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期待中國在G20峰會發揮影響力:充當全球“守護者角色”
參考消息網7月3日報道 外媒稱,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將於7日至8日在德國漢堡舉行,推進自由貿易和巴黎氣候協定將成為主要議題,對自由貿易和巴黎氣候協定持消極態度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言行備受關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希望取代美國扮演推進自由貿易和阻止全球變暖的“守護者角色”,擴大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
據《日本經濟新聞》7月2日報道,日前在中國大連召開的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世界經濟論壇主席克勞斯·施瓦布讚揚了中國。他指出,自去年秋季以來,中國發揮了負責任的世界領導者的作用。
去年9月在杭州召開的G20峰會,今年1月的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5月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習主席在各個場合都貫徹了積極推進全球化和氣候變暖對策的姿態,施瓦布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
據德新社7月2日報道,由於特朗普執政下的美國日趨孤立,中國的地位將在今年7月的G20峰會上經受考驗。
報道稱,去年中國的可再生能源投資達783億美元,超過了歐盟和美國,它還承諾要在2020年之前再投資3600億美元,並已雇用了約40%的全球可再生能源部門勞動力。但是,批評者認為中國在提出建議、説服他國或超越既定目標方面並不處於領先地位。
不過,一旦世界開始談論中國的領導地位,那就説明它已在途中,快要成功了。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的米科·霍塔裏説:“我們低估了感知的力量。”
報道稱,中國正在逐步成為自由貿易的捍衛者,與特朗普的保護主義政策形成鮮明的對比。中國歐盟商會會長約爾格·武特克説:“歐洲人和美國人建立了經濟大國的貿易結構——而現在我們卻在背離它。”
報道稱,亞投行和中國參與的聯合國維和行動都是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領導作用的積極例子。中國最具雄心的對外政策和經濟政策就是“一帶一路”倡議,目的是創建橫跨歐亞和非洲的貿易及基礎設施網絡。
德國《每日鏡報》6月29日刊文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過去一段時間努力用一種溫和的激情去強調中國在世界舞臺上扮演主要角色。例如,今年5月他在北京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説,中國希望建設和諧共存的大家庭,他也強烈主張交流而非相互疏遠。當習近平7月先是對德國進行國事訪問然後到漢堡參加G20峰會時,這種新的中國自信應該會再次出現在他的講話中。
文章稱,中國在過去幾個月巧妙地利用了特朗普造成的真空: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展示了中國全球化和以規則為基礎的世界秩序的捍衛者形象——站在主張“美國優先”並奉行保護主義和孤立主義的特朗普的對立面。當特朗普宣佈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時,中國迅速填補了世界氣候拯救者的空缺位置。
文章稱,中國想把自己定位為一個解決矛盾的強大力量,這不僅體現在氣候政策上,更體現在目前幾乎擴至全球的對外經濟政策上。由於國內經濟增長近年來放緩,中國政府正在尋找新市場並在鄰國和其他大洲投資: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內,總投資將達到9000億美元。
中國也在非洲和南美洲大量投資。一個月以前,肯尼亞熱烈慶祝中國資助的從海岸城市蒙巴薩到內陸首都內羅畢的鐵路建成通車。在亞太地區,中國也目標明確地構建自己的勢力範圍。
文章稱,中國距離在全球安全政策方面發揮在經濟領域那樣的重要作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解放軍不懈的現代化努力是中國未來也想在這個領域掌握更大發言權的明確證據。
(原標題:外媒期待中國在G20峰會發揮影響力:充當全球“守護者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