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香港端午節裏看民俗:“放紙龍”、龍舟競渡、遊龍舟水

2017-05-30 15:11:01|來源:新華社|編輯:王瑞芳

  新華社香港5月30日電(記者 丁梓懿):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國家法定節假日,也是首個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中國節日。在香港這座中西交融的城市,依然保留著不少端午節的傳統民俗,如舉行龍舟競渡、“放紙龍”儀式、用龍舟進行祭祀、遊龍舟水及吃粽子等。

  30日,香港仔、赤柱、大埔、沙田、西貢、屯門、長洲和大澳等多區舉行龍舟競渡,同時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週年。其中,塔門龍舟競渡特設“慶回歸杯”賽事,西貢龍舟盛會除了傳統龍舟競賽外,還舉辦嘉年華,與市民及遊客歡度端陽。

  上午8時許,沙田城門河龍舟賽道兩側擠滿了觀眾。這是香港規模最大的龍舟競賽之一,至今已有20多年的歷史。賽事從上午8時30分開始,每隔10分鐘便有一場比賽,參賽選手有節奏的吶喊聲和觀眾熱烈的歡呼聲匯成一片,現場氣氛持續高漲。

  前來觀賽的沙田居民曹小姐拿著相機,為正在比賽的龍舟隊伍拍照。她對記者説:“今天早上特意吃過粽子,換上運動裝備過來觀看比賽。每年龍舟比賽,我都會過來看,沾個好意頭,下午有時間的話還會去香港仔看比賽。”

  香港人將劃龍舟稱為“扒龍舟”,這個習俗由來已久,最早有記錄的端午龍舟競賽是1919年在港島東區北角舉行的,隨後演變成了一年一度的競渡大賽,近些年還會舉辦國際性的龍舟賽事。

  人們普遍相信,龍舟具有靈性,扒過龍舟後會身體健康、全年順景。在每次龍舟賽前,人們還會舉行簡單而隆重的“放紙龍”祈福儀式。紙龍身上印有“一帆風順”等標語,祈求賽事順利、風調雨順。

  “香港龍舟嘉年華”將於6月2日至4日在維港中環海濱舉行。據主辦方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林建岳日前介紹,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週年,特設“紀念杯”,首次雲集香港十八區龍舟隊伍約5000名健兒參加,共27項賽事,規模為歷年之最。此外,場內還將設有多個港式遊戲攤位、巨型摺紙龍舟、美食車等,預計將有10萬人參與其中。

  説到龍舟祭祀,大嶼山大澳的龍舟祭祀還神儀式不得不提。五月初四早上,人們前往大澳各廟宇請神。到端午節當天,人們會一大早將神像放在龍舟上,沿著各水道巡遊,岸邊居民會焚香拜祭,巡遊完畢就會送神回廟。而在西貢、大埔、香港仔等地的部分村落則有午夜劃龍舟紀念祖先的習俗。

  “遊過龍舟水,百病衰氣除,”居住在西貢的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在端午節當天,他和鄰居們在家吃完粽子、飲完茶後,便去觀賞龍舟競賽。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全家人還會到沙灘上曬曬太陽,或是浸泡在“龍舟水”裏,沾沾好運氣。

  龍舟寓意吉祥,因此村民們都認為龍舟滑過的水是“大吉水”。四面環海的香港,沙細水清的海灘比比皆是,而端午節正值夏天,烈日炎炎,很講“好意頭”的香港人都會在端午假日到“龍舟水”裏浸一浸、遊一遊。人們相信遊“龍舟水”可以洗去霉氣、辟走邪氣、帶來好運,祈求闔家平安。

  每逢端午節,“吃粽子”是全國各地的共同主題。早在半月前,香港各大餅店和超市就把粽子禮盒擺在顯眼位置。集市或菜市場的攤位前,也可見到粽子的身影。無論是傳統的廣東粽、上海粽,還是創新的日韓粽、西方粽、甜品粽,都能買到。

  在嶺南地區,人們過端午節還有不少獨特風俗。挂黃葛藤是客家地區的傳統習俗,人們認為黃葛藤是驅邪之物。端午節當天,家家戶戶會在自家門前挂起黃葛藤,據説這樣的民俗在客家地區已延續了千年。

  “馬拉溜”是一個與粽子有關的奇特風俗,從五月初一、二起,母親會在孩子脖子上挂一個鹼水粽,並叮囑孩子要等到端午才能剝開吃掉,據説也是辟邪之用。

  此外,還有曬“百日姜”、打午時水、送災難、喝午時茶等風俗。人們對傳統節日的重視,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讓這些傳統民俗得以延續下來,將每年的端午節都過得多姿多彩,別具意義。

  原標題:香港端午節裏看民俗:“放紙龍”、龍舟競渡、遊龍舟水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