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理政新實踐·重慶篇】重慶實體經濟大步邁向中高端
人民日報記者 王斌來 崔佳 蔣雲龍
屏亮了,電視廠商代表的眼睛也亮了,重慶惠科G8.5 代液晶面板項目研製成功!這項技術生産的50英寸、58英寸屏,過去全依賴進口,還只能滿足市場需求的1/4。“我們計劃5月量産,國內外廠商很早就來洽談,要求趕緊供貨,還要簽長期合同。”重慶惠科金渝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杭井強説。
車動了,山城多了一道亮麗的風景,藍白相間的電動小汽車,車門畫著個萌萌的熊貓腦袋,這是重慶力帆推出的“盼達用車”,手機一掃就能租用。“方便不貴,租一天才幾十元錢。不到一年就推出了6000多輛。”“盼達用車”相關負責人楊攀洪介紹,“很多用戶都説,好開,想買。”
汽車與電子,重慶兩大支柱産業。穩中有進基調下,重慶集群發展、垂直整合。同類企業集聚相加,同時引進上下游産業鏈,製造業與生産性服務業相融,形成全球最大電子産業集群:各類智慧終端年産量3.8億台,産值去年增長17%,超過了5000億元。形成全國最大汽車産業基地:年産汽車316萬輛,産業産值達5400億元。
靠什麼整合?重慶在制度創新上下功夫,産業基金就是其中一招。兩江新區出資100億元組建的兩江産業集團,通過産業基金、股權投資、直接投資、入夥社會基金的方式,推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促進戰略性新興産業做大做強。至去年底,該集團用58.5億元撬動了社會資金654億元,推動新能源、航空航天等多個新興産業項目發展。“單純比拼給地、給錢,企業享受完政策,説不定轉身就走。而通過投融資模式,企業願意來、願意留,發展還能上層樓。”兩江産業集團相關負責人説。
整合成什麼樣的發展新格局?重慶市委把發展壯大實體經濟擺在更加突出位置,著力突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推動重慶工業逐漸向中高端邁進。
重慶南岸茶園新區,一棟普通小樓裏,一間兩個籃球場大小的車間,去年産出2000萬台手機,今年將增長到3000萬台。而這家名叫百立豐的手機企業來重慶還不到3年,“不僅用工成本下降,關鍵是因為政府的金融服務,我們才有了現在的規模和速度。”公司副總裁鄭時紅介紹。
垂直整合不僅讓先進製造業快速邁步,也促進新興服務業蓬勃發展。2016年,重慶新金融産業實現增加值300多億元,同比增長近30%。以總部在重慶的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為例,手機下載APP就能借錢,10秒就能審批,一年內吸引了600萬用戶。“雖然額度低,單筆平均貸款才2300元,但單月貸款額已經超過了30億元。”該公司品牌總監宋錚話語中帶著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