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政府出臺政策促進就業創業 針對新就業形態提出新措施

2017-04-20 14:46:04|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瑞芳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楊瓊 ):面臨今年十分複雜的就業形勢,中國政府日前發佈了《關於做好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這一文件要求採取多項措施做好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的就業創業工作。專家表示,新一輪政策將向新興業態和新就業形態以及基層傾斜。

  這份文件指出,就業是13億多人口最大的民生,也是經濟發展最基本的支撐。為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意見》提出了五個方面的政策措施,包括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支持新就業形態發展、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強化教育培訓和就業創業服務等。

    中國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劉燕斌認為,這一輪就業促進政策有三個方面的特點。他説:“一是針對當前就業形勢趨勢,相應提出措施,穩住就業基本盤,進一步改善民生。二是針對部分地區行業群體在就業中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採取有針對性的對策措施,抓好重點群體的就業創業工作,防範失業風險,守住底線。三是適應經濟轉型升級,結構調整深化的需要,支持新興業態和新就業形態的發展,釋放勞動力市場活力,激發勞動者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城鎮新增就業334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萬人。劉燕斌認為,一季度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市場整體就業環境比較好。不過,隨著經濟增長速度,産業機構、發展動力的新變化,以及勞動力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面臨著新情況新問題,需要制定新的政策措施。

    劉燕斌所説的新變化,就包括新興企業及新就業形態的出現,比如與很多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快遞小哥、外賣小哥、網店小二 等等。對此,新的就業政策提出了針對性的舉措,文件指出,支持新就業形態發展,將鼓勵創業創新發展的優惠政策面向新興業態企業開放,探索適應靈活就業人員的失業和工傷保險保障機制。

   劉燕斌介紹説:“文件提出了兩大方面新舉措,第一明確提出支持新興業態發展,這一次明確,推動政府部門帶頭購買新興業態企業産品和服務,這也是新提法;第二,完善適應新就業形態特點的用工和社會保險制度,符合條件的新興業態企業可以享受社保補貼,稅收減免,創業擔保貸款等優惠政策。文件要求加快網上社保建設,建立異地轉移接續平臺,為從業者跨地區參保提供便利,鼓勵‘互聯網+’社保。讓從業者更加方便辦理社保和勞動關係,享受社保服務和公共就業的服務。”

   正如上述介紹的,針對新就業形態下扶持政策非常令人關注。例如。文件指出,新興業態企業的從業者中,簽訂勞動合同的可參加職工社會保險;  其他從業者 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可以按照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養老和醫療保險,並且繳納住房公積金,文件還要求探索適應靈活就業人員的失業和工傷保險保障機制。

   另外,在此輪推出的新政策中,將高校畢業生、化解去産能而轉崗的工人等人群列入了重點關注的範圍。今年,中國高校畢業生總量是795萬,比上一年增加了30萬人,創下了歷年新高。劉燕斌表示,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去、到中西部地區去,在這次文件中也有明確的政策導向。他説:“一是更好地發揮政府購買服務的作用,聚焦基層短缺人才,聚焦基層和艱苦貧困地區迫切需要的脫貧攻堅,現代農業,教科文衛等重點領域,開發更多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崗位;同時,拓展基層單位的就業空間,編制政策和標準向基層適當傾斜。發揮中小企業吸納就業主力軍,鼓勵到基層創新創業。”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