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故事剛剛開始
經濟學家們通過數據看到的是全球財富與貿易流速與流向的變化,以及發展動力的轉移,但活躍在數據背後的是觀念與行為方式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各種各樣的合作與建設,給許多國家帶來了經濟上的發展,帶來了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如果從整體的視角來看,豐富多彩的發展實踐,已然搭建起了一個宏大的敘事框架,而如果從個體的視角來看,有血有肉的人文交流,也創造出了無數動人的百姓故事。
“一帶一路”有很多故事,媒體介紹比較多的,是中國企業走出去,在當地投資、修路、建廠的情況。除了這些經濟貿易的活動外,中國企業以及隨之而行的中國人的出現,究竟會給沿線國家人民帶來怎樣的思想風暴?這可能更吸引人。
肯尼亞有一條英國殖民時期修建的鐵路還在運行,但行駛的是老舊而緩慢的觀光列車,它讓人們很快會遙想起英國當年的強盛。如今,殖民者已經“走出非洲”,他們修建的鐵路也運走了肯尼亞的財富,留下的是落後與貧窮,還有那一套旨在維護殖民者特權和殖民體系穩定的制度,這麼多年來仍一直在制約著發展。
中國人來了,也要幫助非洲修路。按照西方人的思維慣性,中國人是“新殖民者”,會和他們的祖輩做同樣的事情,把財富單向地運回中國。“一帶一路”的故事一開始就碰上了西方殖民故事敘事邏輯的挑戰。
但隨著鐵路、公路的延伸,“一帶一路”的故事慢慢形成了不同的敘事邏輯。中國企業修建的鐵路是現代化的、低碳運行的,中國人教當地人如何修建鐵路、如何使用機器、如何管理運輸線路、如何將自身的經濟潛能發揮出來,也在培育著他們勞動致富的新觀念,用中國人艱苦奮鬥與守紀律的精神進行著一場意義深遠的“傳、幫、帶”活動。中國人的出現引發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思想衝擊波。
為什麼中國不同於西方?為什麼中國人能走到我們前面?筆者在肯尼亞訪問時,正好碰到該國媒體在討論這些問題。上世紀60年代,肯尼亞的人均GDP大約為600美元,而中國還不到100美元。如今中國超過了8000美元,肯尼亞卻只有1300多美元。原因何在?中國究竟對在哪?肯尼亞究竟哪一步沒走好?人們在對比思考中發現,中國人的勤勞勇敢、奮鬥苦幹,中國人的價值觀、家庭觀、教育觀,都是使得中國快速實現工業化的文化原因。
英國《金融時報》最近的一篇評論説,有位名叫麥克斯韋·澤肯的16歲的利比裡亞少年,他住在年巴縣鄉下。當被問到渴望到哪學習時,他説:“我想到中國學習工程技術,然後回國建設我們的道路和城市。他們説一定要參觀中國的長城。很遺憾,我們國家沒有那樣的建築。”在這位少年的表述中,長城顯然成為中國文明呈現出的一種軟實力象徵。
過去500年是西方殖民、擴張的500年,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到達·伽馬的航船抵達印度,歐洲的帝國開始了爭搶、分割世界的大擴張。他們把思想和價值觀傳播到了世界各地,對很多發展中國家的政治、經濟、教育等諸多方面都形成了深遠影響。
沿著“一帶一路”,文明的交流繼續發生著變化,變化的方向則越來越朝向東方,越來越包容。經濟學家們通過數據看到的是全球財富與貿易流速與流向的變化,以及發展動力的轉移,但活躍在數據背後的是觀念與行為方式。變化固然是緩慢的,卻有著頑強而持久的滲透力,它最終一定會形成可以勾勒出人類歷史發展線條的濃重筆觸。
我們的故事,其實才剛剛開始。
(作者:丁剛 原標題:一帶一路,故事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