的災後恢復重建新路子。
“村民的日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駱雲蓮感動不已。她説,吃水不忘挖井人,懂感恩、知感恩的災區群眾將繼續自力更生、勤勞互助,爭取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本報製圖/盧浩
會內會外
四川“4·20”蘆山強烈地震發生後,黨中央將重建工作的“指揮棒”交給四川,要求探索“中央統籌指導、地方作為主體、災區群眾廣泛參與”的重建新路。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按照“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整體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的重建目標,四川感恩奮進、苦幹實幹,用智慧與擔當書寫著災後重建的“四川答卷”。如今,新城鎮、新農村,新産業、新生活,浴火重生的雅安正以嶄新的面貌站在發展新起點。春風雅雨中,記者再次走進曾經的災區,感受這片土地蓬勃向上的力量。
□本報記者 李秋怡 吳亞飛 王飛
第1站
蘆山縣體育館
三年裏的幾次“變臉”
蘆山縣體育館曾是“4·20”蘆山強烈地震最大的安置點。這裡經歷了幾次“變臉”:從最初單純的體育館,到震後支起1000多頂帳篷,再到搭建起276戶板房。2016年7月20日,所有板房全部拆除,5000余名受災群眾全部遷入新居。如今,體育館正規劃建設戶外運動設施。
蘆山縣原紀委副書記武靜本該退休,因重建需要,又被返聘回到蘆山災後重建戰線。如今,她在“4·20”蘆山強烈地震災後恢復重建辦公室工作。
武靜回憶,地震後,她被指派到蘆山縣體育館安置點任臨時黨委書記。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蘆山縣體育館安置點時,她一直陪同左右、介紹情況,“總書記十分關心群眾災後生活,問得很細。”
蘆山縣委書記宋開慧介紹,面對總書記的殷殷重托,蘆山首位推進城鄉住房重建,優先解決與群眾聯繫最為緊密的民生問題。
震後10個月,213戶兜底貧困戶入住新居;震後一年,13171戶農房重建戶全面完工入住;震後20個月,5678戶城房重建戶全部分房到戶。
第2站
隆興中心校
有夢想就會有創造
3月7日,蘆山縣龍門鄉隆興中心校書聲琅琅。隆興中心校是一所村小,在“4·20”蘆山強烈地震中嚴重受損,震後三天,學校在帳篷裏復課,成為蘆山縣最先復課的學校。校長王智強回憶,2013年5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學校時,5年級2班正舉行“感恩奮進·放飛夢想”主題班會。總書記聽了孩子們的夢想後,稱讚他們很有想像力。
地震後,隆興中心校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幫助。學校新增了科技館、食堂等。“2014年,我們把嶄新的校園生活寫進信裏,寄給了習爺爺。”6年級1班學生高飛楊説。
為了讓更多孩子敢於創造夢想,隆興中心校還確定了創建“農村科技創新教育特色學校”的思路。為此,學校修建了近百米的壁挂式科普長廊,還定期開展科普知識講座等活動。震後三年多來,隆興中心校多次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去年,隆興中心校還被授予“四川省科幻特色學校”的稱號。
第3站
龍門古鎮
如今龍門鄉 處處是風光
3月8日,雅安市蘆山縣龍門鄉,50輛載滿旅客的大巴車正緩緩向龍門古鎮駛去。
處於蘆山“4·20”強烈地震核心區的龍門鄉,經過幾年的災後重建,風貌煥然一新。2016年,轄區內的龍門古鎮掛牌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紅色的屋頂、黃色的外墻……走進龍門古鎮,15分鐘有休息點,半個小時有參觀點。“現在龍門處處是風光。”村民牟成秀感慨。村民也吃上了“旅遊飯”。曾經守著一畝三分地的村民王明青,不僅將災後重建的安置房改造成客棧,還流轉土地辦起了茶葉基地。
生活好了,但當地村民依舊忘不了2013年5月21日那一天。震後一個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龍門鄉青龍場村看望他們。王明青回憶,“總書記細緻了解受災群眾生産生活情況,並勉勵我們要恢復生産,彌補災害造成的損失。”
如今,龍門鄉已引入了近40家專業合作社,發展生態農業産業,預計今年全鄉人均年收入將突破1萬元。蘆山縣也已崛起白夥新村、龍門古鎮等28個幸福美麗新村,創建了3個4A級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