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呈現七大新氣象

2017-04-06 10:13:19|來源:求是|編輯:張柏漪

“一帶一路”呈現七大新氣象

  編者按:“一帶一路”提出3年多來,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其中,中國同近40個沿線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同近30個國家開展國際産能合作,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也態度積極,以亞投行、絲路基金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斷深入,一批有影響力的標誌性項目逐步落地。“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舉辦,“一帶一路”正日益呈現出七大新氣象。

  提升中國軟實力

  “一帶一路”既有中國文化又有中國特色,這個中國特色越來越對別的國家産生吸引力,具有世界意義。近年來,廣大發展中國家對西方模式日益失望,而對中國模式越來越感興趣,讚賞中國脫貧致富、快速發展的奇跡。過去,中國對外援助不附加政治條件,減少了發展中國家對西方的援助依賴;現在,中國投資模式又區別於西方模式,正在補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短板。

  融通中國夢與世界夢

  “一帶一路”依靠中國與沿線國家已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主動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夥伴關係,把中國現在的産能優勢、技術優勢、資金優勢、經驗和模式優勢轉化為市場與合作優勢,將中國機遇變成世界機遇,融通中國夢與世界夢。

  打造包容性全球化

  “一帶一路”打造綠色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智力絲綢之路、和平絲綢之路,讓老百姓在其中有更多的參與感、獲得感和幸福感。“一帶一路”倡議可以説是老百姓版本的全球化,這與跨國公司或少數利益集團把世界變成投資場所的全球化有本質的不同。“一帶一路”給全球化提供更強勁動力,並推動改革傳統全球化,朝向開放、均衡、包容、普惠方向發展。

  全球治理的新抓手

  “一帶一路”體現了中國倡導的全球治理新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中國倡導共商,即在整個“一帶一路”建設當中充分尊重沿線國家對各自參與的合作事項的發言權,妥善處理各國利益關係。中國倡導共建,進一步做好“走出去”的服務工作,同時鼓勵沿線國家在引入資金、技術後培養相關人才,增強自主發展能力。只有做到了前面兩點,才能保證“一帶一路”建設的成果能夠被沿線國家所共享。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繼承和弘揚了《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是全球治理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的核心理念,形成了積極意義上的“命運相連,休戚與共”,就是不僅要在物質層面,還要在制度、精神層面上求同存異、聚同化異,塑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類新身份,開創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人類新文明。

  推動歐亞大陸回歸人類文明中心地帶

  恢復絲綢之路是百年夢想,因為歐亞大陸內陸國家物流成本非常高,根本競爭不過海上,而産業鏈都是沿海佈局,內陸地區就落後了。不打通絲綢之路,內陸與沿海地區的發展差距就難以消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揮了重要作用,先後提出了東西文明對話、歐亞大陸橋的概念。第一個歐亞大陸橋是從海參崴到鹿特丹,第二個是從連雲港到鹿特丹,第三個是從昆明到鹿特丹。這些理想因為“一帶一路”而全部實現。

  打造文明新秩序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實現了國際政治從地緣政治、地緣經濟到地緣文明的跨越。一是超越地緣政治。二是超越地緣經濟。。三是塑造地緣文明。“一帶一路”建設強調市場化運作,但也體現正確的義利觀,強調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的有機統一。

  (以上摘編自2017年3月27日《學習時報》,作者:王義桅)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