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的五年】塞罕壩人跨越半個世紀的追求:從造林奇跡到綠色發展
塞罕壩林場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賈延寧、楊咏、李香蘭):在北京城北直線距離不足200公里的地方,有一處面積7.47萬公頃、堪稱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森林,那裏就是河北塞罕壩國有機械林場。在過去半個多世紀裏,幾代塞罕壩人不僅在那兒創造了“沙地變林海”的奇跡,也實現了林場和周邊經濟社會的綠色發展。
“塞罕壩”是蒙漢和語,意思是“美麗的高嶺”。每年夏天是塞罕壩林場最美的季節,松濤陣陣,水草豐美,蟲鳥爭鳴,吸引著周邊大批躲避酷暑的旅遊者:
“這裡的環境、空氣、天空藍,特別美。”
“這裡空氣也好,景也好。北京人多車多,這兒休閒,就上這兒放鬆心情來了。”
塞罕壩風景優美,林場自然發揮了重要的生態功能。據中國林科院評估,塞罕壩林場有林地面積7.47萬公頃,它的森林系統每年可涵養水源、凈化水質1.37億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74.7萬噸,釋放的氧氣可供近200萬人呼吸一年之用。
在這陣陣松濤中,人們感受著涼爽清風,卻很難想像當年塞罕壩林場剛組建時情境。林場退休職工張寶珠回憶説:“原來這塊兒的風沙相當大。春天是白毛呼呼,秋天是黃毛呼呼。秋天沒下雪之前刮的是沙子,叫黃毛呼呼。春天有雪了,刮的是雪,滿天都是。秋天最嚴重的時候,屋子裏(白天)得點燈,看不著啥。”
1962年,中國政府在塞罕壩設立國有機械林場。地處高寒高海拔地區的塞罕壩,以年均積雪7個月、冬天最低氣溫達到零下43度的極端艱苦條件迎接了一支369人組成的、平均年齡不到24歲的林業建設隊伍。比起艱苦的生活條件,讓當年創業者更加沮喪的是,建林場前兩年,這裡的造林成活率不足8%。塞罕壩林場林科所所長程順説:“建場初期那個階段,苗子(樹苗)是引進的,但是自己解決不了育苗的問題。從外面調苗子很困難。造林涉及很多環節,起苗、火車、下車、轉運、到山上,涉及很多環節,哪一個環節管理不好,這個苗子就失效了。”
在這樣的條件下,塞罕壩人憑藉科學務實、大膽創新的精神,最終攻克了高寒地區引種、育苗、造林等技術難題,一些從實踐中産生的科研成果還填補了世界林業科研成果的空白。
林業有句話:“三分造七分管”。在森林撫育過程中,塞罕壩人也摸索出一套科學的方法。比如森林病蟲害防治,就是林場的一項重要工作。塞罕壩人通過各種途徑提高森林生態系統自控能力、降低人為干預,成為林場近年來的主要做法。森防站站長國志峰介紹説:“原先造林的時候,大面積是落葉松,樹種單一,現在已經降到50%以下。現在造落葉松、樟子松、油松、雲杉、白樺,還引進新的樹種,就是為了保持樹種多樣性。樹種多了,生態環境就不一樣,物種就多了。物種多了,就有一個好的生態平衡。第二個方面就是防治,(我們)選用無毒低毒、生物的、倣生的、物理的(手段),對環境污染小了,也促進環境自控能力的提升。這些方法保證環境越來越好,有害生物發生的越來越少,我們干預的面積、程度也越來越小。”
從地圖上看,平均海拔1500米的塞罕壩林場北面扼守中國十大沙漠沙地之一的渾善達克沙地,南面俯瞰燕山和北京、天津地區,距離北京直線距離不足200公里,曾經是北京地區風沙的主要風口。如今,塞罕壩作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森林,它的萬頃林海有效阻止了渾善達克沙地的南侵。氣象資料表明,目前北京春季沙塵天數比上世紀50年代減少七成。塞罕壩當地小氣候也明顯改善,生態系統修復良好,整個林區共有動植物等1757種,成為一座天然的動植物物種基因庫。
森林有了,塞罕壩人沒有琢磨著該如何靠山吃山。他們覺得,需要對森林資源永續利用。塞罕壩林場總場副廠長陳智卿:“我們落實的原則是以森林建設為主,永遠把生態建設放在第一位。所有的開發是科學有序的利用、適度的開發,而不是盲目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開發,是在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前提下,把塞罕壩的可持續發展,永續利用放在第一位的。”
從2012年開始,塞罕壩林場開始大幅壓縮木材砍伐量,木材收入在林場總收入比例從90%以上大幅下降到50%以下。同時,他們積極發展綠化苗木産業,適度開發森林旅遊産業,發展風電等綠色産業。幾年下來,塞罕壩林場實現了經濟發展的綠色轉型升級。林場職工也在這種轉型中感受到了生活的變化。在距離林場最近的圍場縣,林場建了“安居工程”,絕大多數職工在那裏有了新房,不少職工還買了車。林場職工楊麗英和曾師傅告訴記者:“現在太喜歡這兒了。以前是覺得這裡很艱苦,但是就是因為父母在這裡,我們隨著在這兒。等到現在,這裡環境太好了。福利現在也特別好。最近幾年變化大。生活水準也提高了,工資也逐漸上漲了。去年買了車,現在條件好了。 ”
2013年起,塞罕壩林場又開始實施營林區標準化建設,全場30個基層營林區逐步實現了通水、通電、通路、通網絡。三年前在營林區還沒有的獨立衛生間、洗上熱水澡,今天都已經成為一線職工的生活常態。
塞罕壩林場總場場長劉海瑩説,林場在實現綠色發展良性循環的同時,也為拉動當地經濟發展發揮了帶動作用,“國有林場需要臨時用工,他們(當地百姓)來就業,這是直接取得收入的機會。第二個,林內産品、副産品,那些山野資源基本上都是讓周邊老百姓採摘。第三個,(周邊老百姓)還可以參與一些農家樂等旅遊項目。還有就是受到林場帶動,看到植樹造林的效益,參與社會性的造林綠化。就眼前就是苗木産業,通過向林場學習技術,通過銷售苗木,也是取得收入的途徑。”
據統計,塞罕壩林場給周邊地區每年可帶來6億多元人民幣的收入。
對於未來,劉海瑩場長説,還有很多事要做: “(我們)林場不僅僅是造林,之後還有保護、經營,改善林場基礎設施、增強林場生態服務功能、提高森林品質。(我們)使林場青山常在,永續利用。”
如今的塞罕壩成了“林的海洋”
花的世界
天然氧吧
雲的故鄉
現在林場職工已經住進了現代化的公寓
用於防火瞭望的望火樓也有了各種現代化設施
建場初期創業者們住過的馬架子(窩棚)
建場初期創業者們住在住過的房子
塞罕壩國有機械林場建場前的荒原