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中國鄉村行】湖北省蘄春縣: 小小艾草變成金色名片
艾灸。
蘄艾。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吳家迎):“昨天我們講了選穴的方法,那麼大家現在回憶下昨天學的原則有哪些呢……” 在湖北省蘄春縣一所蘄艾養生師培訓學校裏,一名老師正在為學生講解艾灸的治療原理,並演示了艾灸療法。
只見老師將一根類似于雪茄煙粗細的艾柱一端點燃,冒著白煙的一端垂直于學生頸部,在距離皮膚2釐米左右的位置停留下來。老師説,一般在一個部位停留5-7分鐘,通過艾熱熏烤刺激人體穴位或者特定部位,達到治療目的。
艾灸是中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産生於中國的遠古時代,它的主要原料為艾草,這所培訓學校的所在地正是有著“中國艾都”稱號的湖北省蘄春縣。
培訓學校校長朱珠接受記者採訪。
校長朱珠介紹,由於蘄春“中國艾都”、“李時珍故里”和“蘄艾之鄉”的招牌效應,近兩年,前來學習蘄艾養生的學員越來越多。學校從2014年10月成立到目前已經培訓學員近3000人。學員也從最開始的以蘄春本地人為主,慢慢擴散到來自全國各地。
朱珠説:“上海的,北京的,黑龍江的,新疆的,四川的都有,外地學員佔三分之一。剛開始以本地為主,慢慢的擴散到外面的。外地的學員目的很明確,就是來學習一門技術,來中國艾都,來李時珍的故鄉,了解最傳統、最正宗的艾灸技術,本地的主要想著這麼火,來了解下看下是一種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