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構建“一帶一路”包容性金融生態圈

2017-05-16 15:05:47|來源:經濟參考報|編輯:趙春曉

  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15日落下帷幕。會議達成五點重要共識,會議公報發表了成果清單。要將這些共識和成果變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務實而又富有成效的合作,亟待構建起一個具有廣泛包容性的“一帶一路”金融生態圈。

  資金融通需要各國共商、共建、共享。但是,各國金融體制、金融機構、金融規模等各有不同,金融運行的外部環境,包括法律與制度環境、社會信用體系、會計與審計準則、仲介服務體系、企業組織管理模式、銀企關係等方面,也是千差萬別,因而金融支持“一帶一路”建設在努力滿足項目參與主體利益訴求的同時,也會受到項目落地國獨特金融生態環境制約。

  這些情況表明,要發揮金融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作用,滿足沿線發展中國家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的強烈願望,沿線各國必須朝著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方向,積極推動本國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在“一帶一路”建設總框架下,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

  首先,“一帶一路”包容性金融生態圈必須建立在市場化原則之上。中國積極為“一帶一路”搭建資金平臺,促進資金融通,通過與沿線國家搭建利益共同體,充分調動沿線國家資源,努力創造多贏局面。但這並不意味著單向資金支持或單方面讓利。只有按照市場化原則運作,才有可能最大規模引入內外部建設資金,高效可持續地服務於“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提升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本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

  第二,“一帶一路”包容性金融生態圈,要服務於有效防控項目金融風險的目標。“一帶一路”建設項目通常週期長,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操作風險都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既需要通過金融要素的重新組合與排列,實現金融風險的分散與共擔,也需要相關國家通過內部金融生態環境的帕累托改進,努力降低項目運行的環境風險。

  第三,“一帶一路”包容性金融生態圈,要努力形成適應資金融通的最大金融生態環境公約數。服務於金融運行的內外部環境,既是金融運行成本的構成部分,也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金融運行的風險。而資金融通屬於國際資本流動範疇,各國金融生態環境客觀上存在差異,只有努力形成最大公約數,才有可能最大程度降低交易成本與風險,提高市場主體積極性。而追求最大公約數的措施包括:降低和消除準入壁壘,進一步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網絡化佈局,推動金融服務對接,實現資本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融通,發揮國際、區域金融中心作用,加強金融監管當局交流與合作,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強化公司治理,擴大市場仲介服務,等等。

  一言以蔽之,一個效率高、風險低、包容性強的金融生態系統,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的重要基礎和保證。

  (作者:陳濤   原標題:構建“一帶一路”包容性金融生態圈)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