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痛斥的這些個“奇葩證明”,這個城市“砍砍砍”
(一)“各地都要有這樣的決心和魄力”
今年“兩會”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把清理“奇葩證明”作為下一步政府職能轉變的一個“重點目標”。
事實上,早已有一個省會城市快速動了起來。該市從制度著眼全面清理各類“奇葩證明”。
今年以來,成都市大力開展村(社區)證明事項清理規範工作,共梳理出313項證明事項,依法取消了298項不合法、不合理以及為規避部門責任而要求群眾提供的證明材料。除了婚育證明、經濟困難證明、親屬證明等15個必要事項外,95%以上的證明都被取消。
日前,李克強總理專門就此事作出批示:“在砍掉各類不必要的證明、為企業和群眾減負方面,各地都要有這樣的決心和魄力。”他明確要求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指導,“好的做法可及時推開”。
(二)探索用一張“清單”徹底消除“奇葩證明”
成都市為什麼如此大力度地“砍砍砍”?
他們對總理的那句肺腑之言也感同身受:“那麼多名目繁多的行政許可、資格認證、各種奇葩證明,讓企業不堪重負的收費等等,這些都屬於簡政放權要繼續推進的內容。”
2015年的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總理就曾痛斥“奇葩證明”。
“我看到有家媒體報道,一個公民要出國旅遊,需要填寫‘緊急聯繫人’,他寫了自己母親的名字,結果有關部門要求他提供材料,證明‘你媽是你媽’!這怎麼證明呢?簡直是天大的笑話!”李克強當時説,“這些辦事機構到底是出於對老百姓負責的態度,還是在故意給老百姓設置障礙?”
實際上,總理曾提及的各地“奇葩證明”,還真有一個與成都相關:一位女士想把戶口從昆明遷到成都,卻被告知需要一張“未婚證明”。結果她往返奔波4次、耗時8個月,沒有一個地方和部門願意開具這份證明。
“每個部門都像‘擊鼓傳花’一樣,結果讓老百姓跑斷了腿,也滋生了‘跑關係’、‘托門子’的腐敗空間。”李克強説。
4天前,李克強在山東考察期間,威海當地負責人也向總理“吐槽”:保險單丟失證明、證明老人“還活著”的證明,形形色色的“奇葩證明”不僅讓市民頭疼,也讓負責“開證明”的社區居委會不勝其煩。
而眼下的成都市,正探索用一張“清單”徹底消除“奇葩證明”的生存空間。自5月1日起,《成都市村(社區)證明事項保留清單》將正式實施。這份《清單》列出了15項法律法規和省級以上規章、文件要求的證明事項,明確了這些證明的開具單位和用途。
至於那些未列入《清單》範圍內的事項,則提出明確要求:成都市各級各部門一律不得再要求辦事群眾提供村(社區)證明。
(三)“説白了,還是要轉變觀念”
也正是在4天前的山東考察調研中,李克強在稱讚威海“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探索時,對隨行的相關部門負責人説:“我們大額的存款、付款都能在網上辦理,審批證明為什麼不行?説白了,還是要轉變觀念。”
只有觀念變了,政府才能真正“優化服務”。李克強提出,要通過信息公開、流程簡化、數據共享,壓縮辦事人員的自由裁量權,制定並公開一份政府的“權力清單”。
今年要全面實行清單管理,這是《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明確要求。
正如總理一再強調的:“各部門要切實從群眾利益出發,堅決杜絕部門利益本位,從源頭上避免出現各類‘奇葩證明’、‘循環證明’,切實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務。”
新京報特約記者 儲思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