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特朗普做了這個決定 地球哭了!

2017-06-02 12:53:11|來源:國際在線綜合|編輯:李瑛

  6月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華盛頓白宮發表講話。 當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退出《巴黎協定》。 新華社發(邁克·泰勒攝)

  美國總統特朗普1日在白宮宣佈,美國將退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

  特朗普當天在記者會上説:“即日起,美國將停止落實不具有約束力的《巴黎協定》。”

  特朗普説,《巴黎協定》讓美國處於不利位置,而讓其他國家受益。美國將重新開啟談判,尋求達成一份對美國公平的協議。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當天在一份聲明中批評説,美國“加入了少數拒絕未來的國家行列”。

  特朗普曾稱氣候變化是騙局,並在選舉期間威脅要退出《巴黎協定》。他就任以來要求評估修改奧巴馬政府制定的旨在減少發電廠碳排放的《清潔電力計劃》。特朗普政府提出的2018財年聯邦政府預算也提議停止向一些聯合國應對氣候變化項目撥款,並大幅削減美國環保局的預算。

  特朗普政府在氣候問題上的立場遭到國際社會廣泛批評。

  

  古特雷斯:極其失望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1日通過發言人發表聲明説,美國宣佈退出《巴黎協定》對全世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促進全球安全的努力來説“是一件令人極其失望的事”。

  資料圖:古特雷斯

  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迪雅裏克當天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宣讀了聲明。聲明説,2015年,世界各國達成《巴黎協定》,因為大家認識到氣候變化已經帶來極大危害,對氣候變化採取行動將帶來巨大機會。《巴黎協定》為所有國家提供了一個有意義且靈活的行動框架,《巴黎協定》中描繪的轉型已經開始了。

  聲明説,古特雷斯相信美國的城市、各州和企業界將與其他國家一道,繼續展現遠見和領導力,努力實現低碳、適應性強的經濟增長,為21世紀的繁榮創造高品質的就業和市場。

  聲明説,美國繼續在環境事務上發揮領導作用非常重要。古特雷斯期待與美國政府以及美國和全球各方共同努力,構建子孫後代可依賴的可持續的未來。

  特朗普為何想退出《巴黎協定》?

  《巴黎協定》2015年12月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繼《京都議定書》後第二份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

  《巴黎氣候協定》的簽署國同意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準以上低於2攝氏度之內,並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準以上1.5攝氏度之內。專家認為,即便是2攝氏度的最低目標也並非輕而易舉便能達到,需要各方立即大幅減少化石燃料造成的有害氣體排放。

  這是2016年4月22日在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拍攝的《巴黎協定》高級別簽署儀式現場的資料照片。 新華社記者李木子攝

  目前全球共有196個國家宣佈支持《巴黎氣候協定》,其中147個國家已經正式簽署通過。在2016年11月4日生效的《巴黎協定》中,美國承諾2025年前溫室氣體排放量,比2005年的排放量減少26%至28%,相當於每年減少排放量16億噸。

  此外,參與協定的發達國家將提供資金幫助發展中國家完成能源轉型,承諾在2020年之前為此每年出資1000億美元,增強防禦氣候變化的後果。

  在奧巴馬離任前,美國已經向聯合國設立的“綠色氣候基金”提供了10億美元,並承諾今後將繼續出資30億美元。對此,特朗普認為這是一場想要美國掏錢的騙局,其政府日前提交國會的2018財年預算中已取消這項經費。

  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對全球氣候有何影響?

