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稅收數據折射經濟新亮點

2017-04-22 09:01:34|來源:光明日報|編輯:梁生文

  4月20日,國家稅務總局公佈了一季度稅收數據。一季度,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33317億元(已扣減出口退稅),同比增長11.8%。稅收數據亮眼的背後,折射出我國經濟發展哪些新亮點?今年,營改增等減稅舉措會有哪些新動作?

  經濟穩中向好 收入增長較快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33317億元(已扣減出口退稅),比上年同期增長11.8%。其中,中央級和地方級稅收收入分別為15441億元和17876億元,按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後,中央與地方增值稅收入劃分過渡方案對去年執行數調整後的新口徑計算,分別增長11.1%和12.4%。

  “一季度稅收收入增長較快,主要是因為與稅收關聯度較大的經濟指標表現積極,特別是受PPI上漲較快帶動。”國家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副司長鄭小英指出,這也反映了宏觀經濟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從區域來看,一季度,京津冀地區稅收增長17.1%,比全國平均增幅高5.3個百分點;長江經濟帶的11個省市中有7個省市稅收增幅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其中互聯網服務、軟體和信息技術行業稅收分別增長44.8%和56.6%。“重點區域稅收增勢較好,顯示國家戰略實施效果繼續顯現。”鄭小英分析。

  服務業強勁 實體經濟轉好

  “一季度稅收收入還反映了經濟發展中的一些新亮點。”鄭小英指出,一季度,第三産業稅收收入佔比達到55.7%,超過第二産業11.6個百分點,反映我國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第三産業中,現代服務業稅收收入增長強勁,互聯網服務、信息技術服務等信息産業蓬勃發展,稅收收入分別增長61.4%和42.1%;文化産業稅收增長17.4%,其中新聞和出版業稅收增長23.7%,“現代服務業稅收增長強勁,顯示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進一步取得成效”。

  從第二産業相關數據看,一季度第二産業稅收增長15.7%,比2016年全年增幅提高16.4個百分點。“第二産業稅收增長加快,反映市場環境趨好,供求關係改善,實體經濟情況好轉。”鄭小英舉例説,其中,高端裝備製造業稅收繼續較快增長,通用設備、專用設備、汽車、通信設備製造業稅收分別增長24.1%、15.6%、18.9%和17.1%。

  減稅再加力 全年再減3800億元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今年7月1日起營改增取消13%這一檔稅率,通過推出六方面減稅措施,持續推動實體經濟降成本增後勁。

  同時,擴大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小型微利企業範圍,將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到50萬元;將科技型中小企業開發新技術、新産品、新工藝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在企業所得稅稅前加計扣除的比例,由50%提高至75%。此外,從今年7月1日起,將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試點政策推至全國。

  “今年,稅務總局在明確政策口徑、簡化辦稅流程、優化納稅服務方面再次推出10項新舉措。”國家稅務總局貨物和勞務稅司副司長林楓透露,其中在簡化辦稅流程方面,要求大幅壓縮稅務機關審批時限。

  措施全部到位後,預計全年將再減輕各類市場主體稅負3800多億元。對此,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張連起認為,在國內外錯綜複雜形勢下,一系列精準減稅措施,將進一步降低企業負擔,放水養魚,擴大稅基,激活實體經濟內生動力。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