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新西蘭國家概況

2017-03-17 09:32:50|來源:外交部網站|編輯:徐雅平

  【國名】新西蘭(New Zealand)。

  【面積】約27萬平方公里。

  【人口】464萬(2015年11月)。其中,歐洲移民後裔佔74%,毛利人佔15%,亞裔佔12%,太平洋島國裔佔7%(部分為多元族裔認同)。官方語言為英語、毛利語。48.9%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

  【首都】惠靈頓(Wellington),市區人口20.3萬、大區人口約50萬(2015年11月)。平均氣溫夏季16℃左右,冬季8℃左右。

  【國家元首】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總督為女王代表,由總理提名,女王任命,任期5年。現任總督帕齊·雷迪2016年9月宣誓就任第21任新西蘭總督,接替已經屆滿離任的傑裏·邁特帕裏,成為第三位出任新西蘭總督的女性。

  【重要節日】國慶日:2月6日,稱“威坦哲日”(Waitangi Day)。

  【簡況】位於太平洋西南部,西隔塔斯曼海與澳大利亞相望,相距1600公里。由南島、北島及一些小島組成,南、北兩島被庫克海峽相隔。全境多山,山地和丘陵佔全國面積的75%以上,平原狹小。河流短而湍急,航運不便,但水利資源豐富。北島多火山和溫泉,南島多冰河與湖泊。南島的庫克峰海拔3754米,為全國最高峰。海岸線長約1.5萬公里。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平均氣溫夏季20℃左右,冬季10℃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00-1500毫米。

  1350年起,毛利人在新西蘭定居。1642年荷蘭航海者在新西蘭登陸。1769年至1777年,英國庫克船長先後5次到新西蘭。此後英國向新西蘭大批移民並宣佈佔領。1840年2月6日,英國迫使毛利人族長簽訂《威坦哲條約》,新西蘭成為英國殖民地。1907年獨立,成為英國自治領,政治、經濟、外交受英國控制。1947年成為主權國家,同時為英聯邦成員。

  【政治】自1935年起,工黨和國家黨輪流執政。1993年11月,全民投票決定將議會選舉制度由簡單多數制改為混合比例代表制。1996年10月舉行首次混合比例代表制大選,國家黨與新西蘭第一黨組成聯合政府。1998年8月,聯合政府解體,總理希普利組成以國家黨為主的少數政府。1999年11月大選後,工黨與聯盟黨組成少數聯合政府。2002年7月大選後,工黨與進步黨組成少數聯合政府。2005年9月大選後,工黨和進步黨再度組成聯合政府,並獲得新西蘭第一黨和聯合未來黨的財政和信任支持。2008年11月,國家黨在大選中獲勝,並獲得行動黨、毛利黨和聯合未來黨的財政與信任支持,組成少數政府。2011年12月、2014年9月,國家黨領袖約翰·基領導該黨連續兩次贏得議會選舉,約翰·基蟬聯總理。

  【憲法】無成文憲法。其憲法是由英國議會和新西蘭議會先後通過的一系列法律和修正案以及英國樞密院的某些決定所構成。

  【議會】一院制,僅設眾議院,成立於1854年。議員由普選産生,任期3年。本屆議會為第51屆,于2014年12月組成。共有議席121個,其中國家黨60席,工黨32席,綠黨14席,新西蘭第一黨11席,毛利黨2席,聯合未來黨1席,行動黨1席。現任議長卡特(David Carter),2014年10月就任。

  【政府】總督和部長組成的行政會議是法定最高行政機構。行政會議由總督主持,總督缺席時由總理或高級部長主持。總督行使權力必須以行政會議的建議為指導。內閣掌握實權。本屆政府由國家黨于2014年10月組成,現有成員27人,其中內閣部長20人,非內閣部長7人。主要成員包括:總理兼旅遊部長約翰·基(John Key)、副總理兼財長英格利希(Bill English)、坎特伯雷震後重建兼國防部長布朗利(Gerry Brownlee)、外長麥卡利(Murray McCully)、衛生部長科爾曼(Jonathan Coleman)、貿易部長格羅澤(Tim Groser)等。

  【行政區劃】全國設有11個大區,5個單一轄區,67個地區行政機構(其中包括13個市政廳、53個區議會和查塔姆群島議會)。主要城市有:惠靈頓、奧克蘭、克賴斯特徹奇(基督城)、哈密爾頓、達尼丁等。

  【司法機構】設有最高法院、上訴法院、高等法院、若干地方法院和受理就業、家庭、青年事務、毛利人事務、環境等相關法律問題的專門法院。最高法院2004年1月1日成立,取代英國樞密院成為終審法院,由首席大法官和4名法官組成。現任首席大法官為沙恩·伊萊亞斯(Dame Sian Elias)。上訴法院由院長和9名法官組成,現任院長為馬克·奧裏甘(Mark O'Regan)。高等法院由35名法官和9名協理法官組成,現任首席法官為海倫·溫克爾曼(Helen Winkelmann)。

