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的“五路”理念:提供全球大變革時代新動力

2017-05-22 20:47:20|來源:瞭望|編輯:杜軍帥

  “一帶一路”的“五路”理念:提供全球大變革時代新動力

  5月14日,習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併發表題為《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主旨演講 馬佔成攝/本刊

  “孟夏之日,萬物並秀。”美好的時節,孕育新的希望;合作的盛會,激蕩奮進力量。日前,伴隨著“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召開,來自100多個國家的各界嘉賓齊聚北京,帶著對世界形勢和人類命運的觀察思考,共商“一帶一路”建設合作大計。

  “2000多年前,我們的先輩篳路藍縷,穿越草原沙漠,開闢出聯通亞歐非的陸上絲綢之路;我們的先輩揚帆遠航,穿越驚濤駭浪,闖蕩出連接東西方的海上絲綢之路。”

  5月14日上午,國家會議中心,習近平主席發表了題為《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主旨演講。在這篇6000多字的演講中,習近平主席深刻闡述了絲路精神的準確內涵,全面總結了“一帶一路”建設近4年來取得的豐碩成果,並站在當今世界發展新的時間節點上,順乎時代潮流,以解決世界現實問題的智慧與擔當,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一帶一路”以及怎樣建設好“一帶一路”等重大問題,為“一帶一路”倡議描繪出更加令人期待的藍圖,也為當今這個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變遷時代,注入了新的動力。

  能容納1600多人的會議大廳座無虛席。40余分鐘的演講,全場報以27次熱烈掌聲。習近平主席的深邃思考、宏大倡議、務實推動,得到與會各界嘉賓的高度讚揚。

  “習近平主席的演講高瞻遠矚、求真務實,既為‘一帶一路’建設指明瞭方向和路徑,又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提供了堅實支點,讓我們有信心有底氣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評價到。

  外媒評價,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回答了長期以來人們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疑問和顧慮,展現了推動和平、繁榮、開放、創新、文明世界的理念,必將會把“一帶一路”建成分享中國成功經驗和成果、共同繁榮發展、造福世界人民的工程。

  “這不僅意味著‘一帶一路’建設進入新時代,更意味著世界的共同發展事業進入了新時代。”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佩裏的讚嘆,道出了與會人士的心聲。

  絲路精神凝聚共識

  “古絲綢之路綿亙萬里,延續千年,積澱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以豐厚的歷史積澱和深邃的歷史眼光,高度凝練地概括了絲綢之路的精髓和精神,並強調“這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産”。

  “如此重要的場合,習主席不惜筆墨闡述絲路精神,無疑是為了進一步凝聚共識。”在接受《瞭望》新聞週刊記者採訪時,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表示。

  “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擺在全人類面前的嚴峻挑戰。這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提到的“三個赤字”,正是與會人士普遍關心的全球治理難題。

  當時間邁入21世紀的第17個年頭,和平與發展雖是時代主題,但衝突與動蕩也頻頻敲門。與此同時,世界經濟發展仍處困境,全球化進程處在新的十字路口。如何探索發展新路徑、探尋增長新動力,世界期待更加清晰的新行動綱領。

  2013年的秋天,習近平主席審時度勢,創造性地提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這一中國領導人在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發生複雜深刻變化之際提出的新倡議,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順應並助推全球化、世界多極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與各國互聯互通、包容互鑒、互利共贏的時代潮流,從中國自身發展經驗出發,為解決世界發展難題與挑戰貢獻中國力量、中國平臺與中國智慧。

  然而,也如《歐洲時報》5月14日發表評論文章所分析的那樣,“一帶一路”建設是中國向世界提供的最大公共産品,涉及區域之廣袤,合作成員之眾多,治理模式之深刻,操作層面之繁雜,都是前所未有的。正因為如此,“一帶一路”倡議自提出至今,在國際社會經歷了一個從疑惑到爭議再到廣泛支持的過程。

