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理政新實踐·寧夏篇】鹽環定揚黃工程闊步邁向3.0時代

2017-05-02 21:40:37|來源:光明網|編輯:楊玉國

  【治國理政新實踐·寧夏篇】

  光明網銀川5月1日電(裴云云 伍甜甜 王建宏)人間四月天,最是春好時。近日,筆者走訪鹽環定揚黃工程更新改造項目工地,只見荒原上酣建如潮,一片熱火朝天大幹快上的場面。

  這項寧夏水利支持革命老區脫貧攻堅的重要手筆——鹽環定揚黃工程,歷經三任共和國總理關心關注,正在向3.0版本闊步前進。

  歷史不會忘記,1988年7月,陜甘寧鹽環定揚黃工程開工建設,8年多後,巨龍蜿蜒,水上旱垣。

  【治國理政新實踐·寧夏篇】鹽環定揚黃工程闊步邁向3.0時代

  歷史永將銘記,2002年12月,因資金所限,工程效益無法全部發揮,“大馬拉小車”運行多年的鹽環定揚黃工程開啟續建工程。

  今天,已運行29年、機電設備接近壽命極限的鹽環定揚黃工程開始實施更新改造。目前,勘測設計、監理、渠道混凝土板預製、渠道砌護改造工程、自動化工程等招標工作全部完成,重建的7座泵站、渠道砌護、自動化工程全部開工。

  【治國理政新實踐·寧夏篇】鹽環定揚黃工程闊步邁向3.0時代

  行走在工程建設一線,黃河水通過原工程汩汩輸送到千家萬戶、萬畝良田,700多名更新改造項目的參建者正披星戴月、櫛風沐雨,以“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寧夏精神投入到當前最大民生水利工程的建設中。更新改造後,脫胎換骨的扶貧揚黃工程將擔負起為全面小康社會提供水利支撐的重任。

  關懷:三任共和國總理續寫革命老區“民生接力”

  寧夏鹽池縣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黨中央在延安時期,毛澤民同志曾到鹽池縣開展了消費經濟合作社、創辦了鹽池縣稅務局,使鹽池經濟成為陜甘寧邊區的重要經濟支柱。

  【治國理政新實踐·寧夏篇】鹽環定揚黃工程闊步邁向3.0時代

  旱既大甚,滌滌山川。

  高氟水害,涂炭生靈。

  直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鹽環定革命老區就像一塊拼在一起的標本,把三省區最乾旱缺水的地帶剪貼在西北大地上。據記載,鹽環定地區年降雨量不足300毫米、蒸發量卻是降雨量的7倍。常常是人與牛羊共飲一坑積水。

  【治國理政新實踐·寧夏篇】鹽環定揚黃工程闊步邁向3.0時代

  高氟水引起的地方病發病率高達70%,佝僂病讓人“低頭看不見腳尖,抬頭看不見藍天”。38萬多老區人民籠罩在巨大的生存陰影之下。1975年底,鹽池縣糧食總産量只有685萬公斤,農民人均僅有糧食74公斤。人缺口糧、畜缺草料、地缺籽種問題十分突出。

  翻開寧夏扶貧攻堅史的歷史畫卷,一條最醒目、最持久、最不屈不撓的主線就是解決“水問題”。

  喝上甘甜的黃河水,成為老區人民心心唸唸的一個夢!

  【治國理政新實踐·寧夏篇】鹽環定揚黃工程闊步邁向3.0時代

  黨中央、國務院關注的目光從來都沒有離開過這片為中國革命作出重要貢獻的紅色聖地。經過各方面的積極努力,陜甘寧鹽環定揚黃工程于1988年7月開工建設,該工程是國家“八五”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工程分三省區共用工程和各省區專用工程。設計流量11立方米每秒(一泵站),其中分配給寧夏的流量為7立方米每秒,陜西和甘肅省各2立方米每秒。

  【治國理政新實踐·寧夏篇】鹽環定揚黃工程闊步邁向3.0時代

  寧夏專用工程于1992年4月開工興建,主體工程于2000年建成,配套工程2004年全部完成,建設泵站6座,裝機容量7542千瓦;建設幹渠3條,總長83.81公里;開發灌區面積21.65萬畝。累計完成投資2.9億元。

  櫛風沐雨,玉汝于成。數年間,建設者們在連一棵樹都難得看見的荒灘、山窩子裏安營紮寨,風餐露宿,寒來暑往,用智慧與無私奉獻鑄就水利建設史上的豐碑。

  1996年,正值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60週年。9月19日,歷經8年多建設的鹽環定揚黃工程(共用工程)全線投入使用,共建成泵站12座,總揚程達到660米,完成投資3.03億元。

