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黑飛事件頻發 業內呼籲建立系統性監管機制
中新社成都4月25日電(楊珺)“您已進入雙流機場保護區域,未經軍隊、民航部門許可操縱飛行無人機,公安機關將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予以追究,舉報有獎,舉報電話‘110’。(四川省公安廳)”
25日,數位成都市民向記者反映收到以上短信。“危害公共安全罪”、“直接撥打110舉報”,四川省公安部門將無人機黑飛作為重點打擊行為。
近10日內,成都機場航班5次遭到無人機干擾,導致近百個航班延誤、萬餘名旅客滯留機場、上千萬元(人民幣)經濟損失。
對於連續多日的無人機黑飛事件,在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佔有率達到七成的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疆)公關總監王帆對記者表示,根據公安部門通報的情況,通過系統內部排查,基本排除大疆無人機干擾航班的可能。
“成都雙流機場是我們的禁飛區,我們生産的無人機無法進入禁飛區,不可能干擾到航班,除非有使用者屏蔽了GPS系統。”王帆表示。21日,有網友曬出了疑似干擾航班的不明飛行物照片,在高樓大廈間,該飛行物仍清晰可見,目測翼展近兩米。王帆稱該飛行器極有可能是自製的固定翼航模。
從生産源頭控制飛行區域是禁止黑飛的重要措施。但從生産廠商方強制設置禁飛區、實施實名制也並不能完全解決黑飛問題。
“是不是所有廠商都願意設置禁飛區?誰來制定標準?設置後是不是真的有效?都不一定。很多使用者會自行屏蔽GPS信號,況且很多自製的低慢小航空器並沒有GPS。”有業內人士指出。
也有業內人士建議,無人機飛行應完全實施報批制。但王帆認為,此舉也並不可行。“我國的空域全部由軍方管理,離地1釐米就要跟軍方打報告,還要及時收到回復,這對軍方來説是不必要的負擔,對老百姓來説程式也過於繁瑣,所以現在絕大多數飛行器飛行並沒有報批。”王帆表示。
“嚴懲違法者”是此次黑飛事件後的普遍呼聲。但上述業內人士認為,嚴懲也只能是事後監督,且會耗費大量人力、財力。
“關鍵的問題是,目前的反無人機技術發展還比較滯後,尚未投入廣泛實際運用。”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據了解,目前,各國反無人機技術主要有聲波干擾、信號干擾、駭客技術、鐳射炮、“反無人機”無人機、奪取無線電控制等。“這些反無人機裝置和系統做到怎樣的技術標準才不會對其他電子設備通信信號産生干擾?目前還沒有統一標準。”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據中國民用航空西南地區管理局黨委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空管部門主要通過機主報告與市民舉報方式監測無人機黑飛情況。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空管方面檢測航空飛行器主要採用光學高清攝像機與雷達,監測半徑在5至7公里。
“無人機監測目前是世界性難題。”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黨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從長遠來看,對低慢小航空器的系統性監管勢在必行,從生産廠商、執飛者、監管機構、相關技術,甚至空域管理改革等方面都需要突破。”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完)
原標題:無人機黑飛事件頻發 業內呼籲建立系統性監管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