  【政黨】註冊政黨18個。主要有:

  (1)國家黨(National Party):執政黨。1936年由自由黨和改良黨合併而成。曾多次執政。2014年再次贏得大選蟬聯執政。領袖為現任總理約翰·基。主張實行自由市場經濟和私有化,反對政府過多干預經濟;嚴格規範福利政策,削減政府開支。

  (2)工黨(Labour Party):最大反對黨。1916年成立。曾多次執政,2008年大選失利後下野。現任領袖安德魯·利特爾(Andrew Little)。主張實行民主社會主義,重視社會福利制度,社會政策上加大政府干預。

  (3)毛利黨(Maori Party):2004年4月,因在毛利人問題上與工黨政府意見相左,協理毛利事務部長塔裏安娜·圖裏婭(Tariana Turia)辭職並組建毛利黨。聯合領袖原為塔裏安娜·圖裏婭和著名毛利學者皮塔·沙普爾斯(Pita Sharples),二人分別擔任國家黨政府毛利發展事務、殘疾人事務部長、協理衛生、住房、社會發展、高等教育、培訓就業部長和毛利事務部長、協理教養、教育部長(均為非內閣部長)。2013年7月初,沙普爾斯宣佈辭去聯合領袖職務,但保留政府部長職務。該黨新任聯合領袖弗拉維爾(Te Urutoa Flavell)2013年7月中旬就任,現任新西蘭政府毛利發展部長。

  (4)行動黨(ACT Party):前身是工黨政府部長羅傑·道格拉斯(Roger Douglas)創立的消費者及納稅人協會,1994年11月改為現名。現任領袖大衛·西摩(David Seymour)。該黨原領袖、議員約翰·班克斯(John Banks)曾任國家黨政府規章改革、小企業部長、協理商業和教育部長(非內閣部長),2014年6月因政治獻金案辭職。

  (5)聯合未來黨(United Future Party):前身為團結黨,1995年6月成立。2000年11月與未來黨合併,改為現名。領袖彼得·鄧恩(Peter Dunne),現擔任國家黨政府內政部長(非內閣部長)。

  (6)綠黨(Green Party):前身為價值黨,1972年成立,1990年與綠色和平組織合併,改為現名。1991年加入聯盟黨。1999年脫離聯盟黨。聯合領袖為默蒂裏婭·圖雷(Metiria Turei)和拉塞爾·諾曼(Russel Norman)。

  (7)新西蘭第一黨(NZ First Party):1993年成立,曾于1996年至1998年與國家黨聯合組閣,2005年至2008年與工黨聯合組閣。領袖為溫斯頓·彼得斯(Winston Peters)。

  (8)馬納黨(Mana Party):2011年4月,毛利黨議員霍恩·哈拉維拉(Hone Harawira)率支持者脫離毛利黨組建。

  其他政黨有: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互聯網黨(Internet Party)等。

  【重要人物】傑裏·邁特帕裏:總督。毛利族人,1954年生於新西蘭旺加努伊市。畢業于英國參謀學院、澳大利亞聯合軍種參謀學院和英國皇家國防研究學院,獲新西蘭懷卡託大學文學碩士學位。1972年入伍。1994年起,歷任聯合國駐南黎巴嫩停火監督團首席觀察員、駐布幹維爾停火監督團聯合部隊司令、新西蘭駐東帝汶維和部隊司令、聯合部隊司令部陸軍局局長。2002年2月,任新西蘭陸軍司令,晉陞少將。2006年5月,任新西蘭國防軍司令,晉陞中將。邁係新西蘭歷史上首位擔任國防軍司令的毛利人。2011年2月退役,任新西蘭政府情報機構通信安全局局長。2011年8月就任新西蘭第20任總督。

  約翰·基:總理。1961年8月生於新西蘭奧克蘭。畢業于坎特伯雷大學會計專業並獲商業學士學位。1985年起從事投資銀行工作。1995年受聘于美林銀行,先後在該行倫敦、新加坡、悉尼分行擔任外匯投資部經理。1999年任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外匯委員會成員。1990年加入國家黨。2002年當選議員,曾任國家黨交通、商業、統計、財政等事務發言人。2006年11月當選國家黨領袖。2008年11月率國家黨贏得大選,並出任總理。2014年9月再次連任。

  【經濟】 以農牧業為主,農牧産品出口約佔出口總量的50%。羊肉和奶製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三位。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産總值(2014年度):2400億新元

  人均國內生産總值(2014年度):約5.25萬新元

  經濟增長率(2014年度):3.3%

  通貨膨脹率(2015年第二季度):0.3%

  失業率(2015年第二季度):5.8%

  貨幣:新西蘭元

  匯率(2015年11月):1新元約合0.66美元(數據來源:新西蘭統計局、新西蘭財政部、新西蘭銀行)

