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中國同歐盟的關係

2017-05-23 15:42:21|來源:外交部網站|編輯:徐雅平

  (最近更新時間:2017年1月)

  一、政治關係

  1975年5月6日,中國與歐洲經濟共同體建立外交關係。1983年10月,中國與歐洲煤鋼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分別建立外交關係。1983年11月1日,中國與歐洲共同體正式宣佈全面建交。

  1998年,中歐建立面向21世紀的長期穩定的建設性夥伴關係。2001年,雙方建立全面夥伴關係。2003年,中歐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2003年,中國發表首份對歐盟政策文件。2013年,雙方發表《中歐合作2020戰略規劃》。2014年,中歐提出打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夥伴關係,中國發表第二份對歐盟政策文件。雙方迄已建立近70個磋商和對話機制,涵蓋政治、經貿、人文、科技、能源、環境等各領域。

  2014年4月,習近平主席對歐盟總部進行正式訪問,同時任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及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茨舉行會談、會見,並在歐洲學院發表演講。這是中國國家主席首次訪問歐盟總部。2016年7月,習近平主席在北京會見來華出席第十八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的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

  中國歐盟領導人年度會晤機制是雙方最高級別的政治對話機制,建立於1998年。2016年7月,李克強總理在北京與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共同主持第十八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

  中歐高級別戰略對話是中歐就宏觀戰略問題進行深入溝通的重要平臺,建立於2010年。2016年6月,國務委員楊潔篪同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兼歐盟委員會副主席莫蓋裏尼在布魯塞爾共同主持第六輪中歐高級別戰略對話。

  二、經貿關係

  歐盟是我國最大貿易夥伴、最大進口來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場。我國是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場。受全球貿易普遍下滑、歐元貶值等因素影響,2016年中歐貿易額5469億美元,同比下降3.1%;歐盟對華投資88億美元,同比增長35.1%;中國對歐盟非金融類直接投資72.9億美元,同比增長1%。2014年中歐啟動投資協定談判。歐盟是我國累計最大技術引進來源地。截至2016年年底,我國從歐盟引進技術累計52467項,合同金額1972.4億美元。

  中歐經貿高層對話是中歐經貿領域最高級別對話機制,建立於2008年。2016年10月,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同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卡泰寧在布魯塞爾共同主持第六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雙方還建有經貿混委會、貿易政策、知識産權、競爭政策等對話機制。

  三、其它領域合作

  (一)能源合作

  1997年,雙方建立能源工作組會議機制。2004年,雙方簽署和平利用核能研發合作協定。2005年,建立中歐能源交通戰略對話機制。2009年,雙方先後簽署《中歐清潔能源中心財政協議》和《中歐清潔能源中心聯合聲明》。雙方在國際熱核聚變試驗反應堆計劃(ITER)、氫能、燃料電池、生物燃料、風電、潔凈煤、能效與可再生能源等領域開展技術合作。2010年4月,時任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訪華期間,設立在清華大學的中歐清潔能源中心正式揭牌。2012年5月,中歐高層能源會議在布魯塞爾舉行,宣佈建立中歐能源消費國戰略夥伴關係。2013年11月,第六屆中歐能源對話會在華舉行,雙方簽署了《中歐能源安全聯合聲明》。2016年7月,雙方簽署了《中國-歐盟能源路線圖(2016-2020)》

  (二)科技合作

  中歐科技合作始於1981年。1991年成立中歐科技合作工作組,1998年改名為“中歐科技合作指導委員會”,定期磋商合作政策和行動措施。1998年,雙方簽署《中歐科技合作協定》,2004年續簽。2003年,中國同歐盟簽署“伽利略計劃”合作協定,成為第一個參加該計劃的非歐盟國家。2009年,雙方簽署《中歐科技夥伴計劃》。2010年,中歐簽署關於特別鼓勵中歐中小企業開展能源科研創新合作的聯合聲明,中方為此專門設立為期3年(2011-2013)、金額達1億元人民幣的“中歐中小企業節能減排專項基金”,用以支持雙方中小企業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領域開展科技合作,2014年該基金列入“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中歐積極開展科技項目合作,涉及能源、生物技術、農業、健康醫學、自然資源、環境等諸多領域。2012年9月第十五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宣佈建立全面的年度創新合作對話。首次對話于2013年11月在華舉行,第二次對話于2015年6月在布魯塞爾舉行。2015年,第十七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期間,雙方同意為共同關心的研究和創新項目建立聯合資助機制,促進和指導中歐相互參與對方科研創新資助計劃。 2016年6月,中歐創新合作論壇在成都舉行。

  (三)氣候變化合作

  2005年,中歐發表氣候變化聯合宣言,建立了氣候變化夥伴關係。2006年,中歐氣候變化工作組啟動;同年,雙方達成氣候變化合作滾動工作計劃,提出了氣候變化影響與適應、清潔技術等諸多合作領域。雙方在省級應對氣候變化方案制訂、清潔發展機制能力建設及碳捕集和封存技術研發等領域開展合作。2010年4月,雙方建立氣候變化部長級對話。2015年6月29日,中國和歐盟在布魯塞爾發表中歐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共同面對全球氣候變化這一重大挑戰。

  (四)城鎮化合作

  2012年2月,第十四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宣佈成立中歐城鎮化夥伴關係,著重推動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交流與合作。2012年5月,中歐城鎮化夥伴關係高層會議在布魯塞爾舉行,李克強副總理(時任)出席開幕式並致辭,與時任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共同簽署了《中歐城鎮化夥伴關係共同宣言》。2013年11月,中歐城鎮化夥伴關係論壇及中歐城市博覽會在北京舉行,雙方簽署了城市“結對子”協議。2016年7月,第十八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期間,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共同出席了在北京舉行的“2016中歐城鎮化夥伴關係務實合作項目簽約儀式”,並見證簽署12對中歐城鎮化夥伴關係務實合作項目。

  (五)文教、青年合作

  中歐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制是中歐雙方為加強人文交流搭建的高層次平臺,建立於2012年。2015年9月,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同歐盟委員會教育、文化、青年、體育委員瑙夫勞契奇在布魯塞爾共同主持中歐高級別人文交流對話機制第三次會議。2016年10月,作為機制的一次特殊安排,瑙夫勞契奇來華出席在北京舉行的中國-歐盟國家教育部長會議。

  2003年,中歐簽署關於加強文化交流與合作的聯合聲明。2010年10月,首屆“中歐文化高峰論壇”在布魯塞爾舉行。2012年為“中歐文化對話年”,2月對話年開幕式在布魯塞爾舉行,11月對話年閉幕式在北京舉行。2014年,第四屆“中歐文化高峰論壇”在巴黎舉行。

  2011年為“中歐青年交流年”,這是中歐建交以來雙方聯合舉辦的第一個主題年,也是中歐迄今最大規模的一次人文交流活動。

  1994年,上海交通大學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成立。2007年,中歐簽署加強教育合作的聯合聲明,建立教育政策對話機制。2008年,中國政法大學中歐法學院正式成立。2009年,中歐簽署《語言合作聯合聲明》和《中歐清潔與可再生能源學院》財政協議。

  截至2016年底,中方已在歐盟28個成員國建立131所孔子學院和251個孔子課堂,中國高校已開齊歐盟全部24種官方語言課程。中國在歐盟國家的留學人員總數約30萬人。歐盟國家共有超過4.5萬人來華留學。

  2016年,歐方來華旅遊328萬人次,同比增長10%。

  此外,中歐在工業、農業、環保、質檢、旅遊、海關、金融、交通、衛生、社會保障等領域也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對話與合作。

標簽: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