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今年將去鋼鐵産能5000萬噸 上半年徹底取締"地條鋼"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肖中仁):近日,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個部門聯合召開鋼鐵去産能工作會議。會議明確,2017年化解鋼鐵過剩産能5000萬噸左右,將以有效處置“僵屍企業”、淘汰落後産能、上半年徹底取締“地條鋼”等作為工作主要抓手。專家表示,去産能今年將進入攻堅階段,而徹底取締“地條鋼”將大大減輕去産能壓力。
日前召開的鋼鐵去産能會議強調,鋼鐵行業産能嚴重過剩的基本面仍然沒有改變,價格恢復性上漲、效益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化解鋼鐵過剩産能的任務依然艱巨。在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就曾指出,去産能工作仍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之首,今年鋼鐵將去産能5000萬噸左右。寧吉喆説:“據國家統計局數字,鋼鐵整個産能也就是11億噸,去年已經去了6500萬噸,(今年)再去5000萬噸,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産能只剩下10億噸,中國鋼鐵消費量前兩年就是8億噸了,鋼鐵的消費還要增長。所以産能利用率算大賬就達到80%了,在市場經濟下也是正常水準。當然絕不能鬆懈,還要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在今年的基礎上明年還要去産能。”
相對於去年鋼鐵實際去産能6500萬噸而言,今年的目標數字有所減少。但業內人士指出,去産能難度正不斷加大。中信集團董事長常振明表示,去産能今年將進入攻堅階段:“2016年,雖然鋼鐵行業和煤炭行業都超額完成了去産能的任務,但是更多的是一些停産、半停産的無效産能,而今後的工作將指向正在生産中的一些企業,難度會加大,這些企業退出産能之後,他們的遺留債務問題、職工安置問題等工作任務十分艱巨。”
由於鋼價回升,還一度出現了部分關停鋼廠“死灰複燃”等現象。對此,會議明確,除了堅定不移清理“僵屍企業”,嚴禁新增鋼鐵産能外,還要把握好“三條線”:第一條線是“底線”,要確保完成5000萬噸左右的去産能任務;第二條線是“紅線”,要徹底取締“地條鋼”;第三條線是“上線”,要密切關注鋼材市場價格,防止市場出現大起大落。
所謂“地條鋼”,指的是所有以廢鋼鐵為原料、經過感應爐熔化、在生産中不能有效地進行成分和品質控制的鋼及以其為原料軋製的鋼材。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告訴記者,徹底取締“地條鋼”將大大減輕去産能壓力:“今年要取締的地條鋼産能據統計超過1億噸,每年産量6000多萬噸,這些‘地條鋼’産品品質得不到任何保證,屬於偽劣産品衝擊正規産品,對市場造成很大危害,在去産能完成5000萬噸的基礎上,重點強調徹底清除中頻爐‘地條鋼’産能,會使得市場産能過剩壓力會大大減輕,對行業恢複合理的利潤水準,對行業下一步進行兼併重組和轉型升級都會創造非常有利的條件。”
數據顯示,受益於鋼鐵去産能,特別是“地條鋼”出清的利好消息,鋼價在今年春節過後迎來上漲。對此,鋼材價格“不具備大幅上漲條件”仍是這次工作會議強調的重點。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王軍認為,鋼材價格回暖是短期的,隨著房地産和基建投資從高位回落,未來半年到一年,鋼材價格不存在大幅上漲的基礎。王軍説:“未來隨著(鋼材)價格上升,企業短期庫存回補接近尾聲,導致後來價格難以為繼,再加上房地産調控的深入,對於房地産銷售和投資都會有明顯影響,對鋼材需求會逐漸萎縮,所以我覺得價格未來持續上漲,企業利潤的改善可能後續都會面臨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