  【工業】以農林牧産品加工為主,主要有奶製品、毛毯、食品、皮革、煙草、造紙和木材加工等輕工業,産品主要供出口。近年來,陸續建立了一些重工業,如煉鋼、煉油、煉鋁和製造農用飛機等。

  【農業】農業高度機械化。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水果等。糧食不能自給,需從澳大利亞進口。2014年,乳製品出口額為145億新元,肉産品出口額為59.3億新元。(資料來源:新西蘭統計局)

  【林業】森林面積810萬公頃,其中自然林630萬公頃,人造林180萬公頃。主要出口産品有原木、木槳、紙及木板等,主要出口市場為澳大利亞、日本、中國、韓國、美國、印尼、中國台灣等。2014年,林業出口總額為36.72億新元。(資料來源:新西蘭統計局)

  【畜牧業】畜牧業發達,畜牧業生産佔地1352萬公頃,為國土面積的一半。乳製品與肉類是最重要的出口産品。粗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佔世界總産量的25%。

  【漁業】漁産豐富,擁有世界第四大專屬經濟區。200海裏專屬經濟區內捕魚潛力每年約50萬噸,每年商業性捕撈和養殖魚、貝類約60至65萬噸,其中超過半數供出口。2014年,漁業産品出口總額為12.75億新元。(資料來源:新西蘭統計局)

  【旅遊業】2014年全年,入境遊客總人數為286萬人次。

  【交通運輸】交通運輸發達,通訊聯絡暢通。進出口貨物主要靠海運,但空運在對外貿易中的重要性日增。

  【財政金融】2014/2015財年,新西蘭財政赤字為6.84億新元,2015/2016財年有望實現1.76億新元財政盈餘。(資料來源:新西蘭財政部)

  截至2015年6月,新西蘭外匯儲備約為250億新元。(資料來源:新西蘭儲備銀行)

  主要銀行有:(1)新西蘭儲備銀行(Reserve Bank of New Zealand):中央銀行。1934年成立時為私人銀行,1936年起成為國家銀行。主要職能是:制訂和執行貨幣政策;管理貨幣發行;維持合理有效的財經體制;向國庫部長提供政策諮詢並執行外匯政策;每半年發佈一次《新西蘭經濟展望》和《新西蘭金融政策聲明》。現任行長艾倫·博拉德(Allan Bollard)。

  (2)澳新銀行財團(新西蘭)有限公司[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Banking Group(NZ)LTD]:成立於1840年,是新西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私營商業銀行,母公司澳新銀行財團位列世界最大的100家銀行。2003年10月以54億新元從英國勞埃德銀行收購新西蘭國民銀行,成為新第一大銀行。

  (3)新西蘭銀行(Bank of New Zealand):成立於1861年。1989年7月以前為國營,此後政府出售37.5%股份。1992年成為澳大利亞國家銀行集團的子銀行。有80萬客戶,400個國內分支機構。

  【對外貿易】嚴重依賴外貿。2014年外貿總額為1310億新元,其中出口額680億新元,進口額630億新元。(資料來源:新西蘭統計局)主要進口石油、機電産品、汽車、電子設備、紡織品等,出口乳製品、肉類、林産品、原油、水果和魚類等。主要貿易夥伴為中國、澳大利亞、美國、日本、新加坡、韓國。

  2014年,主要貿易夥伴從新進口額為(億新元,下同):中國132、澳大利亞131、歐盟75、美國67、日本36;對新出口額為:歐盟110、澳大利亞109、中國85、美國66、新加坡33。(資料來源:新西蘭統計局)

  【對外投資】截至2014年6月,新西蘭在海外直接投資總額為230.93億新元。(資料來源:新西蘭統計局)

  【對外援助】對外援助以雙邊援助為主,乙太平洋島國為援助重點,主要援助方向為財政補貼、農牧林業、衛生保健、資源環境保護、文化遺産及人員培訓等。2014/2015財年,對外援助預算為4.96億新元,其中對太平洋島國地區援助情況(單位:萬新元):所羅門群島2000,巴布亞新幾內亞1800,庫克群島1400,紐埃1300,瓦努阿圖1200,托克勞1400,薩摩亞1200,基里巴斯1000,斐濟400,圖瓦盧350。(資料來源:新西蘭國際發展項目)

  【外國資本】新西蘭是傳統資金輸入國,對外國投資實行國民待遇。外資主要分佈在銀行、電訊、交通、房地産、林業、畜牧業和旅遊業等部門。截至2014,外國對新直接投資額為973.19億新元。主要投資來源國包括澳大利亞、美國、荷蘭、英國、新加坡、日本。(資料來源:新西蘭統計局)