  黃河水甜,共産黨親。從十里八鄉趕來的老區人民暢飲著甘甜的生命水喜極而泣。

  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題寫了“陜甘寧鹽環定揚黃工程”碑文,時任國務委員的彭佩雲出席典禮,為工程紀念碑揭幕。

  黃河之水浸潤進亙古旱垣,水到之處,綠樹搖曳,麥浪翻滾,瓜果飄香。38.6萬人、70萬頭牲畜飲水得以保障,潤澤了近30萬畝農田。

  然而,隨著鹽環定揚黃工程初步發揮效益,一些受制于歷史局限的問題也日益顯現:受當時經濟條件的制約,工程建設先天性不足、標準低。投運以來,長期處於小流量運行,供水能力達不到設計標準,成本居高不下,“大馬拉小車”問題較為嚴重。

  曾任鹽環定揚黃工程管理處黨委書記的竇元之依然清晰記得,由於一些泵站長期不運轉,泵站周邊都長滿了蘆葦。

  由於資金限制,寧夏專用工程原規劃設計的人飲工程沒有實施,黃河水上去之後沒有經過凈化處理,只能澄清後直接飲用,水量和水質都難以保證,人畜飲水依舊十分困難。

  這一事關西北乾旱區百姓最基本生存問題的民生工程,再次得到中央領導及國家部委的高度關注。

  “妥善解決遺留問題,使這項工程發揮應有的效益”,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于2002年12月作出重要批示。由此拉響了續建工程的引擎。

  陜甘寧鹽環定揚黃續建工程由三省(區)共用工程和寧夏、陜西、甘肅專用工程共4個單項工程組成。

  寧夏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局作為該工程的項目法人負責承擔三省(區)共用工程和寧夏專用工程的續建任務。項目批復概算總投資4.4億余元,共用工程于2009年8月正式開工建設,2011年7月竣工。三省區專用工程也于同年相繼開工建設。續建工程利用已有水利工程設施在引水規模不變的基礎上,通過設備更新改造、渠係建築物維修和新建人飲工程項目。

  【治國理政新實踐·寧夏篇】鹽環定揚黃工程闊步邁向3.0時代

  2016年春節前夕,鹽環定揚黃工程迎來了一次歷史性時刻。2月1日至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寧考察,拉開了工程“升級版”的序幕,拍板實施鹽環定揚黃工程更新改造項目,成為總理送給寧夏人民的一個民生“大禮包”。

  使命:“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寧夏精神催生工程當年立項、當年審批、當年開工

  親切的關懷,巨大的鼓舞。自治區黨委、政府迅速傳達貫徹李克強總理指示精神,自治區黨委書記李建華赴工程現場調研,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就落實李克強總理指示精神、加快推進項目落地作出部署。

  “中南部地區扶貧開發水利工程建設領導小組”很快成立,迅速明確工作目標、制定工作方案、細化任務分工。兩年內完成規劃7座水庫主體工程建設,三年內完成鹽環定18座揚黃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建設任務!目標確定,自治區水利、發改、財政、國土、住建、環保、林業等部門,吳忠、固原、中衛市委政府快速行動,開通綠色通道,全力推進項目落地。

  按照正常建設進度,鹽環定18座揚黃泵站更新改造工程需5年時間才能完成。然而,面對老區人民脫貧攻堅的歷史重任,自治區黨委政府向中央承諾,5年工程3年完成,確保儘快發揮工程效益。

  鹽環定揚黃工程更新改造成為寧夏水利建設史上最為緊迫、艱巨的民生水利工程。

  【治國理政新實踐·寧夏篇】鹽環定揚黃工程闊步邁向3.0時代

  超常規建設需要超常規的組織協調。新春佳節,當家家戶戶沉浸在闔家歡樂中時,寧夏水利部門的50多名專業技術人員冒嚴寒踏風雪奮戰在荒郊野外,開展地質勘察等相關工作,為工程早日開工建設夙興夜寐。相關市縣政府和水務部門也明確了推進任務清單,春節期間相繼啟動了項目勘察設計、徵地拆遷等前期工作。

  工程前期工作進展順利——

  7月11日,自治區發改委批復了鹽環定揚黃工程更新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7月25日,自治區水利廳對應批復初步設計報告,概算總投資11.85億元(不含自動化),主體工程總工期26個月。

