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發展優勢 實現創新突圍——專訪河南省信陽市淮濱縣縣長梁超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蔡菲菲):河南省信陽市淮濱縣因位於淮河之濱而得名。這裡物産豐富、四面環河,素有“淮上江南”的美譽。近年來,淮濱縣厚植發展優勢,搶抓發展機遇,開啟了發展建設的新篇章。日前,淮濱縣縣長梁超圍繞該縣對臨港經濟、弱筋小麥、水資源旅遊業等優勢産業的開發,深度解讀淮濱縣不斷創新突圍的發展佈局。
淮濱地處淮河中上游、豫皖兩省交界處,1952年建縣,縣域面積1208平方公里,總人口76萬。這裡淮河文化底蘊豐厚、資源豐富、交通便利。近年來,其航運、農業及旅遊業等傳統優勢産業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植下煥發出勃勃生機。
建設臨港經濟區打通中原出海通道
淮濱舊稱烏龍集,有舟楫之利,自古就是淮河上下游貨物的集散地,是享譽中原的出海大通道。作為河南省最大的水運港口,近年來,淮河淮濱段航運迅猛發展,有水運企業22家,貨運船隻1720艘,從業人員1.4萬人,年貨運量能力可達3000萬噸。此外,在沿淮十里造船帶,規模以上船舶生産企業有6家,船用配套産品生産企業20家,可年産散裝貨船500艘,生産船用配件産品5萬件,産值近20億元。
如果説河南的潛力優勢在淮河,那麼淮河的航運優勢主要集中在淮濱。淮濱發展臨港經濟,條件得天獨厚。據梁超縣長介紹,自2016年,淮濱縣提出了建設“濱淮福地、臨港強縣”的奮鬥目標,將淮濱港定位為河南內河國際港及港口物流中心、以臨港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産業基地、信陽對外開放東北前沿經濟橋頭堡和大別山革命老區新的增長極,按照“建港、興業、興城”的滾動發展模式,打造“公、鐵、水、空、網、管”六位一體的區域性樞紐城市,為信陽發展和河南振興提供強有力支撐,形成“北有鄭州航空港、南有信陽淮濱港”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目前,淮濱縣已編制完成了《信陽淮濱臨港經濟區概念規劃》,正在加快構建“一港六區一廊道”空間佈局。2017年淮濱縣謀劃項目30個,匡算投資54億元,目前在建項目5個,分別是造船産業園區項目、淮河文化園區項目、淮河特大橋項目、飲馬港疏港通道項目、新增G328項目。
實施弱麥強縣戰略打造中國第一品牌
淮濱縣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其緯度、土壤、氣候、濕度、降雨量、日夜溫差等自然條件非常適合弱筋小麥種植,再加上市場對優質弱筋小麥的需求不斷增加,自2012年以來,淮濱縣開始重點培育弱筋小麥的種植,著力打造“中國弱筋小麥第一縣”品牌。
據縣長梁超介紹,淮濱縣把弱筋小麥生産納入目標管理,採取“五統一”措施,既統一半價供種、統一技術服務、統一病蟲防治、統一保險和統一加價收購,扶持發展弱筋小麥種植;在生産中,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訂單種植模式,通過一批省龍頭企業為農戶提供産前、産中、産後服務,形成了農民跟著龍頭企業走,龍頭企業跟著産業走,産業跟著市場走的發展格局,起到了很好的帶動作用。此外,當地圍繞弱筋小麥的種植優勢大力培育食品加工業,先後引進了麥得隆、臺商精緻農業等食品企業,培育壯大了金豫南、富貴食品等河南省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該縣擁有規模以上專用麵粉加工企業和食品加工企業各6家,年産銷各類烘焙食品3萬噸,銷售收入3億元。
經過五年的培育和打造,如今淮濱縣已形成了弱筋小麥——低筋麵粉——烘焙食品——工業化主食精深加工的完整産業鏈,有效帶動了豫南弱麥産業發展。2016年淮濱被列為全省8個小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試點縣(市)之一,成功申報河南省弱筋小麥農業科技園區,還與五糧液集團簽訂了優質弱筋小麥供貨協議,成為五糧液集團原料供應基地。
發展生態文化旅遊,實現經濟生態雙贏
淮濱縣擁有異常發達的水系資源。這裡自然風光秀美,河湖水塘星羅棋佈,淮南濕地保護區總面積達3400公頃,兔子湖、方家湖、烏龍港等湖泊,猶如一顆顆閃亮的珍珠,鑲嵌在淮河之畔,風光旖旎,被譽為豫南的“香格里拉”。
今天的淮濱縣大力發展旅遊業,並將發展定位為“水景生態園林城市”,力圖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應共贏。縣長梁超在專訪仲介紹,目前該縣已開始籌備建設期思鎮兔子湖曹圩度假村、孫叔敖廉吏文化教育基地、西周蔣國古城遺址、蔣氏文化園、方家湖生態公園、雞頭米産業園等景點;著手實施張莊鄉晚秋黃梨採摘基地、兔子湖美化工程、人文資料收集工作;加緊推進谷堆鄉生態果蔬園、思河美化等項目。如今,該縣的王店鄉白露河故道風光、萬畝紫雲英基地已開始迎客。淮濱正成為豫皖兩省淮河岸畔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為了響應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河南省在2016年年底提出了“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淮濱縣成功入圍該項目,並成為首批試點縣,共謀劃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56個,總投資超過450億元。縣長梁超表示,希望通過納入“百城建設提質工程”,使得整個淮濱的建設得到質的提升,讓淮濱人民共享發展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