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信事業新發展】互聯網+開闢扶貧先扶智的新航線
未來網(www.k618.com)北京4月18日電(記者 吳意茹)“原來只能靠自己的資源,自己做教育。現在可以利用互聯網+教育這個平臺,借助大城市和周邊縣市的優質教育資源,來提升我們學生和老師的素質。”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小布中小學校校長曾娟感慨道。
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可以發揮互聯網優勢,實施“互聯網+教育”;可以發揮互聯網在助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讓山溝裏的孩子也能接受優質教育。
一年來,全國各地加速推進“互聯網+教育”精準扶貧計劃,用互聯網搭起了一條條暢通無阻的道路,把優質教育資源送到山村,送到渴望知識的孩子們手中。
一根網線 “連接”鄉村學生和城市名師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來講函數……”2016年12月,小布中小學校課堂內,“老師”聲音洪亮向學生們傳遞知識。走進教室,卻發現教室裏只有學生……講臺上只有一台電腦和一部投影儀,透過電子螢幕,來自上海名校的老師給大山裏的學生們遠程授課。
電子教室內,上海的老師正在遠程給學生們上課。未來網記者 吳意茹攝。
這樣“神奇”的教室在小布鎮並不稀奇。作為贛州市精準扶貧的試點之一,小布中小學校一年多來,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前,我們偏遠山區的師資力量比較薄弱,沒有優質師資力量,也缺乏優質教育資源。即使是大學生前來支教,也只能停留短暫的時間,支教期滿還是會離開這裡。”曾娟以前常為留不住好老師發愁,沒有好老師,怎麼能教出好的學生,怎麼能從根本上改變小布——這座背靠大山的小鎮貧困的現狀?
互聯網+教育的出現,讓曾娟看到了希望,小布中小學校開始與先進教育水準接軌,碰撞出新的火花。“孩子們非常喜歡,上課效果比原來好很多,我們升學率也提高很多。
享受到互聯網+教育福利的不只是學生,還有小布中小學校的老師們。
“從教多年,以前從沒想過有一天可以網絡授課。”曾娟笑著告訴未來網記者,老師們對互聯網帶來的變化感觸最深。以前想去大城市參加名師論壇講座,花費太多,出行也不太方便,如今足不出戶,坐在辦公室裏,也可以跟上海、南昌的特級教師交流學習。
在曾娟看來,與學生直接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相比,老師的成長將會在縮小教育水準差距中起到更大作用。“讓我們本校的老師借助外地的資源,成長自己,再因地制宜地教我們的學生,更好地實踐網絡扶智。”
從小布到全國 優質教育資源“秒速”傳遞
在全國各地,曾經像小布中小學校這樣的學校有很多。他們和城市有著遙遠的距離,他們渴求知識,熱愛學習。
從“419講話”起航,2016年7月,中辦、國辦引發的《國家信息化戰略發展綱要》明確“實施網絡扶貧行動計劃”的戰略任務部署。
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對於大山裏的孩子們來説,知識是改變命運的一把鑰匙。
2016年10月,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要求,經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同意,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印發《網絡扶貧行動計劃》,要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要實施網絡扶貧行動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揮互聯網在助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行動計劃》再次強調,要讓山溝裏的孩子也能接受優質教育;切實打開孩子通過網絡學習成長、青壯年通過網絡就業創業改變命運的通道,顯著增強貧困地區的內生動力,為脫貧摘帽和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一年來,全國各地始終牢記“教育公平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會公平”,合理配置資源,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截止2016年,全國已累計採購計算機、教學儀器設備2165萬台件套,價值488億元;購置數字教育資源66萬GB,價值1億元。全國中小學(除教學點外)中,87.6%的學校實現網絡接入,配備多媒體教室280萬間,佔普通教室的79.4%,82%的學校已擁有多媒體教室,其中53%的學校實現多媒體教室全覆蓋,學校統一配備的教師終端、學生終端數量分別為768萬台和1026萬台,學校的信息化應用基礎條件進一步夯實。
從教育部網站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通過互聯網、衛星兩種途徑,共向教學點播發了32期教學資源,總量超過423G。完成第二輪的“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共有503萬名教師參與、曬課432萬堂,評出公佈部級優課2.7萬堂,全部班級使用數字教育資源的城鎮和農村中小學比例分別達到80%和50%。
教育教學品質是學校的生命,是教育的生命。
一年來,“互聯網+”利用其獨特的網絡平臺,為優質教育資源奔向鄉村,為城鄉教育均衡,為大山裏的孩子們更加緊握改變命運的鑰匙,開闢了一條“新航線”,讓教育均衡走得更穩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