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裁判方式強化司法保護 北京司法機關著力打擊侵權行為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蘭旻):4•26世界知識産權日來臨之際,北京市司法機關20日舉行多場新聞發佈會,介紹過去一年知識産權類案件的司法裁判情況。據了解,2016年,針對互聯網類侵犯知識産權案件多發的新特點,北京市法院依託信息技術手段,創新裁判方式,有效維護權利人合法權益;北京市檢察機關則通過設立專業化機制,著力打擊網絡侵權犯罪行為。
2015年末,華蓋創意圖像技術有限公司訴被告江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在新浪微博中使用三幅其享有著作權的攝影作品侵權糾紛案在北京海淀法院公開審理。期間,華蓋公司向法庭提交了新浪微博網頁列印件、可信時間戳認證證書等證據,其專家輔助人還就時間戳取證流程及作用到庭陳述意見。經驗證,法庭採納相關證據,判定華蓋公司勝訴。這一案例也成為2016年北京知識産權保護創新性典型案例。
在20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市高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楊柏勇表示,在互聯網環境下,與侵權相關的證據通常由被告掌握、控制,且網絡證據具有易篡改、易銷毀的特點。本案的創新性在於引入第三方提供的“時間戳”證據保全新方式,有效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他説,“互聯網類案件中證據的採信和取得是非常困難的,如果每個案件都採取公證方式,既加大訴訟人成本,訴訟週期也長,並且有些證據也不好固定。時間戳是由時間戳服務機構簽發的電子證據憑證,這些證據只要符合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證據規定,我們都將積極採用。”
據悉,2016年,北京市三級法院共新收一審知識産權民事案件17375件,同比增長24.7%,其中70%案件涉及互聯網領域。與此同時,隨著我國計算機軟體專利和通訊專利的迅猛發展,此類專利的司法保護問題日趨突出。為此,北京市高院制定下發《關於網絡知識産權案件的審理指南》,同時在相關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的基礎上,制定《專利侵權判定指南》,提升辦案水準。據北京市高級法院民三庭副庭長焦彥介紹,“《判定指南》涉及專利審判中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範圍確定及侵權判定、外觀設計專利保護範圍確定及侵權判定以及侵權行為的認定和專利侵權抗辯等六個部分,系統完整地對權利要求解釋原則、對象、方法以及侵權判定規則、侵權行為的認定及抗辯作出規定,並首次對目前我國專利司法實踐中標準必要專利、圖形用戶介面等熱點問題作出規定。”
20日,北京市檢察院發佈2016年知識産權刑事司法保護白皮書。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北京市共受理審查逮捕涉嫌侵犯知識産權犯罪案件109件156人,審結102件143人。主要涉及假冒註冊商標、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侵犯著作權等罪名。北京市檢察院副檢察長王偉介紹,利用電子商務平臺實施侵權犯罪案件約佔總案件數的40%以上,為應對侵權犯罪形態多樣化、智慧化、網絡化等挑戰,檢察機關以專業化破解新難題,強化知識産權刑事司法保護。他説,“北京市檢察機關設立專業化辦案組織機構,打造高精尖專業化辦案團隊,專案專辦、術業專攻,精鑽各類法律適用問題,努力打磨案件。比如2016年在辦理郭某利用開設網站供會員上傳影視作品連結案中,明確技術服務並不具有絕對的中立性,一旦服務商以盈利為目的主動上傳或推送侵權作品連結,也應當認定侵犯著作權。”
王偉表示,下一階段,檢察機關將加強與犯罪頻發領域的涉案權利人企業聯絡,推動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建立健全網絡經營者資格審查制度,形成侵權犯罪共治機制,逐步凈化線上線下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