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中歐班列:新絲路上的“友誼”快車

2017-04-21 09:49:38|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瑞芳

“絲路長跑”的德國人凱與馬裡克(右)在波蘭與白俄羅斯邊境。

  國際在線報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許多):談到中歐班列,可能很多人腦海中第一時間閃現的只是一列火車,但火車背後,不僅僅是貨物的運輸與交換,更是中歐班列連接起來的沿線國家的不同文化、經貿往來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中歐班列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先行者,不僅打開了新絲路經濟帶的陸路大通道,也讓絲綢之路沿線上不同國家的人們有機會相知、相識,成為朋友。

  來自江蘇的單靖目前在德國遠東路橋公司工作,他在德國大學畢業以後就一直做中歐班列的項目,單靖説:“中歐班列讓來自不同國家、説著不同語言的人們走到了一起。我們公司100多個同事,在北京、上海、莫斯科、維也納和德國,我們來自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我們都是為了完成同一件事情,也就是中歐班列,這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在工作中,單靖結識了和他年齡相倣的杜伊斯堡DIT貨運場站的工作人員丹尼爾。通常情況下,一列中歐班列裝載完畢需要8至12個小時,但是,因為受所在地國情、通關速度等因素的影響,火車有時會晚點到達。為了不影響其他列車,丹尼爾和他的同事就要在貨物裝卸過程中趕工,把火車的延遲時間補回來。丹尼爾説:“對我們來説比較困難的是,按照時刻表火車應該8點到,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晚點10點才到。我們時刻準備著在這種情況下幫忙協調,讓晚點的列車可以在返程時準時出發。”

杜伊斯堡DIT場站工作人員丹尼爾與單靖(右)因中歐班列成為了朋友。

  除了日常工作,丹尼爾總是很熱心地幫助單靖一起去完成對中歐班列的推廣。中國人很多時候是靈活地安排事情,但在德國,所有事情都需要提前預約。丹尼爾理解中德兩國的不同習慣,在接待來自中國的採訪和代表團時,即使有困難他也會儘量安排。單靖説,他和丹尼爾彼此的信任和理解是他工作的動力之一。

  在2015年秋天,剛剛參加工作的單靖在波蘭出差時認識了當地的同事馬裡克。馬裡克用波蘭人的樸實與熱情給了當時人生地不熟的單靖回家的感覺。單靖説:“波蘭的餃子、豬大腸湯,完全陌生的國家,因為這些吃的給了我很多親切的感覺。在馬拉我認識了馬裡克,他開著車帶著我,熱情地向我介紹馬拉場站這些年因為中歐班列的變化,當我看到這些從波蘭開到杜伊斯堡的火車時,我會經常想到這些在波蘭認識的朋友,以及在波蘭吃過的東西,他們那邊好玩的事情。”

  馬裡克説,單靖是他認識的第一個中國朋友,在他的印象中,這位來自中國的小夥兒雖然遠離家鄉,但工作勤奮、待人友善,所以他們成為了很好的朋友。馬裡克説:“我的主要工作就是負責中歐班列的運輸,正是因為這樣,我認識了絲綢之路上很多不同國家的人們,他們有來自上海的、莫斯科的、瑞士巴塞爾的、杜伊斯堡的……我們一般通過社交媒體臉書來聯絡,是的,我們就這樣成了朋友。”

  因為馬裡克的工作地點在波蘭與白俄羅斯邊境,就在半個月前,他在社交媒體上得知,從德國漢堡出發,沿著“絲路”跑向上海的德國人凱,距離他只有20公里,他特地在第二天一大早趕到邊境處等凱,為他加油打氣。馬裡克説:“我在網上查了凱的GPS定位後,第二天我特地趕到邊境等他,並祝他在‘絲路長跑’的旅途上好運。他的長跑是非凡的壯舉,是生命的探險,也是領略不同國家文化和人民的好機會,我祝他成功,並希望他在征程上有很多雙新鞋。”

標簽:一帶一路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