  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將對《巴黎協定》的履約前景産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第一,將對《巴黎協定》的普遍性構成致命傷害,動搖以《巴黎協定》為核心的國際氣候治理體制的根基。《巴黎協定》與《京都議定書》的最大區別之一在於其普遍性,即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均參加有法律約束力的《巴黎協定》。這被認為是《巴黎協定》的最大亮點。普遍性産生合法性,合法性對全球氣候治理的有效性至關重要。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巴黎協定》的成效可能大打折扣。

  第二,意味著美國明確宣示徹底放棄追求全球氣候治理的領導權,這將使《巴黎協定》履約中的領導力赤字問題顯著惡化。《巴黎協定》的達成是由許多原因共同促成的。其中中美歐三方所展現的集體領導力至關重要。領導力對任何國際環境條約的有效履約都是必不可少的,對《巴黎協定》尤其如此,因為《巴黎協定》的減排模式是以“自下而上”為主要特徵的,法律約束力有限,如果沒有強有力的領導和示範,履約效果難以保證。作為超級大國,美國的退出將出現領導力的真空,加之歐盟受困于英國脫歐談判和其它多重危機,在領導力問題上心有餘而力不足,《巴黎協定》履約過程中面臨的領導力赤字問題更加嚴重。

  第三,引發不良示範效應,重創國際氣候合作信心。如果美國不履行其國家自主減排貢獻(NDC),在國際氣候合作中就會形成所謂“搭便車”現象,必然傷害國家間的合作信心,進而導致其它國家採取類似不作為的政策。目前雖然其它大多數國家都公開表示不論發生什麼都要繼續推進《巴黎協定》的履約,但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一些國家內部的氣候政治會發生相應變化,示範效應難以完全避免。

  第四,美國無法完成其NDC將增加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壓縮其它國家的排放空間,增加其它國家的碳減排負擔,最終增加實現《巴黎協定》溫控2℃目標的難度和成本。這已被我們的模型研究所證實。

  第五,美國大幅削減國際氣候援助資金削弱發展中國家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不利於《巴黎協定》目標的實現。

  資金是《巴黎協定》履約的關鍵工具,事關發展中國家的履約能力。根據 “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發達國家有義務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支持。美國一直是全球環境基金的最大捐助者,其出資額佔比約20.86%。統計顯示,2011-2012年美國是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氣候援助最多的發達國家,超過96億美元。2010年至2015年,美國在國際氣候援助方面共計撥款156億美元,主要用於適應、清潔能源和可持續景觀三類活動。2014年,奧巴馬政府承諾向綠色氣候基金提供30億美元,迄今已劃撥10億美元,佔到了其現有資金規模(24.2億)的40%。現已被特朗普政府叫停。此外,美國削減國際氣候援助資金會嚴重動搖市場投資信心。

  第六,特朗普延遲採取氣候行動可能導致全球減排錯失最佳時間窗口。 “今天不做,明天可以照樣做”這種思路完全不適合應對氣候變化。研究表明,未來十年對於實現《巴黎協定》目標至關重要。今年4月13日,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IIASA)的科學家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發表研究稱,除了不可預見或具有變革性的技術進步,人為排放需要在未來10年達到峰值以實現《巴黎協定》目標。如果負排放科技在全球範圍內仍受到技術或經濟的限制而保持不可實現狀態,那麼到2100年,化石燃料將可能被要求減少到主要能源供應的四分之一以下。

  第七,特朗普政府大幅削減氣候變化基礎研究經費將對未來全球氣候科學研究産生不利影響,最後會影響《巴黎協定》的履約。

  科技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美國在氣候變化基礎研究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美國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地球科學部門在全球氣候變化數據監測和預測等領域具有難以超越的優勢。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必定大幅削減氣候變化研究經費,一旦其政策得以實施,美國多個政府機構的氣候研究經費面臨削減風險。從長遠看,這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將産生重大負面影響。

  總而言之,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將顯著加大實現《巴黎協定》目標的難度,甚至導致《巴黎協定》的目標無法實現。就全球氣候治理的全局而言,全球氣候治理的框架不會坍塌,但確實會受到動搖;全球氣候治理的進程不會逆轉,但確實會受到遲滯。(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國際組織研究中心主任張海濱)

  來源:新華社 央視新聞 人民網

標簽:熱點追蹤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