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談】弱冠之年,香港的機遇在哪?
今年的7月1日,是香港回歸祖國20週年紀念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已于6月29日啟程親赴香港,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週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並視察香港特別行政區。在當天抵達香港時,習主席在機場對媒體發表了簡短講話,説他此次訪港有三個目的:一是表示祝福,二是體現支持,三是謀劃未來。
如果把香港回歸祖國20週年比作一個人成長經歷的話,那麼它顯然已經度過了嬰幼期、青春期,正向成年期邁進。此次紀念香港回歸祖國20年的活動,好比是香港的“弱冠之禮”,中央政府送來的祝福和支持,特別是對香港未來的謀劃與定位,將會給“東方之珠”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長期以來,香港的地位可以用三個中心來概括,分別是:國際金融中心、世界貿易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這樣的定位,使得香港天然具備了橋梁、管道和紐帶的優勢,成為聯通中國與世界的“超級聯繫人”。香港回歸祖國20年來,在“一國兩制”框架下,中央政府給香港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特別是近5年出臺的一系列惠港政策,成為香港繁榮穩定的堅強後盾。
從2015年11月《CEPA服務貿易協議》的簽署,到2017年6月《CEPA投資協議》和《CEPA經濟技術合作協議》的簽署,從滬港通、深港通到債券通,中央對香港做出的特殊貿易安排,使得香港始終享受內地最優惠的開放措施。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亞洲最大資産管理中心、在多個國際評級機構中評分優良……這些成績,見證了香港20年來的蓬勃發展。所以,習主席在機場講話中提到的祝福與支持,既是對香港回歸後取得的成就的祝賀,也表明中央會一如既往地當好香港的後盾,支持香港的發展。
那麼,香港的未來機遇在哪?從國家發展的大格局來看,這一機遇就存在於將香港的經濟轉型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起來,抓住“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交集,最大化發揮香港獨特的優勢,成為 “一帶一路”建設的參與者、建設者、貢獻者和受益者。這四重角色,應該是香港這位 “超級聯繫人”未來體現的新內涵。
事實上,香港在歷史上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中轉站,一些傳統支柱産業,比如物流、航運和服務業,可以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鐵路、港口和海上航線的建設。另外,香港的科技和中小企業,也能從“一帶一路”跨境電子商務貿易發展中得到實惠。而香港作為自由港,在稅率、人才、管理、商業網絡、金融服務、營商環境等方面都有優勢,可以成為“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融資平臺,解決“一帶一路”推進過程中所需的鉅額資金問題,這是香港相對內地來説,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一個最主要的特色與長處。
由此可見,香港的未來與“一帶一路”建設息息相關。而兩者要很好地融合促進,關鍵在於堅持“一國兩制”。關於這一點,習主席在機場講話中談到謀劃香港未來時,也著重強調要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此前,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指出,“一國兩制”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最大優勢。
確實,過去20年香港所取得的成就,正是“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未來20年乃至更長遠的時間,香港也應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將自身的經濟發展融入國家整體發展規劃當中,緊緊抓住“一帶一路”建設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為“東方之珠”創造新的輝煌。(文/盛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