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專家:為中美農業合作書寫更多有趣的故事
國際在線報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呂曉紅):當地時間6月12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和美國世界糧食獎基金會共同主辦的中美智庫研討會在美國著名農業基地艾奧瓦州首府得梅因舉行。中外專家表示,要將艾奧瓦州與中國的傳統友誼發揚光大,書寫更多有趣的故事。
在中美智庫研討會的開幕式上,世界糧食獎基金會主席奎因大使披露了兩個非常有意思的小故事。他説,2012年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暌別艾奧瓦近30年後再度到訪,就在舉辦中美智庫研討會的這個大廳裏,當時舉辦了中美農業高層論壇。他説:“我們在進入會議廳時,我對習主席説,尊敬的閣下,您對艾奧瓦的訪問以及您跟這裡的淵源是個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我要叫人把這個故事做成一個藝術品,放在這棟大樓裏,讓大家都知道這個故事。”
奎因大使還告訴習主席,自己不僅跟習主席握過手,還曾經在1980年負責接待了兩國恢復邦交後首批到訪的中國代表團,團長正是當時的廣東省省長習仲勳。習主席聞言,風趣地説,那你有兩個有趣的故事了!
奎因大使感慨説,這種奇妙的淵源使得位於美國腹地的艾奧瓦州在中美關係中佔據了一個重要且有意義的位置。
州農業廳廳長諾賽説,艾奧瓦與河北、艾奧瓦與中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在過去三十年間有了長足的發展:“已經建立了許多商業關係,我們艾奧瓦的公司在中國投資併發展市場,從飼料到種子甚至設備生産等無所不有。”
今年3月底、4月初,諾賽廳長就率領州大豆協會代表團前往中國的廣西、廣東等省,了解中國市場,他發現中國的豬飼料行業發展迅猛,而艾奧瓦是美國最主要的豬肉産地,人均7頭豬,在這方面跟中國的同行們頗有共同話題,大家就提高豬肉産量、豬肉的營養成分、基因等進行探討;中國市場對大豆的需求近年來增長迅猛,甚至寵物飼料行業都給美國農産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場。事實上,迅速增長的中國市場抬高了大豆價格,不少美國農場主紛紛擴大了大豆的種植面積。諾賽廳長説:“通常來説,我們這裡的頭號農作物是玉米,但是今年大豆的種植面積跟玉米的面積持平,據我所知,大豆的種植面積是全美第一,其中大部分原因就是響應中國市場的需求。”
今年中美兩國元首海湖莊園會晤後,中美雙方為推進經貿交流與合作,制定了百日行動計劃,已經初現成果,美國的牛肉即將再度進入中國市場。
金佰利農場的格蘭特·金佰利表示,這個消息令人振奮,將對本地的養殖業和其它作物的種植産生積極的影響:“這很有可能會提高本地肉牛的價格,因為有更多的需求嘛,可能會激發農戶養殖更多的牛,而且還會對飼料作物的種植産生影響。”
格蘭特的父母作為金佰利農場的主人榮獲了“2017年艾奧瓦傑出農民獎”,格蘭特本人也被譽為是“農業的未來之星”。作為艾奧瓦的明星農場,金佰利農場跟中國吉林、河北等地簽署了在中國建造示範農莊的協議,他們期待著未來能在中國跟當地農民交流經驗,幫助他們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産品品質,確保食品安全。格蘭特表示,中美元首海湖莊園會後,他對中美在農業領域裏的合作更有信心了。
為進一步推進這種良好互動與合作,中國社會科學院與世界糧食獎基金會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世界糧食獎基金會主席奎因大使指出,中美智庫有責任將這種良好的互動與合作繼續發展下去,書寫更多的有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