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浙江一電解廠數百噸危廢污泥被運至安徽制磚

2017-03-20 14:14:14|來源:澎湃新聞網|編輯:李邵鵬

  近日,有舉報人向澎湃新聞反映,浙江麗水縉雲縣一家公司的上百噸危險廢物,被轉移到安徽五河縣的一家窯廠制磚,此事在今年年初被查獲。

  3月17日,澎湃新聞從浙江省環保廳獲得的一份通報材料顯示,今年2月14日,安徽省五河縣環保局、公安局到縉雲縣進行“危廢作為制磚原料事件”的調查,據五河縣環保局通報,該危廢為縉雲縣吳桐樹五金製品有限公司的電解廢水處理污泥。另經浙江縉雲縣環保局調查,吳桐樹五金製品有限公司租用了濤濤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濤濤集團)下轄電解車間進行保溫杯電解加工。

  但究竟是哪家公司非法轉移了這批危廢,目前官方尚未有調查結論。

  

用普通噸袋盛放的還未傾倒的電鍍污泥。 本文圖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圖

  目前環保、公安掌握的證據表明,危廢是從浙江麗水縉雲縣轉出,但對舉報人指出的“危廢由縉雲縣濤濤集團轉出”,五河縣公安局辦案人員稱,“這些危廢運出來就沒有轉運聯單,所以到底是從哪家公司出來的,我們還沒有充足的證據,目前上線涉案人員仍在偵查中。”

  “窯廠去年就停産了,不停産這些污泥全部摻進土裏燒成磚了。”在危廢堆放現場,五河縣環保局監察大隊張姓隊長告訴澎湃新聞。

  據了解,五河縣公安局已對3人採取強制措施。

  窯廠接受危廢後摻土準備燒磚

  3月1日,澎湃新聞在五河縣環保局採訪獲悉,2017年1月13日,該局接到市民舉報,反映五河縣“小圩鎮芝元建材廠”傾倒有大量的不明固廢。經查,芝元建材廠負責人鐘芝元從2016年9月起,通過聞某等人陸續從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運來大量成份不同的固廢和油漆、油漆桶、油漆渣摻入土中準備燒磚。

  “窯廠去年就停産了,不停産這些污泥全部摻進土裏燒成磚了。”在危廢堆放現場,五河縣環保局監察大隊張姓隊長告訴澎湃新聞,經他們查證,污泥拉到現場時用普通的1.1噸物料袋盛放,污泥成塊狀,含水量在60%-65%之間,“用刀在袋底劃破後直接傾倒,然後被摻上了土。”

  

這些電鍍污泥中鎘、鎳、總鉻超標,屬危險廢物HW17類。

  這家接收危廢的窯廠名為芝元建材廠,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建設投産至今,經查,其實坐落于五河縣申集鎮甄集村。

  澎湃新聞記者在現場發現,窯廠位置較為偏僻,不遠處有大片農田,有村民正在春耕。廠區前方有水塘,為窯廠早年取土所挖。水塘下游不遠處,為沱湖自然保護區。

  案發後,五河縣環保局立即採取了應急處置措施,危廢已被集中堆放並加蓋塑膠隔水層,有專門人員看守,周邊已建壩阻隔,防止雨季來臨後影響周邊水質。

  “(如果)量小我們早就轉移了,考慮到量太大了不能立即轉運,並且雨季就要來臨,所以採取了在當地臨時應急處置的辦法。”五河縣環保局副局長張綿超説。

  截至發稿,這批危廢還未轉運移走,兩地環保部門正對危廢的後續處置問題進行協商。

  張綿超向澎湃新聞表示:“希望涉事企業趕緊將危廢拉走,找具有資質的企業進行處置,消除當地影響。並且廢物運走後,我們還需要對當地水質、土壤進行檢測,看是否需要修復。”

  涉事人員稱陸續傾倒了200噸

  經具備第三方檢測資質的安徽合大環境檢測有限公司的檢測結果顯示,這批固體廢物中,鎘、鎳、總鉻超標,屬危險廢物HW17類。根據2016年8月1日起施行的《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此危廢來源於表面處理及熱處理加工行業,具有毒性。據環保部門調查獲悉,危廢主要為電鍍污泥。

