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特朗普用三個不成立的理由當了氣候“逃兵”

2017-06-03 07:35:05|來源:中新網|編輯:靳松

資料圖:特朗普

  中新社北京6月2日電 題:特朗普用三個不成立的理由當了氣候“逃兵”

  中新社記者 周銳

  繼退出《京都議定書》後,美國又一次當了應對氣候變化的“逃兵”。美國總統特朗普讓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的決定,意味著全球攜手應對氣候變化的體系中缺失了一塊重要拼圖。

  除了自身減排的二氧化碳份額和所提供的資金、技術支持外,美國退出協定的最大影響,在於其動搖了強調“自下而上”、高度依賴各國“自主貢獻”的新的氣候治理體系的信任基礎和嚴肅性。

  嚴肅性的缺失首先體現在特朗普退出協定所使用的三個不成立的理由。

  第一個理由是美國可以締結新協定,但必須對美國公平。

  眾所週知,國際氣候談判的所有成果都是在多邊機制下産生,這意味著協定永遠不會和完全滿意聯繫在一起,而是一個各方都不滿意但能接受的結果。

  《巴黎協定》達成的關鍵,也正是因為其精準地找到了各方均能接受的最佳平衡點。如果美國要求重新談判,這個平衡點就將不復存在。

  第二個理由是發達國家每年籌資1000億美元支援發展中國家的要求。特朗普認為《巴黎協定》通過綠色氣候基金將財富轉移到了其他國家。

  但事實上,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發達國家到2020年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氣候資金”的承諾幾乎成了氣候談判歷史上的最大“騙局”。

  一位資深的談判人士分析説,對於上述承諾,發展中國家開始的理解是“從2010年開始,每年提供千億資金,一直給到2020年”,但“陷阱”在於該文本也可以理解為“在2020年這一年份提供千億支持”,之前的年份即便一分不給也不算違約。

  然而即便是這個被文字遊戲削弱了力度的承諾也似乎只是空頭支票。發達國家提供的錢在哪?直到現在還是氣候大會熱議話題。

  特朗普的第三個理由是中國、印度還會繼續排放溫室氣體。這一觀點完全混淆了排放的當前狀態和歷史責任。

  一般而言,一個國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會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快速上升,隨後到達峰值並開始下降。

  從歷史縱深來看,目前全球氣溫上升在很大程度上源於發達國家在其工業化、城市化過程中肆無忌憚地排放。從當前狀態來説,很多發達國家如今能夠做到排放量的不增或者下降,是因為其早已“排過”。

  相反,對於中國、印度這樣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的國家而言,其排放量的上升是發展客觀規律所致。

  而事實上,以中國為代表的許多發展中國家也在努力避免重走發達國家高排放的發展老路。

  數據顯示,中國連續多年成為可再生能源投資第一大國。而為了兌現《巴黎協定》中的減排承諾,中國未來十餘年間預計會投入近30萬億元人民幣。

  不過,不管理由多麼站不住腳,美國又一次當了氣候“逃兵”已經成為難以改變的事實。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京都議定書》這種“自上而下”給發達國家分配減排目標的模式,《巴黎協定》是由各國以提交“行動計劃”的方式“自下而上”形成。因此,美國此次“跳船”對於全球氣候治理體系的危害可能遠甚于前。

  好消息是,在特朗普宣佈退出後,世界各國集體表態力挺《巴黎協定》,這意味著《巴黎協定》引領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大局沒有改變。

  但是《京都議定書》最終被邊緣化的案例也給出警示,如果不強化落實,如果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和技術支持承諾繼續口惠而實不至,那麼美國退出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負面效應還會進一步放大。(完)

標簽:特朗普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