  “要凝聚共識,歷史是最好的老師。”有學者提到,歷史長河大浪淘沙,留下的遺産都已化作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古絲綢之路能夠名垂青史,就是因為它使用的不是戰馬長矛,而是駝隊和善意;依靠的不是船堅炮利,而是互利和友誼。“兩千多年的交往歷史證明,只要堅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不同種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發展。”

  “這是古絲綢之路留給我們的寶貴啟示,也為解決今天的全球發展問題提供了一把鑰匙。”採訪中,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宏觀研究部主任賈晉京直言,面對風險挑戰頻發的世界,為經濟增長增添新動力,使發展更加普惠平衡,讓貧富鴻溝有效彌合,同樣需要各個國家地區攜手同心,開展全方位合作,這樣就能夠克難前行、共創輝煌。

  在其看來,“絲路精神”兼具歷史厚度與創新思維,從根源上決定了其強大的生命力和廣泛認可度。

  “這段歷史表明,無論相隔多遠,只要我們勇敢邁出第一步,堅持相向而行,就能走出一條相遇相知、共同發展之路,走向幸福安寧和諧美好的遠方。”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表示。

  《歐洲時報》的上述文章談到,此次高峰論壇能夠有130多個國家和70多個國際組織的約1500名代表出席,甚至此前對“一帶一路”建設態度較冷的部分歐美大國也派出代表與會,“既緣于‘一帶一路’建設三年多來取得的實實在在的、惠及多國的成果,也與這幾年來中國不斷表明共建與共贏的態度有關。”

  “關鍵在於‘一帶一路’倡議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圍繞發展這個最大公約數,致力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利益共同體,追求百花齊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獨秀的小利,成為現階段能夠凝聚各國共識的重要國際公共産品。”賈晉京説。

  五大領域鋪展宏偉藍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4年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聯合國大會、聯合國安理會等的重要決議也納入‘一帶一路’建設內容。”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明確表示,“一帶一路”建設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建設成果豐碩。

  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古絲綢之路的輝煌史在於能棄大國之榮威,與沿線各國不論大小貧富均能坦誠相見,互學互鑒互通。因為絲綢之路能通達天下,於是,文明在開放中發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

  道在通,通則順,順則達,道濟天下。這不僅內生於中國的哲學稟賦中,在今天也一樣深深嵌入了“一帶一路”宏偉構想的理念和實踐中。也因此,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同時,這“五通”也是衡量成果的標準。

  因為政策溝通不斷深化,中國與相關國家戰略對接、協調政策、優勢互補,實現了“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因為設施聯通不斷加強,中國與沿線國家的複合型基礎設施網絡正在形成,“道路通,百業興”;

  因為貿易暢通不斷提升,沿線各國不斷改善營商環境,貿易總額加快發展,為有關國家創造大量稅收和就業崗位,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因為資金融通不斷擴大,突破了建設項目的融資瓶頸,金融合作網絡漸次形成、初具規模;

  因為民心相通不斷促進,沿線各國人民往來頻繁,在交流中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為“一帶一路”建設夯實了民意基礎,築牢了社會根基。

  “‘一帶一路’建設提出將近4年來,在‘五通’領域,都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的重要跨越,進入到了務實合作的新階段。”在接受《瞭望》新聞週刊記者採訪時,賈晉京評價到。

  “實實在在的成果,讓沿線各國增進了對‘一帶一路’倡議的了解,消除了各種猜測疑慮。”在徐洪才看來,更為重要的是,這證明了“一帶一路”倡議順應時代潮流,適應發展規律,符合各國人民利益,具有廣闊前景,進一步增強了我們推動“一路一帶”建設的信心。

  “中國人説,‘萬事開頭難’。‘一帶一路’建設已經邁出堅實步伐。我們要乘勢而上、順勢而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再次發出倡議,提出要將“一帶一路”建設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

  “這十個大字非常重要。和平是前提,繁榮是目標,開放是導向,創新是動力,文明是內涵。”在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看來,“五路”根植歷史,直面未來,符合時代潮流,是今後共建“一帶一路”清晰的行動綱領。

  “應當説,這五個方向都極具針對性。”徐洪才向《瞭望》新聞週刊記者道出了自己的觀點:

