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正文

中外電影人齊聚一堂 探討加強電影國際合作(組圖)

2017-04-18 10:52:34|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陳凱歌(左二)、Raindog電影公司(英國)CEO蓋德·都赫提(右二)、塞爾維亞導演埃米爾·庫斯圖裏卡(右一)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林維):正在北京舉行的第七屆北京國際電影節,17日舉行中外電影合作論壇。包括英國知名電影公司創辦人蓋德·都赫提和中國導演陳凱歌在內的多位國內外電影人齊聚一堂,討論中外電影合拍政策,研究探討國際間電影合作的有效機制。多位電影人表示,講好故事是拍好電影的核心,好劇本能天然跨越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隔閡。

  近年來中國電影産業保持了快速增長,電影銀幕數量超過43000塊,成為全球電影銀幕最多的國家;2016年全國電影總票房492億元,城市院線觀影人數人次達13.72億。越來越多國際電影人關注到中國蓬勃發展的電影市場,中外合拍片的形式也越來越普遍。2016年中外合拍影片73部,佔到國産影片總數的十分之一。其中,不少合拍影片贏得了市場和觀眾的認可。在2016國産片票房排行榜前10名中,就有4部中外合拍片,分別是《美人魚》、《功夫熊貓3》、《絕地逃亡》和《長城》。

  美國電影協會主席克裏斯托弗·多德在17日舉行的中外電影合作論壇上表示,預計中國的票房今年將達到500億元人民幣,未來兩年甚至有潛力超過北美市場。經驗表明,中美電影人合作能夠讓兩國電影行業雙雙獲益。克裏斯托弗説:“2016年,中美兩國的合拍片《功夫熊貓3》在票房上獲得了十億人民幣的好成績。今年,更多國際電影公司相信還會有大手筆的製作進行呈現。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樂觀地認為,美國的電影和中國的優秀影片一起,必然會推動中國票房的持續增長。這些年復一年的票房傳奇,無論在美國還是在中國都已經充分證明,這種合作是有利於兩國電影行業的發展,讓兩國電影行業雙雙獲益,所以我們也已經意識到了,不管對於中美兩國來説,還是對於其他國家來説,走合拍片的道路才是真正的王道。”

  中外合拍片前景喜人,但合拍過程往往並非一帆風順。合拍電影要跨越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障礙;要服從和尊重不同國家的法律、經濟、社會層面的規則;要協調不同習慣的電影人的工作節奏和方式……針對這些難題,英國Raindog Films公司創始人蓋德·都赫提表示:“第一是要有好故事,這個故事一定要跟參與拍攝的國家有文化的聯繫。第二是找到合適的夥伴來做合拍,建立起互信,大家才能誠懇地進行交流。第三點要選擇好合拍目的地,要言之有物。把劇本轉化成中文或其他語言,並不僅僅意味著語言的轉化,很多時候是需要本土的劇作者和電影人來重新創作,既要還原劇本的精華,還要保證文化的共識可以建立起來。”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