  從頂層設計院到施工單位的選擇,從專家團隊到技術人員的參與,從電機水泵到閥門的採購,都達到了國內同類工程的“頂配”。工程從啟動到審批立項的短短5個月內,水利廳組織了500名6大水利水電專業領域的翹楚往來穿梭于荒原枯嶺,短短5個月內參加了上百次論證,他們激烈爭論、嘔心瀝血,為制定出更加科學合理、具有前瞻性的設計方案夜以繼日地工作。

  2016年9月27日,鹽環定揚黃工程更新改造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寧夏第一個當年立項、當年審批、當年開工的水利工程,彰顯了“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寧夏精神。

  願景:做推動中國揚黃工程步入智慧時代的先行者

  “改造一個工程,比新建一個工程的難度高出數倍。”鹽環定更新改造項目需要在原址上施工,且原有工程要繼續運行,確保幾十萬畝良田和70多萬人的飲水不受到影響。

  管道置換必須避開灌溉期,而在北方,冬季施工必將給工程帶來更高難度和更大成本。且渠道工程延綿數公里,線性施工給冬季保暖提出更高要求。

  在二泵站,要建設的新泵站與正在運行的老泵站最近距離只有4米,開挖深度為9米,相當於在3層樓高處頂了一大盆水,一旦潰口,後果不堪設想。

  工程建設中,遇到堅硬的岩石,免不了採取爆破手段。但如果採取傳統的火力爆破,産生的衝擊力必定會使本來脆弱的老泵站受損或垮塌,嚴重影響灌溉。因此,該工程在水利施工中首次採用二氧化碳爆破法,把震動和衝擊減少到最低。

  【治國理政新實踐·寧夏篇】鹽環定揚黃工程闊步邁向3.0時代

  在三泵站,1米的黃土層以下是堅硬的岩石層,而新建泵站與老泵站最近的地方只有20米,為了安全起見,選擇用破碎錘將岩石一點一點敲碎,延遲的工期將犧牲建設者15個不眠夜才能追回。

  這是一次“脫胎換骨”的改造。

  鹽環定揚黃更新改造工程重建泵站7座,改造泵站6座,將原先的12級泵站合併為8級,此舉將減少運行管理人員80至100人,工程運行管理費用每年可節省630萬元。工程更新輸水管道70.3公里,幹渠砌護改造97.7公里,建築物143座,更新改造水泵50台,電機51台,各類閥門650套,變壓器51台,回轉式清污機11台,以及泵站廠區、壓力管道防洪、供電工程,一系列改造讓泵站能源單耗下降35%。

  通過改造,鹽環定揚黃工程將躋身全國一流揚水工程,最耀眼的部分則是工程管理維護運行方式的創新。

  據介紹,工程建成後將實現“四化”,即控制智慧化、庫存備件最少化、運行效率最大化和監控管理可視化。

  在全國都沒有現成經驗可以借鑒的情況下,要實現8級泵站聯合梯級調度,使該項工程成為除水電站外最複雜的部分。為此,自治區水利廳實行聯合體投標,委託中國航天十二院設計、施工總承包一體化,分享其發達的通信信息資源,達到軍民共建。

  自動化集成採用全國頂尖水利自動化品牌,並引進BIM設計,打破當前各單元的條塊化,將水泵監控、水利調配和壓力監控融合到一個系統,實行可視化模型操控。

  這是寧夏智慧水利的建設樣板,是推動中國揚水工程步入3.0時代的重要實踐。僅自動化單項資金投入6000萬元,佔總投資的5%。建成投運後,將實現少人值班、無人值守。

  過去,一個水閘需要兩人常年看護,10公里範圍內荒無人煙。開閘要用扳手擰,放水量需要用水尺、憑經驗,5%到15%的誤差難以避免。此次更新改造後,閘門開啟僅需一個按鈕,在電腦前甚至手機上就能實現。

  工程建成後,設備的維護管理手段將達到全國一流水準。設備廠家、運行管理單位、委託的維修機構單位形成聯絡網,容易壞的設備零件進入自動化系統,實現工程設備的自調節、自診斷、自完善,最短的時間排除故障,最終達到庫存最小化和運行效率最大化。

  監控管理可視化包括日常視屏管理、遠程監控管理和監測管理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機電設備的監控監測。水泵、電機的溫度、轉速、效率、震動、擺度等影響因素都能進行監控檢測,並反映到圖譜上,直觀顯示,大大提高檢修效率。

  所有這些,都將使工程單位供水效率從當前的70%提高到83%以上,達到工業用水的安全保證率,用水成本也將相應降低。節約出來的水,在不增加用水配額的情況下,將有效解決50萬人飲水困難問題,開發高效節水灌溉面積44萬畝。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