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寶山革命公墓推生態葬 墓園每份骨灰將有GPS定位
壁葬
樹木用於骨灰樹葬,草坪用於骨灰草坪葬,一塊塊的立石則可用於景觀石葬,就連廣場兩側的燈座,都可以用於骨灰安放。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走進八寶山革命公墓,這裡推出的7種生態葬格外新穎。據介紹,與傳統墓園相比,生態葬墓穴面積均為0.48平方米,綠化面積在3平方米以內,大大節約了土地資源。此外,今後計劃推出GPS定位功能,方便逝者親屬查找墓地位置。
生態墓園環境堪比園林
昨天下午,北青報記者走進八寶山革命公墓北山的融真園,只見園內遍佈梅蘭竹松等花木,金色的迎春開得正旺,盛開的榆葉梅仿若一團團粉色的雲彩。隨處可見的玉蘭花瓣在微風中浮動,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
西側山坡底部,錯落有致的假山怪石與一汪清澗相映成趣。水面上橫跨著一座漢白玉拱橋。過了石橋往南走,便是一道木質半圓形長廊。
長廊前,是一個大約200平方米的中心廣場。廣場白色的地面上,鑲嵌著一塊巨型泰山石,名叫“龍鳳呈祥”。邊上種有百年的海棠和油松,並配有紅楓、菊花、孔雀草、大麗花。踩著廣場東側的石階小路拾級而上,可見一座古色古香小亭。
若不是坐落在八寶山革命公墓,恐怕人們都會以為這是一處風景別致的園林。但實際上,這裡的每一處花木、石雕、流水,甚至道路兩旁的燈座,都暗藏玄機。據八寶山革命公墓新聞發言人孟憲鎧介紹,這裡的樹木用於骨灰樹葬,草坪用於骨灰草坪葬,一塊塊的立石則可用於景觀石葬,就連廣場兩側的燈座,都可以用於骨灰安放。“如果逝者希望回歸自然,生態墓園還為其提供了骨灰撒散方式。”
生態墓園將使用GPS定位
據八寶山革命公墓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整個生態墓園佔據八寶山革命公墓北山的西側和北側,主要為生態墓園和骨灰廊兩部分。生態墓園名為融真園,佔地16000余平方米,設計安放骨灰2000份。為了讓整個環境看起來更加和諧,公墓特地聘請了專門的園林設計公司進行景觀設計。不同於傳統墓地以排、號的形式進行墓地定位,這裡用非常古典的方式為各個墓區命名,分別是梅、蘭、竹、菊、松、楓、荷七個墓區,不同墓區之間以林間小道作為間隔。
融真園內共有樹葬、花壇葬、草坪葬、自然石葬、水葬、骨灰撒散六種安葬方式,未來還可能將園區內路燈、廣場等多處細節用於安放骨灰。以自然石葬為例,在骨灰安置點處是幾塊錯落的自然泰山石,石頭旁邊的地面上留有一塊大約1張A4紙大小的石牌,上面刻著逝者的名字和生卒年月,以及所屬墓區名。牌子下方安置逝者的骨灰。若不是有石牌標記,很難發現這是一個“墓地”,整個小墓看起來與周邊的環境渾然一體。
孟憲鎧表示,生態墓園內的墓碑沒有號碼,分散在墓園各處。為了方便家屬祭掃,今後還計劃推出GPS定位功能,每個在這裡安葬的骨灰都將獲得一個GPS定位地址。屆時,不清楚定位的親友可以通過GPS定位查找逝者的墓地位置,精確度可以控制在3米左右。
另一部分為骨灰廊—玉岑園,為骨灰立體安葬區,佔地面積9600平方米,共建有10020個格位,以壁葬形式減少佔地面積,節約土地資源。目前,玉岑園內已經安放了4000余份骨灰。
據了解,八寶山革命公墓生態墓園于2014年1月啟動建設,2015年8月建成。整個園區保留了原有的大量樹種,種植了大規格喬灌木30余種600余株,小規格花灌木近萬株,有迎春、鳶尾、紫藤、月季、荷花等,營造出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四季不謝、獨具魅力的特色墓園。其“先建公園後建墓園,生態優先、環境優先”的理念,將作為北京市生態墓園的範本,供全市各個墓園學習仿傚。
生態葬墓穴面積均為0.48平方米
北青報記者行走在墓園裏,完全沒有傳統墓園那種陰森恐怖的感覺,反而是明亮、自然,充斥著鳥語花香。孟憲鎧告訴北青報記者,近年來,北京大力推廣節地生態葬,這种先建公園、後建墓園的理念,也在逐漸轉變人們傳統的喪葬理念。
