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香港好人
“愛心飯堂”老闆陳灼明和義工給天橋下的無家可歸者派飯(5月20日攝)。
新華社記者郜婕
香港到處都有好人,有的從內地到香港打拼多年,艱難紮根後不忘幫扶窮人、回饋社會;有的創業成功後捐出億萬財富,書寫慈善傳奇;有的人到中年決定“海歸”並紮根內地,嘗試借鑒國外先進理念培育祖國下一代。
香港回歸20週年之際,尋訪這些香港好人,可以從他們迥異的人生軌跡中看出相似的奉獻熱忱,也折射出香港與內地的血肉聯繫。
免費派飯的“愛心飯堂”老闆
香港深水埗區有一家餐館頗有名氣,人稱“愛心飯堂”。2011年起,這家餐館與社會團體合作,定期向露宿者、獨居老人、殘障人士等免費派飯。如今“愛心飯堂”派飯規模已由最初每月1次、每次幾十份,發展到每星期4次、合計上千份。
“愛心飯堂”老闆陳灼明,人稱“明哥”,從內地來香港近40年,從打工做廚師到自己當老闆,屢次生意難以為繼,都在熱心人士幫助下渡過難關。用他的話説:“這些年,社會力量幫我們生存下來,我們也要回饋社會。”
5月下旬的一個星期六,記者來到陳灼明的餐館,首先注意到門上標明的營業時間與眾不同:下午4時30分就結束營業。這一安排顯然是為準備傍晚派飯預留時間。“今天比較忙,總共要派400份飯,”陳灼明告訴記者,“其中200份給附近兩個屋邨的獨居長者,需要義工挨家挨戶送上門。還有200份給周邊的無家可歸者,他們在那邊天橋下等。”
憑藉“愛心飯堂”的善舉,陳灼明近年獲得不少榮譽,包括當選2013年香港“十大正能量代表”,2014年入選“感動香港十大人物”、獲得“愛心獎”嘉許等。他把獲獎看作“學習機會”:“每次去領獎,可以看看身邊的人(其他獲獎者)是怎麼做的,跟他們學習,改良自己的做法。”
陳灼明團隊在上門為獨居長者送飯時,還會留意對方生活中的其他困難,想辦法幫助解決。遇到節假日、強暴雨等政府規定可停工的情況,一些公共服務機構可能暫停服務,“愛心飯堂”卻“年三十也派飯,遇到八號風球(強颱風,按規定可停工停課)也不中斷”。
記者見到的陳灼明腳踩棕色塑膠拖鞋,衣袖磨得起球破洞,發白的牛仔褲後面一個磨破的口袋底露出黑色皮夾一角。他笑稱,自己打拼多年,“60多歲了還是沒賺到錢,主要因為心軟——小時候吃過苦,後來看到別人沒飯吃就想幫他們”。在他看來,做慈善不僅需要愛心,還要可持續。下一步,他打算探索社會服務企業自負盈虧的發展模式,爭取讓“愛心飯堂”服務點延伸到香港其他幾個基層市民集中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