  為了彌合和平赤字,“一帶一路”要建成和平之路,通過共建共享安全格局來彰顯公道正義,夯實世界和平的民意基礎;

  為了彌合發展赤字,“一帶一路”致力於建設繁榮之路、創新之路,以創新為先導,通過釋放各國發展潛力,增強經濟增長活力,為沿線及建設參與國家的繁榮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為了彌合治理赤字,“一帶一路”要建設成為開放之路和文明之路。推動構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投資規則體系,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實現全球善治。

  “這‘五路’為‘一帶一路’建設在下一階段的發展提供系統性、方向性、指向未來的理念倡導,是對倡議發展構想的完整闡述,其中蘊含了其對全球治理及治國理政的理念和思想。”有分析評價到。

  大國擔當注入強大動力

  “當前,中國發展正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將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不斷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持續發展,為‘一帶一路’注入強大動力,為世界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作出莊嚴承諾:中國願同世界各國分享發展經驗,但不會干涉他國內政,不會輸出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更不會強加於人。我們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會重復地緣博弈的老套路,而將開創合作共贏的新模式;不會形成破壞穩定的小集團,而將建設和諧共存的大家庭。

  習近平主席還就下一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拿出了富含“真金白銀”的合作建設大單,包括中國將加大對“一帶一路”建設資金支持,向絲路基金新增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鼓勵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規模預計約3000億元人民幣;中國將積極同“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發展互利共贏的經貿夥伴關係,促進同各相關國家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建設“一帶一路”自由貿易網絡;中國願同各國加強創新合作,啟動“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開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聯合實驗室、科技園區合作、技術轉移4項行動;中國將在未來3年向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中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600億元人民幣援助,建設更多民生項目。中國將向“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提供20億元人民幣緊急糧食援助,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資10億美元,在沿線國家實施100個“幸福家園”、100個“愛心助困”、100個“康復助醫”等項目。

  “這些舉措對於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行穩致遠非常有必要。”賈晉京向《瞭望》新聞週刊記者談到,以擴大絲路基金規模為例,一方面,在前期投資過程中發現,“一帶一路”沿線的資金需求是非常龐大的,絲路基金在前期已經積累了大量的項目儲備,未來對資金存在大量需求,對絲路基金增資有助於發揮其運作模式較為靈活高效的優勢,更好地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另一方面,更充足的資金也有助於絲路基金進一步發揮其杠桿撬動作用,更好地調動沿線國家資源和國際金融機構的資金,促進我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投資合作,分享“一帶一路”建設成果。

  “這説明,中國政府支持‘一帶一路’建設不僅僅是倡議,不僅僅是口號,不僅僅是舉辦高峰論壇或簽署各種雙邊多邊協議,而是要投入真金白銀,特別是中國政府的公共資金,將通過絲路基金、亞投行、金磚銀行、世界銀行等中國政府主導的金融機構或國際性多邊金融機構,引導社會資本廣泛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在徐洪才看來,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的這一番表態,充分體現出中國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和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大國擔當,以及作為倡議發起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極大誠意。

  採訪中,專家們談到,中國今天取得的巨大建設成就,基於本國人民的奮發圖強,也得益於一個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世界環境。作為全球發展的重要引擎,中國願意基於自身多年的發展經驗,為增長乏力、發展失衡、貧富分化的世界經濟真誠地拿出中國解決方案、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一帶一路”倡議正是中國方案的一部分,是造福人類的偉大願景。

  “中國勇於承擔大國責任,擎起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大旗,積極為解決世界和區域問題尋找解決方案,這就為‘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帶動效應,激發了世界經濟增長新動能,推進了全球經濟治理新秩序的建構與完善,為實現聯動式發展不斷注入能量。”賈晉京談到。

  當然,這並不表示中國要大包大攬。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言,“一帶一路”建設將由大家共同商量,“一帶一路”建設成果將由大家共同分享。

  “只要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一帶一路’建設就能奏出人類協同的世紀交響曲,就能建設出人類幸福和諧的百花園。”徐洪才最後表示。(記者 尚前名)

標簽:一帶一路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