孟憲鎧為記者總結了這種生態墓園的好處,例如,可供選擇的安葬方式更多。其次,也能使墓園看起來更加美觀,一改傳統墓園陰森恐怖的氛圍。對於掃墓的家屬來説,“在這裡,不僅僅可以掃墓,懷念先人,舒適的環境還能用來當做一個踏青、休閒、放鬆之所。”在北山的生態墓園內,不僅有亭子、長廊,還有4輛擺渡車免費接送掃墓家屬。
2015年,市民政局出臺《關於全面推進綠色生態殯葬建設的意見》,提出在生態葬方面,各公墓經營單位要大力推廣樹葬、花葬、草坪葬和立體安葬等多種節地生態葬法,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殯葬需求。到2020年,基本實現遺體處理無害化、服務環境園林化,祭祀文明程度大幅提高,環保型殯葬用品廣泛應用;完善生態安葬獎補制度,基本形成惠民殯葬政策體系。力爭骨灰安葬生態化比例達到年安葬量的50%,骨灰撒海數量達到年火化量的4%以上,骨灰景觀撒散數量達到年火化量的2%以上,有墓地的區縣都要建設一處綠色生態墓地示範園。
八寶山革命公墓的生態墓園就是節地生態葬的試點工程。“生態墓園最重要的意義就在於其節地生態,綠色環保。”孟憲鎧表示,由於墓園內草木眾多,景觀多樣,整個園區的綠化率達到了95%,這也是傳統墓地無法比擬的。此外,除了骨灰撒散外,其餘6種葬式墓穴面積均為0.48平方米,綠化面積在3平方米以內,大大節約了土地資源,預計這些格位、生態安葬地等可以持續使用20年左右。
“整個生態墓園的自由發揮餘地也很大,不同的區域可以交錯佈置各類安葬方式。”孟憲鎧告訴北青報記者,融真園內預計可安放骨灰2000余份,未來隨著節地生態葬的推廣,安放骨灰數量可能會有所增加。
7種生態葬方式
壁葬
從八寶山革命公墓主幹道一直往北山走,第一站便是玉岑園,這裡便是生態墓園的骨灰廊,是立體安葬的集中區域。在玉岑園正門,是一座全木質結構的牌樓,是該園的標誌性建築,也是該園的入口。進入玉岑園正門,正門兩側有一副對聯:“玉岑回廊長留浩氣,靈安仙山永慰英魂”。進入園中,只見園內亭臺樓榭、雕梁畫棟,設有山石流水,種滿花草,是一座典型的明清建築風格的倣古院落。
北青報記者走了一圈之後發現,這是一個全封閉式的骨灰廊,依山勢而建,道路蜿蜒曲折。孟憲鎧表示,玉岑園的立體安葬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有骨灰亭、骨灰墻、骨灰廊並搭配角亭。園中種植了松柏、玉蘭、海棠、五角楓等10余種花草植物,堆砌景石營造假山,使園中的景色更加生動,富有層次。該園佔地面積9600平方米,設計骨灰格位10020個。據悉,立體安葬是最節約土地的生態安葬方式,該區域自2014年5月開始投入使用,目前已經安放4000多份骨灰,每年可安放司局級骨灰800余份。
自然石葬
在各個墓區內,地上都零星地分佈著一些小塊的白色自然石,部分自然石前側已經安放了逝者的紀念牌,代表已有逝者在此長眠。孟憲鎧表示,自然石葬以錦帶、海棠、松柏等常綠植物為背景,自然石作為地上標識,中間點綴金雞菊等開花植物,形成獨立景觀。正所謂“無石不園”,這也是中國傳統園林藝術中重要的表達形式。
景觀石葬是自然石葬的另一種方式,根據地形、地勢特徵由多個景觀石錯落堆砌而成,再以紫薇、鳶尾、玉蘭、松柏等植物為背景,石間點綴蘭花、大麗花、孔雀草等開花植物,形成一個個獨立的小型景觀區。
骨灰撒散
骨灰撒散
在生態墓園小廣場的西側,立著一塊大約一人高、15米長的弧形壁雕,上面鐫刻著北宋畫家郭熙的著名論著《林泉高致》。圍繞著壁雕周圍,平行搭建著一排弧形的長廊,裏面還設有座椅可供家屬休息。
緊挨著壁雕底部的土地,便是用作骨灰撒散的區域。逝者的骨灰放置在可降解骨灰壇中,深埋土層1米,不保留任何標誌,使之融于自然。整個壁雕骨灰撒散區佔地50平方米。孟憲鎧表示,骨灰撒散可以使土地資源充分循環利用,實現可持續發展。未來,每個墓區都將設置骨灰撒散區。
花壇葬
