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超百萬件 蟬聯世界第一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王洹星):記者20日從2017年中國知識産權保護高層論壇上獲悉,去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100萬件,連續幾年蟬聯全球第一。但是業內人士指出,知識産權保護“取證難、週期長、成本高、賠償低、效果差”狀況尚未根本好轉,需要進一步加大知識産權保護力度,營造更好的知識産權環境。詳細情況,來聽本台記者發回的報道。
世界知識産權組織副總幹事王彬穎在本次論壇上透露,2016年,在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發佈的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高居榜單前列,創下歷史記錄。“而且去年中國的商標註冊申請量達到了369萬件,佔全球申請總量的三分之一,連續14年位居全球首位。”
世界知識産權組織公佈的全球創新指數顯示,中國位列25名,成為首個躋身前25名的中等收入國家,打破了長久以來由高收入國家佔據榜單前列的傳統。
在本次論壇上,針對知識産權保護“取證難、週期長、成本高、賠償低、效果差”的現狀。中國國家知識産權局局長申長雨表示,知識産權保護要嚴格法律制度,讓侵權者感受到威懾常在。“知識産權保護不會是一個‘獨角戲’,而是需要唱響‘合奏曲’。通過科學立法,為嚴格知識産權保護提供法律保障;通過嚴格執法,讓侵權者感受到威懾常在;通過公正司法,讓權利人始終感受到公平正義;通過全民守法,讓嚴格知識産權保護的理念深入人心。”
此外,鋻於互聯網“無邊界、傳播快”等特點,網絡時代的版權保護問題也是一個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難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周慧琳指出,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需要各國加強對話與合作,共同尋求解決辦法。“國家版權局將加強與世界知識産權組織和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內的世界各國的版權合作與經驗分享,探索打擊盜版跨境協作機制,促進優秀作品的有序傳播機制,為版權創造與保護營造更加有利的國際環境,以應對面臨的共同挑戰,迎接共同的發展機遇。”
據統計,去年全國專利、商標、版權行政執法辦案總量超過8萬件,各類法院新收知識産權民事一審案件超過13萬件,有力地打擊了各類侵權行為,保障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京公網安備 110402021200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