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高峰論壇:“五路”並舉 開拓“一帶一路”新前景
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 述評:“五路”並舉,開拓“一帶一路”新前景——解讀“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之二
新華社記者柳絲
2000多年前,“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古絲綢之路,連接東西,促進了沿線地區的發展與進步。4年前,當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人們這段“流淌著牛奶與蜂蜜”的繁榮記憶重新開始復興。
從歷史邁向未來。剛剛結束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傳承歷史精神,總結四載經驗,展望未來發展,創造性地繪製了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的美好畫卷,意義重大,催人奮進。
“五路”的提出,是中國對“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的回答,是消除“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嚴峻挑戰的方向和路徑。
當今世界,挑戰頻發,既有經濟增長動力不足,也有發展不平衡鴻溝,還有全球安全威脅,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或獨自解決。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實現共贏共享發展。這既是歷史潮流的延續,也是面向未來的選擇。
今天,中歐、中亞班列馳騁在歐亞大地,運送豐富的貨物品類,架起和平與友誼之橋;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蒙古國“草原之路”等和“一帶一路”的對接,順應了各自人民加快發展的夢想;中巴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化作中國-南亞命運共同體的經脈……攤開世界地圖,“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條陸路,一條海路,延伸拓展,縱橫交錯,聯通亞洲、歐洲和非洲並延伸全球。
以色列資深外交官、特拉維夫大學國家問題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奧代德·埃蘭認為,“一帶一路”跨越種族、政治、宗教、經濟多樣性和衝突的地區,可能為所涉國家改善經濟、政治和安全現實提供動力。
近4年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支持和參與,接連寫入聯合國大會、安理會等重要決議,基礎設施連通網絡初步成型,民眾已經開始得到實惠……豐碩的成果表明,“一帶一路”這一造福各國人民的世紀工程,獲得了越來越廣泛的認同。此次高峰論壇,又結出了5大類、76大項、270多項成果,“一帶一路”合作的領域越來越寬廣,程度越來越深入。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説,“一帶一路”倡議根植于國際發展的共同願景,具有深遠和巨大的潛力。
以高峰論壇為契機,“一帶一路”迎來新起點。“五路”明確了未來“一帶一路”的合作方向: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釋放各國發展潛力,促進互聯互通;打造開放型合作平臺,建設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堅持創新驅動發展,踐行綠色發展;建立多層次人文合作機制,推動各國相互理解、尊重、信任。
綜觀這份路線圖,和平是前提,繁榮是目標,開放是導向,創新是力量,文明是基因。可以説,無論是“五通”目標,還是“五路”的內涵,都同中國正在踐行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一脈相承。
在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庫恩看來,中國五大發展理念貫穿“一帶一路”。他説,五大發展理念正在改變中國社會和促進經濟平衡發展。同樣,“一帶一路”也能夠改善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以及促進全球經濟的平衡。“這是中國為人類文明貢獻真正的、原創的、開拓性的方案。”
根植歷史,面向未來;源自中國,利在世界。“一帶一路”推動“五路”並舉,在全球範圍內整合經濟要素和發展資源,著力應對全球性挑戰,攜手邁向和平安寧與共同發展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