  軍 事

  總督為武裝部隊總司令,名義上的最高統帥。國防部長在國防軍司令協助下行使對軍隊的實際控制權。國防軍司令是國防部長的首席軍事顧問,也是三軍參謀長委員會主席。國防部秘書長是國防部首席文職顧問,負責研提防務政策建議、裝備採購和維修更新等。1951年同澳大利亞和美國簽訂《澳新美安全條約》。1984年,工黨執政後採取反核立場,新西蘭議會于1987年通過《新西蘭無核區、裁軍和軍備控制法案》,禁止美國核艦艇訪新,美國因而中止雙邊防務合作。與澳大利亞簽有防務合作協定和《進一步密切防務關係協定》,同東盟和南太島國簽有軍隊互助計劃。與英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于1971年簽署《五國聯防安排》,五國于1997年在南海進行簽約後最大規模的軍事演習。

  2008年國家黨執政後,著手調整國防政策。2010年11月,新西蘭政府發佈13年來首份《國防白皮書》。該白皮書規劃了未來25年國防戰略藍圖,明確新西蘭國防軍主要任務是:保護新西蘭領土及太平洋島國地區安全,與澳大利亞共同應對本地區突發事件;保持並增強在臨近地區的作戰能力,為維護亞洲和更大範圍的穩定作貢獻;保持與主要夥伴協同行動的能力;在維持貿易通道開放、保護海洋資源、實施人道主義救助及減災等方面發揮作用。

  1972年底取消徵兵制,實行志願兵役制。截至2015年3月,新國防軍共有約14135人,其中常規部隊9086人(陸軍、海軍、空軍),預備役約2264人,文職人員約2785人。2014/2015財年軍費預算為32.33億新元。新西蘭國防軍司令蒂姆·基廷(Tim Keating)中將。(資料來源:新西蘭國防軍網站)

  文化教育

  【教育】 國立中小學實行免費教育,入學年齡為5歲;對6~15歲青少年進行義務教育。2002年政府發佈《兒童早期教育戰略》,加強兒童早期教育,提高教育品質。主要大學包括:奧克蘭大學、奧克蘭理工大學、懷卡託大學、維多利亞大學、坎特伯雷大學、梅西大學、奧塔哥大學、林肯大學。主要赴新西蘭留學生來源國有中國(包括香港)、韓國、日本、印度等。

  【新聞出版】全國共有報紙100多種,其中日報23種,雜誌300多種。主要報刊有:《新西蘭先驅報》,最大日報,日發行量逾16.2萬份,總編輯蒂姆·墨菲(Tim Murphy)。《自治領郵報》,第二大日報,由《晚郵報》和《自治領報》合併而成,日發行量9.8萬份,總編輯伯納德特·考特尼(Bernadette Courtney)。《星期日明星時報》,唯一一份全國發行的大版面報紙,年發行量40萬份,總編輯戴維·凱梅斯(David Kemeys)。2003年,費爾法克斯(Fairfax)新西蘭公司以12億新元收購獨立報業集團,成為新西蘭最大的傳媒集團,擁有9份日報,2份週報和23份雜誌出版權等。

  廣播電臺遍及全國,共190多家,多數為商業電臺。除新西蘭廣播公司為國有外,其餘電臺分屬廣播網(The Radio Network)和媒體工廠(MediaWorks)兩大廣播網絡。前者主要股東為澳大利亞地方報業集團(APN)公司,後者原為澳大利亞鐵橋資本公司(Ironbridge Capital)控股,2013年6月因負債嚴重進入破産接管程式,由澳大利亞柯達曼薩(KordaMentha)公司接管,公司業務目前保持正常。近年來,政府資助成立了一些反映多元文化的公益性電臺。

  新西蘭電臺:前身為1925年成立的公共廣播電臺,1955年改建為國有公司。下轄國家廣播電臺調頻電臺以及中波、短波電臺。國家臺24小時播音,重點播發時事和國內政治新聞,覆蓋96%國土。國際短波電臺對太平洋島國播出。首席執行官彼得·卡瓦納(Peter Cavanagh )。

  新西蘭電視臺:1962年正式開播,原由新西蘭廣播公司統管,1988年8月成為獨立的國營企業。下設電視一台、電視二台等6個頻道。主要播放新聞、體育、科教、影視等節目。用戶約有112.6萬,覆蓋全國,收視率達70%。董事局主席約翰·安德森(John Anderson)。

  電視三台:唯一一傢俬人電視臺,由媒體工廠公司控股。1989年11月開播,以新聞、電視劇為主,覆蓋面為全國人口的98%。首席執行官保羅·馬厄(Paul Maher)。

  新西蘭毛利電視臺:2004年3月28日正式開播。首席執行官吉姆·馬瑟(Jim Mather)。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