孟憲鎧告訴北青報記者,在整個生態墓園內,將開闢出多個小型花壇,用於花壇葬。例如在主幹道南側的一個大約30平方米大的空間內,結合墓園局部環境營造出自然花境,通過自然置石圍合出花壇,栽種榆葉梅、紅楓、丁香等10余種花草綠植,置石40余個,每一個自然景石都是一個墓碑。而按照傳統方式修建墓碑為10余個,通過這種節地安葬方式目前可安葬40余個,使墓碑掩映在花境之中。
此外,花壇葬還有另外一種形式。在主幹道兩旁有幾組石燈臺,由於石燈臺上方的空間較大,它們同時也是一個個小型的花壇,上面可種植花朵。孟憲鎧表示,設計花壇的靈感來源於漢代宮廷中的石燈臺,形式簡潔厚重,文化內涵豐富。它既能起到裝飾作用,同時又具有安葬功能,每個石燈臺的花壇內能安葬2份骨灰。
水葬
水葬
在中心廣場北側的荷園就是水葬區。該水面面積95平方米,岸邊安置景石100余塊,可以作為安葬骨灰的標誌物。北青報記者在現場看到,這裡設計了一個可循環的小型瀑布,蜿蜒的水系配以爛漫花卉,湖中種植荷花、蘆花、菖蒲等植物,橫跨水面的是一座大約5米長的漢白玉石橋。水邊置石與瀑布巧妙結合形成了小橋流水的靈動畫面。
樹葬
樹葬則以合歡樹、海棠、玉蘭、松柏等植物為背景,在樹的周圍設置自然形狀的泰山石作為墓碑標誌,泰山石與樹和諧地搭配著,上面刻著逝者的名字和生卒年月。據悉,根據樹形大小,樹的周圍可以安葬3到4份骨灰。北青報記者仔細觀察發現,不少樹木周圍已經安放了骨灰,若不是有家屬在樹旁擺放了鮮花用於祭奠,乍一看還真難以分辨出這樹底下就是一方小小的墓地。
工作人員表示,每一種樹都有一定的寓意,像石榴、海棠寓意多子多福,銀杏、玉蘭寓意品格高潔,松柏寓意萬古長青。家屬可以根據喜好自行選擇樹種。
草坪葬
相較于其他幾種安葬方式,草坪葬則顯得更加簡單而質樸。北青報記者在現場看到,草坪葬直接以大片的草坪作為底色,骨灰安放在地下,再在上面安置一塊0.2平方米的小型臥碑,臥碑掩映在茵茵綠草下,遠遠望去一片濃濃綠意,形成了一片開闊的綠地景觀,與週遭環境十分融洽。
清明祭掃便民措施
上週末是清明節祭掃的第一波小高峰,不少市民或步行或驅車前往墓園祭奠先人,往日寧靜的八寶山革命公墓內人來人往。公墓相關負責人告訴北青報記者,在清明節來臨之際,公墓早就推出了多項舉措,如在骨灰堂、烈士堂、暫存室設立了10個免費鮮花祭臺,在一墓區領導人撒放區免費擺放了高檔鮮花,並提前免費為烈士墓碑描字、粘花瓶。此外,公墓還開展了免費代祭服務和個性化花籃定制服務。
北青報記者在墓園內轉了一圈發現,在骨灰堂南側的小廣場,搭起了多個小棚子,各種便民措施也早早地準備就緒。為了方便祭掃市民,公墓可提前預約24小時祭掃接待服務。在骨灰堂正門東側,有一處便民服務區、休息區,裏面有兩台飲水機免費為群眾提供熱水。在飲水機一旁還放置著幾臺輪椅,腿腳不便的市民可以免費使用。此外,市民每人可免費領取一支鮮花。
在便民服務區東側,有三位志願者在為市民免費發放抹布等祭掃工具。為了應對意外情況,公墓還貼心地在現場擺放了急救藥品、便民工具箱。如果手機沒電了,還可以在電池加油站免費充電。在革命公墓骨灰堂內,也擺放著多把梯子,便於家屬為骨灰墻高處的親人掃墓祭奠。
革命公墓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墓區內四輛擺渡車從早上6點半就開始上崗,免費接送祭掃群眾去往北山掃墓。此外,墓區還增加了幾處臨時休息區和流動衛生間,方便群眾祭掃。若祭掃群眾有任何問題,也可以直接諮詢現場身著藍色背心的志願者。
背景資料
八寶山革命公墓是全國規格最高的園林式公墓。它的前身是明代“褒忠護國祠”。自1950年建成至今已有60餘年的歷史,在革命公墓骨灰堂,長眠著共和國的開國元勳、戰功顯赫的革命將領、成就卓著的科學家、德藝雙馨的藝術家,以及為中國革命和建設做出卓越貢獻的先烈英模、國際友人和仁人志士。目前,革命公墓共安葬、安放骨灰34000余份。近年來,八寶山革命公墓先後被評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綠化模範單位”。
原標題:八寶山革命公墓推生態葬 墓園每份骨灰將有GPS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