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中國經濟一季度開局良好幾成定局
月中,國家統計局將公佈今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數據。從各方面已公佈的數據看,一季度中國經濟企穩回暖、穩中向好的態勢進一步加強,開局良好幾成定局。
作為重要的經濟運行先行指標,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3月為51.8%,高於上月0.2個百分點,是2013年以來同期的新高。從1月的51.3,到2月的51.6%,再到3月的51.8,PMI今年以來的連續上升,顯示製造業連續保持了穩中向好的態勢。從分類指數看,生産指數為54.2%,比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高於臨界點,預示著製造業生産增速繼續加快;新訂單指數為53.3%,高於上月0.3個百分點,位於臨界點之上,表明製造業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8.3%,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繼續低於臨界點,意味著製造業主要原材料庫存量繼續下降;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50.3%,雖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但仍高於臨界點,表明製造業原材料供應商交貨時間略有加快。
這種持續穩中向好的態勢,與今年以來工業企業的良好盈利業績是相符的。據統計,1-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0156.8億元,同比增長31.5%,增速比上年12月加快29.2個百分點,比上年全年加快23個百分點。其中,採礦業實現利潤總額758.1億元,而上年同期虧損97.7億元;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8840.1億元,同比增長26.7%。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6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部分行業利潤甚至出現成倍上漲。
從拉動經濟增長的消費、投資和出口來看,儘管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9.5%,處於2016年以來的較低點,但同期投資與對外貿易的穩定增長,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消費低位增長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在投資方面,全國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8.9%,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0.8個百分點,其中民間投資增長6.7%,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3.5個百分點,説明民間資本對經濟前景的信心在增強。在對外貿易方面,1-2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8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6%;其中,出口2.09萬億元,增長11%;進口1.80萬億元,增長34.2%,進出口的不同幅度增長,表明我國的內需與外需狀況繼續得到改善,有利於發揮外貿對經濟增長的進一步拉動作用。
在宏觀經濟數據大面積趨好的支撐下,一季度GDP可望實現6.8%左右的增長。這種增長,既有供給側的因素,也有需求側的因素。2016年以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有力推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經濟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數據顯示,1-2月,高技術産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2.6%和11.9%,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6.3和5.6個百分點。立足長遠、著重解決中國經濟運行中結構性問題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為中國經濟持續穩中向好的態勢不斷注入新活力。在需求側一面,美國經濟的繼續走強,既帶動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也使我們的需求環境得到相當的改善,煤炭、鋼材和原油等上游行業産品價格的快速上揚,在使PPI持續提高的同時,也有助於抬升CPI,讓價格起到活絡經濟的作用。
2016年四個季度的GDP分別增長6.7%、6.7%、6.7%和6.8%,全年GDP增長6.7%。今年一季度GDP若將實現6.8%左右的增長,不僅實現今年開門紅,為全年國民經濟的良好運行奠定基礎,也將為中國經濟由處於L型中下行的直線向其中的橫線轉變增添積極因素,這會有助於合理引導社會預期、增強市場信心。
當然,世界經濟形勢依然複雜多變,特別是當前逆全球化風潮滋生蔓延,貿易保護主義有增無減,為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的恢復性增長增添了新的不確定性,中國經濟能否走出L型中的橫線軌跡還有待繼續觀察。不過,我們應該看到,推動中國經濟繼續穩中求進的力量也在不斷增強。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度擴大總需求,加大減稅降費政策實施力度,深化創新驅動,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同時並舉,區間調控、定向調控、相機調控有機結合,消費、投資、區域等政策協調配合,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等,都將是確保中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穩定力量。(張德勇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