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工匠】第一代核燃料師:修復核燃料棒僅靠手勢指揮
央視網消息:“大國智造”,對新時代的勞動者提出了更高要求,那就是追求極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製造業強國需要更多大國工匠在更高的層面自主創新。
被稱作“國家名片”的核電站,對於很多人來説,是一個陌生而又神秘的地方,有這麼一個人,他和核燃料打了25年交道,全國一半以上核電機組的核燃料都由他來操作,他的團隊是國內唯一能對破損核燃料進行水下修復的。今天的大國工匠我們來認識我國第一代核燃料師——喬素凱。
中廣核核燃料師喬素凱:“我叫喬素凱,1992年技校畢業後來到了大亞灣核電站,一直與核燃料打交道,到現在整整25年了。”
核燃料水池
喬素凱的崗位在核電站的最深處,那是一個有如大海般的蔚藍水池,美麗的水面下,就是令人聞之色變的核燃料, 每十八個月,核電站要進行一次大修,這是核電站最重要的時間,三分之一的核燃料要被置換,同時要對破損的核燃料組件進行修復。
中廣核核燃料師喬素凱:“修復是最難的,風險最大的,就是有生命危險。”
今天,喬素凱的工作是修復一根破損的核燃料棒,這是一項複雜又充滿危險的任務,目前,在全國能夠完成這個任務的只有喬素凱所帶領的團隊。
喬素凱戴上面罩準備修復核燃料棒
中廣核核燃料師喬素凱:“運行過的燃料棒裏邊有將近200帕的壓力,這個氣壓是非常大的。一旦破損整個放射性氣體就會迅速擴散到這個廠房裏邊,所以我們為了防止整個廠房不受放射性沾污影響,所以就把全部通風都停了,要戴面罩不能説話。”
由於核燃料棒有很強的放射性,因此必須放置在含有硼酸的水池中來屏蔽輻射,這也就意味著修復的工作要在水下完成,修復的第一步就需要打開組件的管座,這個過程需要在水下拆除24顆螺釘。不同於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擰螺釘,喬素凱需要用一根四米的長桿,伸到水下三米進行操作,這是一個對精度有嚴格要求的動作。
中廣核核燃料師喬素凱:“高度差一毫米它這個螺釘是擰不進去的,我們的長桿有四米長,扭矩傳到水下,完全靠人的經驗和手感。稍有不慎螺釘就損壞了。”
在操作過程中有一些專門的手勢用於溝通
看似簡單的擰螺釘卻是核燃料修復的關鍵點,在整個修復過程中,像這樣的關鍵點操作都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中廣核核燃料師喬素凱:“有400多道工序,其中有200多道工序是關鍵點操作,是不可逆轉的。一旦這個關鍵點失敗了就代表整個燃料組件修復工作就失敗了。”
記者:“失敗了會怎麼樣?”
中廣核核燃料師喬素凱:“失敗了這個燃料組件就無法入堆運行,這個經濟損失是非常大的,一組燃料組件將近1000多萬人民幣。”
如果説螺釘損壞還只是會造成經濟損失的風險,那麼接下來,喬素凱將要面對的就是對生命的威脅。
中廣核核燃料師喬素凱:“最關鍵的就是(破損)燃料棒的取出,稍有不慎,就會造成燃料棒的損壞,裂變氣體就會釋放。就是有生命危險,我們核燃料的工作就必須要膽小。”
工作中的喬素凱
膽小來自喬素凱剛接觸核燃料時,法國核電專家對他們進行的一次培訓,當時模擬了核燃料棒破損的事故,幾秒之內,高輻射裂變氣體噴涌而出,在場所有操作人員無一倖免。
中廣核核燃料師喬素凱:“那次培訓對我觸動很大,雖然我們現在沒有碰到過這種情況,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把這個燃料棒損壞,造成裂變氣體的釋放,將會是非常非常嚴重的後果,任何問題都不能出,一齣就是大事。”
懷著對核燃料的敬畏之心,25年來,喬素凱核燃料操作保持零失誤。這些年,他主持參與的項目獲得了十九項國家發明專利。
中廣核核燃料師喬素凱:“現在我們的核電機組是越來越多了,我和我們國家的核電是一起成長的,從一無所有,到現在去幫外國建設運營核電站,我特別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