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治國理政新實踐·北京篇】北京市將制定區域生活垃圾限額排放政策

2017-03-22 19:49:40|來源:北京日報|編輯:靳松

  21日上午,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召開《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執法檢查啟動大會。2017年,北京將制定區域生活垃圾排放核定和限額管理制度。各區生活垃圾將限額排放,超量排放的將限制其向北京市屬的垃圾回收設施運送,超額部分將實行加價收費。此外,快遞包裝未來有可能會由快遞公司強制回收。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是我國首部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的地方性專項法規,于2012年開始施行。從三月下旬開始,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將就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減量和資源化利用、分類收集和運輸、分類處理等情況進行為期兩個月左右的執法檢查。

  生活垃圾超排將加價回收

  在彙報關於貫徹實施《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報告時,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主任孫新軍介紹,下一步,北京將完善生活垃圾管理配套制度建設。制定區域生活垃圾排放核定和限額管理制度,超過核定清運量的部分將執行限排和加價等措施,增強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的緊迫性。

  如何對生活垃圾進行限排和加價?北京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進一步解釋説,各區將根據上一年生活垃圾的産生量和人口數量,為其制定本區今年的生活垃圾核定標準,超過核定標準的生活垃圾,將被市屬垃圾回收設施拒收,只能在區屬垃圾回收設施處自行消納,以此刺激各區對垃圾進行分類和減量。而對於超出限額的生活垃圾,在後期回收時將實施加價翻倍收費。該負責人表示:“這一限排和加價的新措施將從今年開始在全市正式實施。”

  與此同時,北京市還將修訂完善生活垃圾跨區域處理環境補償制度,降低“鄰避效應”和社會穩定風險。研究出臺與垃圾分類密切相關的減量化、資源化政策,引導開展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回收。加大市、區兩級財政對垃圾分類的資金支持力度,通過PPP和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撬動社會資金投入,引導社會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垃圾分類。

  超七成生活垃圾明年資源化處理

  孫新軍介紹,到2018年,《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三年實施方案》中的焚燒、生化項目全部建設完成後,焚燒、生化總處理能力達到2.44萬噸/日,資源化處理比例達到70%以上。

  同時,北京市還將研究啟動魯家山(二期)、朝陽(三期)、通州(二期)等焚燒設施建設。打造東部朝陽高安屯、西部首鋼魯家山、南部大興南宮以及北部昌平阿蘇衛等循環經濟産業園,確保生活垃圾實現資源化、無害化處置。

  孫新軍坦言,由於處理設施選址難、建設週期長等問題,目前本市的生活垃圾處理能力與垃圾産生量的快速增長相比仍存在差距。現在投運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大都處於超負荷運行狀態,尤其是阿蘇衛、安定等填埋場,處理能力比設計能力翻了一番多,處理能力與産生量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維持“緊平衡”狀態。

  建議“快遞包裝強制回收”入法

  近年來,快遞包裝物垃圾産生量不斷增加,大部分快遞都是由快遞員送至居民家中,由居民拆箱、拆包並丟棄外包裝。針對這一問題,孫新軍表示,垃圾源頭減量是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的起始環節,直接關係到後續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理的效果。建議在《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修訂過程中,增加對快遞包裝物的強制回收制度,明確包裝物生産廠家和電商的包裝物回收責任,細化凈菜進城和用餐減量化等源頭減量的管理內容。同時,他還建議在《條例》中增加對非居民垃圾開展強制分類的制度規定,明確違法責任等內容。

  北京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解釋説,在居民拆箱驗貨後,可由快遞員將快遞箱或外包裝帶回公司進行回收再利用,比較完好的快遞包裝,還可以回收再利用。而已經破損的快遞包裝,則由快遞公司集中進行處理。

  今年推廣生活垃圾“乾濕分離”

  已經在家分類好的垃圾,仍然面臨運輸時“混裝混運”,無法分類回收的情況。針對這一問題,孫新軍表示,今年垃圾分類將再有新變化,生活垃圾將按照再生資源和廚余垃圾兩類進行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回收的時候“乾濕分開”。

  這也就意味著,原本寫有“廚余”、“可回收”、“其他”字樣的三色垃圾桶,將逐漸被一大一小兩個垃圾桶所取代。大桶收幹的“其他垃圾”,小桶收濕的“廚余垃圾”。從今年起,這種一大一小兩個垃圾桶,“乾濕分離”分類投放的方式將率先在全市部分小區推廣。年底前,每區至少將有一個街道實行垃圾分類,每個街道至少要有一個社區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廚余垃圾清運車將錯時進入小區回收垃圾,並全程GPS定位監控。

  (原標題:本市將制定區域生活垃圾限額排放政策)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