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的五年·人權篇】“刺繡活化石”水族馬尾繡煥發新生扶助當地婦女脫貧致富
馬尾繡圖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報道(記者 王覺眠、盧昭成):水族馬尾繡是中國西南地區貴州省生活的水族人世代傳承的古老刺繡藝術,被譽為中國刺繡的“活化石”,其紋飾與中原青銅器的紋飾十分相似,具有中華文明的厚重感,它的製作方法是把白絲線緊緊纏繞在三根馬尾絲上,然後用纏好的馬尾線盤繞成花紋輪廓,然後在輪廓內用絲線繡、挑、補、梭成各種古雅的紋飾圖案,馬尾繡的特點是浮雕感強烈,圖案具有當地婦女的獨特審美。
2006年,水族馬尾繡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其發展和推廣得到了政府的扶持,越來越多的水族婦女不再外出打工,而是專門從事馬尾繡的製作。宋水仙是馬尾繡傳承人,她在自家木樓上建起了一所馬尾繡家庭博物館,成為了馬尾繡文化的推廣平臺,她同時組織當地婦女製作馬尾繡,幫助她們設計花紋,把馬尾繡從過去單純的水族婦女背帶裝飾的作用中解放出來,製作出更為符合現代人生活的産品,給這項傳統的技藝注入了新的活力。宋水仙對記者説,從去年開始,電商成為了馬尾繡銷售的主要渠道。
馬尾繡圖
馬尾繡圖
馬尾繡圖
馬尾繡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