  據張綿超介紹:“鐘芝元在未取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將危險廢物摻入土中準備燒製成磚,屬於非法傾倒處置危險廢物,因涉案危險廢物數量較大,涉嫌構成環境污染犯罪。1月25日,我們已將此案轉移到五河縣公安局,進一步偵查。”

  目前,環保、公安皆未對危廢的具體數量進行認定。

  張綿超表示,在環保局的了解過程中,涉事人員稱,陸續向當地傾倒了200噸,“因為窯廠本身有土,都摻進泥土了無法稱重,不過據公安調查估計在幾百噸左右,目前還未認定。”

傾倒危廢的地點較為偏僻,遠處有大片農田。

  五河縣公安局辦案人員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由於窯廠經營不好,取土困難,去年窯廠已經停工,危廢轉運到五河縣後,窯廠負責人“打算今年春天再燒磚”。

  但辦案人員表示,目前也未對危廢具體數量進行認定。

  辦案人員還表示,五河縣公安局前期已對3人採取強制措施,涉及一名運輸環節的人員及窯廠負責人,“第三個人的背景還在了解中。”

  危廢來源公司尚未有結論

  目前環保、公安掌握的證據表明,危廢是從浙江麗水縉雲縣轉出。但對舉報人指稱的“危廢由縉雲縣濤濤集團轉出”,五河縣公安局辦案人員稱,“這些危廢運出來就沒有轉運聯單,所以到底是從哪家公司出來的,我們還沒有充足的證據,目前上線涉案人員仍在偵查中。”

  澎湃新聞從浙江省環保廳獲得的一份通報材料顯示,據安徽五河縣環保局調查,該危廢為縉雲縣吳桐樹五金製品有限公司的電解廢水處理污泥。浙江縉雲縣環保局經調查了解到,涉事的吳桐樹五金製品有限公司租用了濤濤集團下轄電解車間進行保溫杯電解加工。

  但究竟是哪家公司非法轉移了這批危廢,目前官方尚未有調查結論。

停産狀態下的窯廠。

  濤濤集團官網顯示,該集團是一家跨行業大型集團企業,下屬5家子公司,集團實業部分涉及防盜門、防火門及房産配套建材産業等。

  3月17日,浙江省環保廳固廢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2015年濤濤集團向浙江省環保廳申請跨省轉移到湖南的一傢具有資質的處置單位進行危廢處置,當時申請處置的危廢是電鍍污泥,但2016年至今都沒有向省廳再提出申請過。”

  該負責人表示,獲批的跨省危廢的處置期限不會“跨年”,即有效期不會超過2015年12月31日。

  不過,該負責人表示,不能據此推斷2016年至今濤濤集團一直存在非法處置危廢的情形。

  “還要查看企業是否在省內進行過危廢處置,省內轉移危廢只需向市級環保部門申請,另外,還要查看企業暫存庫裏堆放的危廢數量,再對比企業2016年至今的産能,以此倒推企業産生的危廢都去了哪。”該負責人表示,目前麗水、縉雲環保部門已立案,正在對濤濤集團的危廢處置情況進行調查。

  澎湃新聞注意到,2016年2月15日,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危險廢物處置監管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

  《計劃》對危險廢物生産企業、運輸企業、處置企業都提出了詳細的主體責任要求。

  《計劃》提出,到2018年底,浙江全省11個設區市,要全部形成滿足實際需要的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全部建成危險廢物信息化監控平臺,實現省控以上危險廢物重點單位聯網監控率100%、持證經營單位聯網監控率100%;危險廢物環境監管執法能力明顯提升,持續推進危險廢物的源頭管理精細化、貯存轉運規範化、過程監控信息化、設施佈局科學化、利用處置無害化,“把我省打造成危險廢物處置監管最嚴格的省份之一。”

  (原標題:浙江一電解廠數百噸危廢污泥被運至安徽制磚,警方已控制3人)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